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生態哲學理論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指導論文

才智咖 人氣:6.4K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渴望城市能夠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尤其是那些市區的居民。那麼城市的園林綠化建設便成為了改善城市生態環境和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城市化程序的不斷加快,為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近年來,舊城改造的步伐不斷加快,新城也在不斷的擴充套件,這些都更好地促進了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全國各大中城市利用更多的資金在開展“拆違建綠”,聘請國內外知名設計公司進行規劃、設計和施工,城市道路、公園、居住區的面貌煥然一新。這樣不僅能夠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還能夠獲得很好的社會效益。

淺析生態哲學理論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指導論文

1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存在的生態問題

1.1地廣樹稀“地廣樹稀”是近年來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首要問題。在很多城市的中心區,老舊房屋被拆除,重新建設為市民活動的公共空間,其中廣場是最常見形式。簡單且體量巨大的中心廣場,配置從周邊山區甚至外地高價購得的大樹、古樹,再加少許花灌木構成了許多城市中心區綠化的主流。由於其建設簡便,且本身規模龐大,很容易便成為政績工程。但建設者卻往往忽略了使用它的市民的需求,同時更忽視了這些城市中心區園林綠化建設對整個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作用。

1.2肆意標新“肆意標新”是目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所存在的又一大問題。我國南方地區氣候溫暖,雨量充沛,由此產生了許多造型奇特、顏色豔麗的美麗植物,成為了我國南方自然景觀中的一道靚麗風景。但現在很多中部及北部城市中,城市園林綠化為了達到引人注目的效果,卻也選擇了很多生長於南方的熱帶、亞熱帶植物作為主要栽植物件。不符合植物生長環境,植物生長狀況不好,達不到所要效果不說,且維護成本高,對整個城市園林綠化的可持續化發展也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1.3一味崇洋隨著國門的開啟,外來文化的進入,西方植物品種以及栽植技術也被廣泛運用於我國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這在文化交融方面固然有其優點,但一味追求而不考慮我國實際,也會造成諸多問題。如園林花卉要求用F1代,而大面積草坪要求用冷季型常綠草坪。由於我國氣候特點不同難以培育,目前我國城市園林中應用F1代花卉和冷季型草坪的種子幾乎全靠進口。這些進口花草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達到較好的觀賞效果,但不僅成本高昂,且還容易造成生物入侵等諸多生態環境問題,對城市園林綠化的可持續發展難以起到真正的作用。

1.4理論的缺乏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的傳統古已有之,但由於社會歷史等諸多原因沒有得到完善的發展,專門針對於此的理論性研究也還相對缺乏。建設工作基本憑藉經驗和國外一些理論的簡單嫁接,無法系統地指導國內的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和發展。

1.5植物種類的單調儘管我國這幾年來,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成果,但是現在種植的植物種類還不夠豐富,這與我國世界第三植物大國和“世界園林之母”的地位極不相稱。目前我國擁有30000多種高等植物,其中有6000多種是具有觀賞價值的栽培園林植物。但是,實際中應用的很少,即使是在廣州、深圳、昆明等大中城市中,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用到的植物總共還不到600種,其中僅有200多種常見的。在歐美一些國家的園林建設中有2000-3000多種植物得到應用,與之相比,我們的差距還是很大的。而且,我們現在應用的植物有不少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在國內,有很多的植物可以用於園林種植,卻只是生長在山野,這些植物當中有很多是具有很好的觀賞價值和生態特性的。

2生態哲學理論對城市園林綠化建設的指導

生態哲學(ecologicalphilosophy)就是用生態系統的觀點和方法研究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普遍規律的科學。①由法國生態學家施韋茲、美國思想家利奧波德共同創立,美國生態倫理學家羅爾斯頓使其成為科學體系的[3]。生態哲學的主要任務是告訴人們,人是生態系統這一整體的一部分[4]。它強調世界是一個流動的生態系統,事物之間的聯絡具有普遍性,倡導人與自然的.“同一性”[5],生態哲學與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是相輔相成的,都致力於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因此我們可以充分的運用生態哲學理論,具體來講,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的應用主要有以下幾點。

2.1人與自然關係的再認識——從人統治自然走向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近年來國際社會發出了“城市必須與自然共存”的強烈呼籲,強調城市人工生態系統與自然原有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通過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人類試圖以自然為模版,把已被人類改變的人工環境進行自然化,從自然界獲得靈感。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不僅僅是對人居環境的自然化改造,更是一個創造自然美的過程,一個由此可以不斷愉悅心靈的過程。

同時,不規範的城市園林綠化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當城市需要樹木時,由於我國規範化苗圃的缺乏,人們一時性急就直接向自然索取,奔赴山區直接砍挖大樹、老樹,忽視了樹木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生態要求,往往得不償失。只有以生態哲學的觀點來看待,我們才能逐步認清“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關係。正如美國作家雷切爾·卡森在《寂靜的春天》中所言:“地球上的植物是生命大網路的一部分。……如果我們還打算給後代留下自然界的生命氣息,就必須學會尊重這個精美細緻但又十分脆弱的自然生命之網,以及網路上的每一個連結。”

2.2融入自然整體發展——以生態哲學整體性看待城市綠化在生態哲學的生態世界觀中,事物整體與部分之間的區分意義並不是絕對的,們的相互作用是更基本的。整體決定部分,二者是互補的,是不可分割的,強調了事物的相互聯絡、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生態學的基本觀點,即生態系統整體性觀點[6]。

在進行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時,不得違背生態哲學的整體性原理,在對整個城市的園林盡心規劃時,要把眼觀放到整個大環境、大生態角度中去。在實際的園林建設中,要注意不同城市不同的氣候特徵,根據植物在分佈上的地帶性以及城市所處地帶的頂級植物群落,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合理的安排種植植物的種類。生態世界觀反對絕對的主客二分,認為在生態系統中,不僅人是主體,生物個體、種群和群落也是生態主體[5,8]。在城市園林綠化建設中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在分配植物時,喬木、灌木、草坪與地被植物之間都是平等的,誰都不是誰的中心或者是襯托。它們只需扮演自己的角色,但是他們之間是相互作用和影響的,它們在提高城市環境質量上起著非常明顯的作用。

3從生態哲學理論到可持續發展策略

結合生態哲學理論,城市園林綠化發展應遵循可持續化發展的道路。從保證城市整體生態平衡的角度出發,正確協調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係,保證三大效益協調發展,維護城市的生態平衡。

同時注意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自然環境,控制環境汙染,維護生態平衡。在土地利用上,對綠化資源較好的用地要深入研究,做到“地盡其用,持續發展”的目標。從生態哲學角度考慮城市園林綠化建設應作為未來城市園林化工作的重要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