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數學課程建設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2.11W

摘要】本文從課程定位、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組織與實施、教學方法與手段、考核與評價及課程建設七個方面,闡述了我校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數學課程的建設。

淺談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數學課程建設的論文

關鍵詞】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數學課程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0568(2017)11-0098-03

一、課程定位

高星級飯店運營與管理專業(以下簡稱高管專業)畢業生主要從事高星級飯店、高檔度假村、豪華遊輪等單位的服務、運營與管理工作。相對應的高職專業和本科專業是酒店管理、旅遊管理、市場行銷。中職數學是高管專業學生必修的公共基礎課。它作為學習本專業理論和技術的工具,我們將其定位為“三個服務”,即為學生的職業素養服務,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服務,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高管專業學生普遍數學基礎薄弱,抽象思維能力不強,導致數學學習能力不足,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他們多經挫折,易因習得性無助效應,導致對自身信心的缺乏。但他們喜歡新鮮事物,具有良好的資訊科技素養,並樂於表現自己。

二、課程目標

結合學生實際,秉持數學為專業服務的理念,我們確定本課程如下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

1.知識目標: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從適合學生能力及專業需求的角度出發,有效地選擇教學內容,在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學習並掌握職業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

2.能力目標:結合現行教學大綱及高管專業崗位需求,我們將培養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作為重點,並在此基礎上掌握相關數學思想方法(尤其是轉化與化歸、分類討論、數形結合思想方法),我們認為,數學思想方法不僅僅解決數學問題,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工作及生活中的許多問題,提升思維能力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耐心、細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進而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抗挫能力,對學校、對自己充滿信心,形成解決問題的科學態度,提升認知水平。

為了達到以上三個目標,我們確立本課程的重點為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難點為立體幾何和解析幾何,教學關鍵點在於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的培養。

三、教學內容

我校本課程所選用的教材和練習冊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等職業學校數學教學大綱》所設計的三個模組,內容全、難度大、教學任務重,尤其難以體現高管專業的特殊需要。結合學生實際及專業,我團隊作如下處理:

1.小初高銜接,增加預備(10學時)

由於高管專業學生國小國中數學基礎薄弱,低起點的學習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的心理障礙,故增添了本單元的內容。而對於數學基礎不好但有意願加強的學生,學校在校本選修課中還專門開設了“數學基礎補習”。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長度與角度的度量與感知”部分,這一部分主要為學生專業課實訓做基礎,也可以適當增強學生的計算能力。

2.結合專業,合理取捨

結合學生實際及專業,我們確定了以下教學內容:

基礎模組作為學生必知的基礎知識,我們僅刪減了極少部分與高管專業聯絡不大的內容,如已知三角函式值求角。職業模組和拓展模組我們則適當選擇了部分與本專業緊密相關的內容展開教學。資料表格及處理在酒店服務管理中應用普遍(如客房收入資料對比、客源結構比例圖、利潤曲線),在學生已經具備一級office的基礎上,我們融入酒店元素,對資料表格進行處理。線性規劃則讓學生學會如何在諸多方案中選擇最優方案,達到酒店經營成本最小化、利潤最大化的目的。

排列組合與基礎模組的概率與統計初步結合在一起教學,對外可以讓學生學會設計酒店抽獎促銷等活動吸引更多消費者,對內則可以在科學排班等方面提高管理水平。

3.貼近專業,開展數學活動課

結合高管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我們設計了部分數學活動課。比如,在講弧度制時,我們開展了課內和課外兩次數學活動課。課前要求同學們分組,測量任一酒店旋轉門的半徑及每兩翼之間的圓弧長,並通過QQ群上傳結果;上課時對於弧度數與弧長、半徑的關係通過計算予以驗證;課後,利用實訓室內的中餐檯,分組讓學生再次感知三者之間的關係,從而理解弧度這一新概念。學生通過參與與專業相關的數學活動課,有效培養了學習數學的興趣,並在與人交流合作、數字應用與資訊處理、解決問題等方面得以鍛鍊,從而樹立職業自信心。

4.聯絡生活,拓展視野

高星級飯店注重客人個性化需求,作為酒店的服務者與管理者,必須瞭解並解決客戶的不同需求,這就對他們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而落實到數學課,則要求我們在貼近專業的基礎上,還要聯絡生活。

四、教學組織與實施

1.教學課時

為完成上述教學內容,高管專業數學(中職方向)開設兩年,四個學期,周課時3節。

2.教學安排

為了滿足專業課對數學的要求,我們調整了部分教學順序,主要是將幾何部分調整到一年級下學期。

3.教學模式及創新

(1)情境教學求發展。2011-2013年,我校開展了市級課題“中等職業教育情境式教學模式的研究”,引入“實踐場”和“實踐共同體”的概念,並應用於我校數學教學。我們通過提煉與學生專業相關的問題,選擇用於情境教學的知識點,創設可以進行情境教學的“實踐場”,設定學習功能目標,由“實踐共同體”完成相應的任務,促進學生專業發展。比如,在“集合”這一部分中,我們以“初入職場”為情境,創設了與高星級飯店相關的若干集合,讓學生非常輕鬆地掌握了這一比較抽象的概念及運算,併產生職業融入感。

在“角的概念的推廣”中,為了讓學生理解正角與負角,結合“禮儀”中的“請”這一動作,既讓學生迅速掌握了這一概念,又讓大家對“請”這一動作的標準有了更準確的把握。

在“排列與組合”教學中,我們設定了“十一”長假餐廳排班問題的情境。由於部分員工在不同日期請假,排班就涉及“有限制條件的排列問題”。這是考查餐廳領班工作能力的一個方面,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計算能力。

在學生學習訓練“托盤”這一動作期間,我們講了平面的基本定理,讓學生理解了“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平面”,從而使其在訓練中,把握由“大魚際、大拇指、中指”這三點確定好平面之後,盤子就可以託穩。

在“中餐擺臺”中,要求長柄勺勺把邊緣與骨碟最邊緣相距三釐米。而這三釐米學生並不易把握準確。我們經過與專業課教師的交流探討,發現筷架左側所在的直線與骨碟相切,骨碟右側最突出邊緣即是其切點。由此,我們結合“直線與圓的位置關係”中的相切問題,與專業課教師配合,在實訓室讓學生理解訓練。有了這一方法的指導,學生訓練起來就不再是盲目地憑感覺,而這一訓練,也極好地增強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這一結論在任何教科書或參考書上都沒有,但是,經過實踐,學生筷架與長柄勺擺放的準確性大大增強。

在學生擺好的這張十人位餐桌上,還涉及了許多的數量關係和空間形式,而我們的學生,也正是在與數學知識的.結合中,操作規範性迅速提升,職業技能不斷增強。

(2)翻轉課堂促探究。在大多數學生擁有智慧手機的今天,教師在資訊化環境中上傳微課,學生進行“碎片化學習”,並通過QQ、微信等進行溝通交流,師生在課堂上一起完成作業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而學生則通過自主探究,構建自身對知識的理解。

4.學法

(1)合作學習法。我們以異質分組的方法,使學生在合作中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繼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

(2)聯絡學習法。聯絡學習法以堅信知識點之間必然存在聯絡為前提,從而有目的地去回憶、檢索大腦中的資訊,尋找出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絡,進而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五、教學方法與手段

1.微課+學案導學

為了增強微課的學習效率,在課前除了讓學生自學外,我們還會將學生集中,利用自習配合導學案分組學習。

2.現代化教學手段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有機結合

高星級飯店的資訊化程度比較高,數學課程設計應當利用現代技術幫助學生理解數學,併為他們進入技術性不斷增強的社會做好準備(美國數學標準)。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利用,並不排斥傳統教學手段。我曾經上過一節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複習課,我讓學生自由選擇利用幾何畫板和實物演示解題,事實證明,有一部分學生感覺實物演示更易突破難點。

3.激勵教學法

一是興趣式激勵,如我曾經以一個微信遊戲的祕密引導學生體會合作的魅力。二是競爭式激勵,如設定擂臺來激起學生的競爭意識,參與到教學當中。此外,我們常在課堂中引入勵志音樂,讓學生感悟人生成功的路不只一條,只要腳踏實地,終有一天,會迎來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的精彩!

六、考核與評價

設定“學生課堂學習評價表”,從知識、能力、情感三個目標出發,通過自評、互評、師評的多元評價,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評價。

綜合評價學情,學期成績由“期末40%+平時60%”構成,體現了建構主義“立足過程,促進發展”的評價觀。

七、課程建設

1.課程現狀

我教學團隊現共有4人,高階教師2名,中級教師2名,其中1人為我市名師工作室成員,人員結構比較合理。建有周集體備課制、聽評課制,學期有計劃,期末有總結。注重教學研究,成果顯著。2014年,我們開展了校本課題“中職數學有效課堂——學案式教學的實踐”的研究,並在我校的數學教學中推廣應用;近年來,團隊成員所撰寫的論文多次在國家、省、市獲獎或發表,並在全國及省市說課大賽、優質課大賽、課件製作大賽中獲獎。

2.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式

數學活動課尚未形成體系,學校現在已將這方面納入教師績效考核,鼓勵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專業開展課外活動課。數學課與專業課教師的結合不夠全面,對職業模組和拓展模組研究不夠深入。這需要數學課教師以服務者的心態主動研究專業課,與專業課教師共同探討數學與專業的結合。

參考文獻:

[1] 李青.基於建構主義的情景教學的探討與認識[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1):46-49.

[2] 夏暉.中職生數學基本技能培養研究[D].湖南師範大學,2006.

[3] 樑建國.中職數學活動課的幾點考量[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3):235-236.

[4] 胡秋初.中職數學教學的現狀、定位與目標的研究[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1,(4):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