關於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1.04W

一、地方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實施“12345”制創新型教學模式的目標和特點

關於高校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模式改革的論文

根據湖南交通工程學院服務“大湘南示範區”和“教學應用型高校”的辦學轉型要求,工商管理專業主動適應國家戰略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堅持開放辦學,堅持“官—產—學”合作,大力推進校企合作、校社合作和校校合作,積極引進和利用社會資源,優化教學團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培養能服務“三區”的技能過硬、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努力將學校工商管理專業辦成特色鮮明、有重要影響的精品專業。專業發展實施措施和目標表現為“12345”:即1個目標、2個立足、3個合作、4個方向,5大特點。具體地說,“1個目標”即整合校內外資源,注重辦學特色,優化教學團隊,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努力將工商管理專業辦成在大湘南有地方特色的精品專業;“2個立足”即立足大湘南示範區,立足湖南新型工業化;“3個合作”即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走“官產學聯合、資源優勢互補、產學聯動,教學帶科研、科研促教學,理論與實踐並重,以社會服務和人才培養來檢驗教學科研成果”的多位一體的辦學新模式;“4個方向”即工商管理重點發展的專業方向是“旅遊管理”、“企業戰略決策與發展”、“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5大特點”即通過專業綜合改革後,工商管理專業培養的人才具有五大特點:一是理論基礎紮實,文化素質好;二是專業技能過硬,動手能力強;三是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能為當地經濟發展出謀劃策;四是至少能熟練的掌握一門外語,對國際商務知識具有較強的靈活應用能力;五是熟悉大湘南示範區、湘商企業文化的專業人才。“12345”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控制之下來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模式的建立。這種教學模式,通常是依據教學規律和原則,歸納、概括和抽象的形式。它是一種教學的作業系統和平臺,通常呈現出典型、穩定、易於學習和有效性的基本特徵。優化的“12345”系統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共同探索、建立的一個成績,是他們的成功實踐的一種總結與昇華。

二、STS背景下地方高校工商管理類專業實施

“12345”制創新型教學模式改革的對策工商管理類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已是刻不容緩。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湖南交通工程學院工商人才教學改革的總體思路是以“讓學生更好地走向社會”為導向,努力克服國內傳統的工商人才培養缺陷和問題,提出適合地方高校轉型背景下工商管理專業未來發展的'教學改革方案,為探索湖南交通工程學院自己的技能型工商人才培養的道路積累新鮮經驗。近年來,我們對地方高校辦學模式進行了積極探索和創新,結合湖南交通工程學院工商管理類專業的教學實踐,我們在發現缺陷的同時,大膽地提出了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突出學生知識在實踐中昇華的“12345”制辦學模式。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對策。

1、變集中時間實習為分段實習

過去工商專業實行前三年學生在校集中學習,最後一年外出畢業實習的傳統模式。此次教學改革採用課堂教學與行業實習穿插進行的三明治式教學模式,即將最後一年的畢業實習安排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6個月)是專業技能實習,安排在大二第一學期;第二階段(6個月)是畢業管理實習,安排在大四的第一學期。第三學期的課程,課程安排符合學院教學計劃修訂的框架和基本要求。前期專業技能實習的其優點是:使學生在專業技能實習中儘早明確學習目標、克服學習中的盲目性,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通過專業技能實習讓學生了解行業特點,以便早日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清晰定位自己畢業後的發展方向,從而為畢業管理實習和選擇就業崗位打好基礎,提高潛在的就業率。

2、變自由實習為有組織的集中實習

過去通常由學生自己找實習單位或分院安排學生小組分散實習,實習單位參差不齊,實習目標、時間和計劃無法統一和明確,實習內容隨意性強,通常要以實習單位的崗位需要為主,導致了實習管理困難,實習效果差,無法達到國際工商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要求。現在採用與企業合作,將學生分成2—4個實習團隊,統一安排到大中型企業的一線崗位並定期輪崗。並與企業共同制定統一完善的實習計劃和嚴格的實習管理方案,企業為學生和教師提供了良好的實習條件,從而保證了實習具有良好的綜合效益,並且與品牌企業建立起長期戰略合作關係。

3、變傳統授課方法改革為創新教學模式

工商管理是實踐性很強的專業,但多年來國內工商管理專業一直沿用著理論與實踐脫節的課程講授模式,在教室中空洞講授企業的實操和技能課程,加上試驗教學條件有限,學生學完課程下去實習和畢業到工作崗位無法支撐和運用。其結果是用人企業覺得地方高校本科畢業生還不及高職專科學生,這正國家倡導地方高校向技術大學轉型的真正原因,也是地方高校健康、有序持續發展的大勢所趨,只有儘快轉型,才能真正克服目前地方高校重理論輕實踐、教學方法陳陋、沒有穩定的教學實踐基地、“雙師型”教師短缺等缺點,以培養更多的為社會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由於工商管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和操作性很強的應用型專業,而不少教師都從高校畢業後直接進入學校教書,缺乏在企業一線工作的實踐教學經驗,加之,一些高校在師資培訓工作中難以進行企業管理與經營上的實訓,因此,工商管理專業老師如何把書本知識變為有用的、可操作性的技能傳遞給學生,這是實踐教學的難點。為此,湖南交通工程學院在工商管理專業教學改革方面提出了以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突出學生知識在實踐中昇華的“12345”制創新型辦學模式改革。這種教學模式強調以人為本,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新的人才培養觀。重點是圍繞“12345”制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科學地進行學時分佈改革。

(1)入學後的前三個學期,學生在學校學習理論。這個時期主要是對工商管理這一學科的理論體系做全面的介紹和講解,使學生接受系統的專業基礎理論教育。同時應用案例分析,模擬實踐教學手段,使學生掌握運用現代科技理論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維模式。

(2)第3學期是實踐教學階段。這期間將主要教學分成兩半,前十個星期,學校的研究期間,主要生產實踐中的關鍵理論和實踐課程,著重於學生的就業心態,制定相應的輔導計劃;從十一週的準備,下半學期的實驗實習期的過程中,完成學校的教學實踐基地。主要任務是指導教師引導和指導,在實踐基礎上一邊看一邊指導學習,在實習基地正規管理下正式開始生產管理實踐培訓(即崗前培訓)。

(3)第7學期是一個獨立的實踐教學階段。在這期間,在實習基地,由基地按正式工作人員的管理模式,為學生實踐教學,學校只定期派教師瞭解學生實習基地,解決和幫助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問題的分析和思考以及基地管理諮詢交流,共同研究探索新的教學管理模式下的新問題和新現象。

(4)第8學期的實踐和理論總結和昇華階段教學考核。在學校完成這一過程,包括撰寫畢業論文畢業設計。人才培養模式完全改變了封閉式教育模式固有的缺點,依託校企合作的辦學理念,以學生自主學習,以人為本,這是培養高水平的理論、較強的動手能力,“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