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與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2.12W

論文摘 要:長期以來,職業教育的實際培養效果與社會需求之間的脫節,說明只有貫徹就業導向原則,才能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本文結合唐山職業技術學院的具體情況,提出建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思路與設想。

淺析職業教育課程改革與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研究論文

在高職教育教學改革中,課程改革是核心。因此,我們應以就業創業為導向,以社會需求為基礎,設計課程結構體系,確定能力培養目標,最終實現學生就業的目的。

論文關鍵詞:職業教育 課程改革 創業能力研究

一、以就業創業為導向,構建高職教育課程體系

(一)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課程

根據課程開發的要求,我們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同開發了《初級會計實務》、《成本會計實務》、《企業納稅實務》、《會計電算化實務》等課程。根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身訂製”培養計劃和課程教學內容,發揮行業、企業專家在課程開發和建設中的作用。

(二)實現課程結構模組化和立體化

按照就業導向原則,我們設計了職業基礎模組、職業技能模組、職業延展模組和創業就業模組課程體系。這種模組化的課程體系,不僅增強了課程的彈性,而且對職業化的課程進行了優化和補充,有利於學生技術應用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三)實行雙證融通,技能培養與職業證書相結合

按照會計行業的准入制度要求,我們開設的《基礎會計實務》和《財經法規與職業道德》課程就與會計證的取得融為一體;《初級會計實務》、《經濟法》和《中級會計實務》課程與助理會計師和會計師證書的取得融為一體。這種以崗位技能訓練和行業證書培訓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已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創新高職教育教學模式,培養創新型實用人才

隨著教學模式改革的深入,基於素質、創新等新的教學模式不斷湧現,形成了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新亮點。這些教學模式主要有:

1.互動式教學模式

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就是創造師生平等、合作、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師生在知識、情感、精神等方面相互交融,學生由吸納向創新、創造轉變,由單一知識教育向綜合素質教育的轉變。

2.自主式教學模式

通過教師對學生的有效指導和學生相互的有效交流,幫助學生自主創新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3.工學交替的教學模式

工學交替的模式在專業學習模組時進行的,將使專業理論的學習更貼近生產實際,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實用能力很有好處,並使學生畢業後就能頂崗工作,取消了見習期。

4.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模式

唐山職業技術學院堅持校企緊密結合,以科研部門參與為基礎,促進教育、科研、產業互動式發展,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學院教師劉玉祥教授主持研究的“秋紅早蜜”、“秋紅蜜”、“秋紅晚蜜”桃樹系列晚熟、極晚熟新品種和果品安全生產技術,作為我市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專案,研究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

5.校企綜合實施“2+1”教學模式   三、創新高職課程評價體系,提升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

我國高職課程改革頗受關注,其中課程評價更令人關注。(教高[2006]16號檔案)中就明確提出“加強教學評估,完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由此可見,高職課程評價問題不僅是國際高職課程發展與改革的趨勢,也是我國高職課程自身發展與完善的一個必要條件。

1.高職課程評價的方法

(1)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隨著高職課程評價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以過程評價為主要內容的形成性評價越來越被人所重視。要堅持以過程評價為主,同時,做到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相結合。

(2)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定性評價依然是課程評價中的常用方法。但是,為了確保課程評價的客觀、公正,提高課程評價的效率,採用客觀測量、實驗設計和統計推論等具有量化功能的方法,對課程實施和課程效果進行評價是一種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3)校內評價與校外評價相結合。按課程準備、課程實施、課程結果三個環節加強過程控制,構建以學校職能部門、學生主體和行業、企業專家共同參與的具有高職教育特色的課程評價機制。

(4)評價反饋與改進提高相結合。在高職課程評價體系中,評價反饋是課程評價結果的呈現方式,也是課程評價必不可少的環節。課程評價的反饋是對課程設計、課程實施和課程結果的.全面分析,為今後不斷改進課程設計和課程實施,提高課程教學效果提供依據。

2.高職課程評價的內容

(1)文字評價的內容。文字評價主要包括:課程方案內容的評價和課程方案水平的評價。其中課程方案內容的評價主要包括課程方案是否完全覆蓋或反映出課程評價目標,應該如何表徵課程方案及課程方案的合法性,而課程方案水平的評價主要指課程方案的創新度、課程方案的契合度即能反映出地域特色,所制定的課程評價標準能否檢驗課程本身及其各個工作環節的效率,課程評價的結論是否可以為課程控制提供依據,對課程可行性的分析,課程方案的科學性評價、課程方案的影響力評價等。

(2)課程開發過程的評價。課程開發過程的評價以內部教學質量為視角,從課程的開發、決策、設計等開始介入到課程評價。包括對課程開發、課程決策、以及課程設計、課程實施所涉及的因素進行評價,它是一個動態的評價過程。

(3)課程實施效果的評價。效果的評價應從學生的學習角度(包括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掌握的程度、應用的能力等方面)、教師的教學角度(包括教師的教學設計、教學安排、教學成果等方面)以及學生崗位職業能力表現(包括學生的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動手操作能力、適應環境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等進行評價。

參考文獻:

[1]吳亞萍.高職院校雙證融通課程評價的策略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9(9)

[2]蔡其勇.《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探討》[J]. 教育探索,2006,(06)

[3]葛振網.高職教育人才培養體系研究[M].2004(3)

[4]鄧澤民.職業教育課程設計[M].北京:中國鐵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