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學前教育學生就業能力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1.65W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學前教育專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學前教育學生所具備的就業能力也非常重要。但近幾年來,由於學前教育學生綜合素質下降等原因,導致學前教育學生不能很好地勝任學前教育工作,文章基於對學前教育學生就業能力現狀的研究,以及對幼兒園專業教師需求的調查分析,對提升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能力的途徑進行了探索。

高師學前教育學生就業能力研究論文

關鍵詞:學前教育;就業能力;途徑

中央於20XX年印發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中,學前教育納入其中,由此,學前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不斷得到深化,幼兒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成為衡量幼兒教育質量好壞的關鍵。隨著教育體系的逐漸完善,現階段幼兒園對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由於高師學前教育專業是培養幼兒教師的重要基地,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能力的發展直接關係到他們成為幼兒園教師後的綜合素質。因此,研究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能力的發展意義重大。

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就業能力現狀

1.目前學前教育學生已具備的就業能力

現階段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校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有:學前發展心理學、學前教育學、學前衛生學、幼兒園課程、幼兒遊戲、幼兒園管理等課程。現階段高校學前教育學生在校接受的專業技能訓練有:視唱練耳、舞蹈、聲樂、鋼琴、書法和教師口語等。

2.學前教育學生在就業中遇到的問題

(1)不能很好地適應幼兒園工作。(2)在校學習的理論知識不夠應用到幼兒園的教學實踐中。(3)和幼兒的溝通能力較弱。(4)對課堂的掌控能力較弱,不能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集中幼兒的注意力。(5)和家長的溝通能力較弱。

二、學前教育學生出現就業問題的原因

據調查,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普遍出現社會實踐經驗不足這一現象。目前高校培養學前教育學生時,大多數注重理論知識的培養,正因如此,導致學前教育學生很難適應幼兒園工作,不能很好地控制課堂,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然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校時接受的理論教學相對死板、範圍狹窄,學生並沒有及時應用到實踐中去,導致他們對所學知識掌握不充分,不能滿足幼兒園的需求。因為單憑理論知識不能準確地瞭解幼兒心理髮展狀況,所以和幼兒的溝通能力較弱;由於缺乏實踐經驗,社會交往能力是學生面臨的一大問題,所以和家長的溝通能力較弱。

三、高師學前教育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途徑

1.調整高校培養學前專業學生的課程體系

(1)熟練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目前高校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離不開兩方面:一是有關學前教育理論知識的學習;二是學前教育專業技能的學習。眾所周知,大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多數是在教師的講解下進行的,以試卷的形式進行考核,而學前教育學生真正理解多少並應用到實踐中去是一個未知數。據調查,學生並沒有紮實地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所以應該加強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例如,教學活動設計是學前教育學生必備的能力之一,以往的活動設計都是憑藉學生自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進行的,這樣往往會與幼兒的接受能力有一定偏差。針對這種現象,教師應帶領學生前往幼兒園進行觀摩,瞭解幼兒的發展現狀,觀摩課堂有利於學前教育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2)基本技能課程的整合。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是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重點考慮的因素,換言之,基本的專業技能素質是學前教育學生在應聘時的敲門磚,然而,據調查,學生在大學中接受的基本技能學習雖然種類很多,但是由於技能掌握不熟練,畢業生並沒有真正地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經常感到學習壓力大,課程任務多,導致學生出現“樣樣通,樣樣鬆”的狀況,最後應付了事。如果我們把學前教育基本技能課程在前期基礎課程之上做一個課程整合,既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也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學前教育地基本技能,真正應用到實踐中去。例如,我們實行“三科一程”模式,指的是各科在基礎知識的學習上,將鋼琴、視唱練耳以及邊彈邊唱結合起來,幫助學生對技能紮實地掌握。(3)特色課程學習。當前幼兒園所倡導的教育理念各有不同,有傳統教學、蒙臺梭利教育、雙語特色教育、瑞吉歐教育和華德福教育等。為了使學生就業能力的途徑多樣化,學校應在原有知識理論的基礎上,開設不同教育理念的特色課程作為選修課,學生可根據個人的喜好進行選擇學習,因此提高個人特點及就業方向,打造核心競爭力。(4)增加實踐活動。根據《幼兒教師就業能力訪談提綱》總結可以得出,大多數幼兒園在招聘時,往往喜歡擁有實踐經驗的學生。因為較多的實踐經驗能夠加快學生對幼兒教師工作的適應,對幼兒心理變化及發展也有一定的瞭解,所以增加實踐活動對在校學生來說是必要的。我們可以開展“實踐周活動”,每一週由不同的'班級展開,進行幼兒園與大學的雙向互動,在雙向互動中對比學習,在實踐中豐富自己的經驗。(5)就業方向指導。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輔導員工作機制,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就業觀。大多數應屆畢業生在面臨找工作時往往會出現迷茫、困惑等問題,由於對社會發展需要的不瞭解以及本身對未來的憧憬,導致教師介入幫助的必要性,教師應深入學生內心真實想法,幫助學生明確其就業方向和發展方向,樹立科學的就業觀和社會價值觀。

2.加強校企合作

(1)加強校企合作,能夠讓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利於學校對學生進行實踐課程的開展,改善教學模式,同時提高教學質量。(2)加強校企合作,可增進學生對幼兒教師工作崗位的熟悉程度,提升學前教育學生的綜合素質。(3)加強校企合作,對企業選擇實踐應用型人才提供了良好的途徑,可提高學校對於企業所缺少的專業性人才的培養,同時增加學前教育學生的就業率。(4)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要利用與用人單位合作這一途徑,建立對接機制,提高學生對崗位專業知識的瞭解,同時利用這一合作契機,深度瞭解行業發展動態,並將其合理的部分整合到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中。將用人單位優秀的文化與學前教育的文化理念相融合,為在校學前專業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校企結合為的就是實現學校與企業之間的無縫對接,讓學生能夠快速的適應工作。這樣一來可以打消了企業對在校學生崗位專業知識缺乏瞭解這一顧慮,二來又能提升學生對工作的適應程度,實現校企雙贏的局面。文章圍繞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通過課外實踐、校外見習、校內外技能培訓等途徑,提升其綜合就業及創業能力。高師學前教育實踐教學體系的建設是一個長期而艱鉅的過程,需要全體教職人員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探索,將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整理,逐步地完善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體系,從而真正的達到提升學前教育學生的就業能力。

參考文獻:

[1]孫樑.淺談學前教育專業高職生就業能力的培養[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0(4).

[2]朱宗順,陳文華.學前教育學[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