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工程專業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2.76W

隨著本科教育越來越大眾化和普及化,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教育部已啟動高校轉向以職業技術教育為核心的模式,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推出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培養模式[1-3]。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如何適應教育教學的發展,培養學生與社會和工作直接接軌的能力,成為現階段應用技術型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終極目標。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印刷工程專業從設立之日起就以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術人才為目標,確立了“3+1”的注重實踐的教學模式。但是在最後一年的畢業實習中我們發現,學生雖然專業知識和基本技能都基本可以掌握,但由於課堂學習和實際生產的差別,進入企業之後仍然要從頭學起,無法迅速的融入企業,高效地投入工作實踐。針對這一情況,為了更好的搭建課堂與社會實踐的橋樑,我們決定從課程設計入手,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法等進行全面改革,在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創造力和綜合實踐力,從而滿足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

印刷工程專業課程設計教學改革研究論文

一、印刷工程專業課程設計現狀分析

1.題目型別單一,與實際生產脫節

印刷工程專業課程設計主要是綜合運用專業知識完成產品設計或者解決專業問題,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印前生產流程課程設計,要求學生完成某一產品包裝從設計到打樣的全過程。但在實際教學中,學生選擇的設計題目來源主要是教材內容或者模仿市場現有產品,且學生和老師都比較注重包裝的最終視覺效果,對於市場需求、材料選擇、引數設定、成本控制、實際生產運用等方面缺乏全面考慮,致使課堂知識與企業生產脫節,從而出現學生的設計不適合實際生產需求的情況。

2.學生積極性低,教學效果難保證

在整個課程設計過程中,除了動員課上教師集中講解設計題目和其他要求外,其他時間都由學生自由安排。很多學生前期懶散,只在最後幾天隨意做一下應付了事;同時,課程設計也缺乏一定的激勵機制,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難以保證[4]。

3.評價方式主觀性強,考核方法不盡合理

課程設計結束時,用設計作品或者設計報告的形式來考核成績。考核時教師評定主觀性強,缺乏客觀依據。這種考核方法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無法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

二、印刷工程專業課程設計改革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採取課程設計內容多樣化、指導形式多樣化、考核機制標準化等措施,並且提供各種激勵等辦法,對印刷工程專業課程設計進行全面改革。

1.課程設計內容改革

通常印刷課程設計的題目主要來源於書本和已成熟的產品和工藝,一旦確定,很少進行更新。所以一方面是一成不變的陳舊的題目無法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創新意識;另一方面一些新的技術和產品沒有及時引入課程設計,無法跟上實際生產的步伐[4]。因此,本著緊跟技術發展和不斷創新的原則,課程設計的題目從更寬闊和豐富實踐生產生活中獲得。這就要求教師在課程設計選題方面要認真思考、勤於探索,對課程設計的選題及時更新,應選擇具有前沿性、挑戰性和實際應用價值的設計題目,激發學生的挑戰興趣和創新意識[5]。(1)課程設計題目源於學校和學生生活。在課程設計題目設定時,宜選擇與學校相關和學生學習生活相關的主題,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感。例如以“改造和包裝學校”為主題的印前生產流程課程設計,內容包括改良校園的各種標識,設計各類宣傳展板,設計系部和學校的宣傳冊等。以“改良校園的各種標識”專案為例,引導學生對學校的各類標識,比如廁所、垃圾回收、辦公室、教室、實驗室等等進行細緻觀察,分析其所存在的標識不夠明確、不明顯、難識別、導向性差等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要求,利用課程設計讓學生改良學校的各種標誌,對於優秀的作品可以提供給學校直接使用。通過這些與學生生活和學習息息相關的題目,既可以鍛鍊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讓學生實實在在看到自己設計作品的用途,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課程設計題目來源於企業。我們常以包裝印刷企業的實際業務為課程設計題目進行實戰教學,學生的設計成果企業也可以根據情況選擇使用,從而達到未進企業便已開始接觸工作的目的。例如印刷品生產流程課程設計,我們直接將合作企業的訂單拿來作為課程設計題目,讓學生根據訂單和企業生產能力製作印刷流程施工單,充分了解和參與實際生產,真正體會實踐生產流程和步驟,為以後的工作做好全面準備。(3)課程設計題目源於比賽。在教學中我們採取比賽與課程設計相結合的方式,寓教於賽,教賽相長,把課程設計與實踐練習融為一體[6]。選擇各類包裝印刷的比賽題目作為課程設計題目,鼓勵學生參與各類平面設計和包裝裝潢設計大賽,並積極為學生創造參加比賽的各類條件。參加比賽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激發學生求知慾、學習能力和實際動手能力。通過比賽,指導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嘗試利用所學到的知識解決問題,學以致用,瞭解和親歷每一個專案從收集資料到立項、從設計構思的`過程轉化為實物,最終到應用、生產、銷售的全部環節,進而瞭解概念產品與實際生產的差異。(4)課程設計題目來源社會工作。我們建立了印刷工程專業工作室,包括市場部、設計部、列印複製部、印後裝訂部等,招聘學生作為工作人員,模擬企業運營,讓學生體驗創業和工作歷程。利用印刷工作室承接各類工作,選擇合適的題目作為學生課程設計題目,如將廣告宣傳冊設計、企業VI設計、書刊設計工作作為平面設計課程設計的題目;包裝盒設計作為包裝設計課程設計的題目等。接受任務後,可以讓學生與工作室客戶溝通,瞭解客戶的需求,根據實際需求完成工作。通過這種方式,學校資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學生的工作和動手能力得到鍛鍊,同時可以讓學生獲得實際生產經驗,鍛鍊自己的交際和實戰能力。

2.課程設計教學模式改革

(1)多層次小組制。指學生做課程設計不再拘泥於傳統的班級分組制,某些題目可以選擇跨年級、跨課程多層次小組合作制。例如一企業來源的題目,要求完成一組包裝盒的設計和打樣,並給出施工單,計算出產品成本。該題目包含的內容較多,不是單純一個課程設計可以完成的,所以,我們選擇將二年級印前生產流程與三年級的包裝設計兩個課程結合完成,讓二年級和三年學生組成課程小組分工合作。三年級負責完成設計工作和打樣;二年級負責完成施工單和成本預算,讓學生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時也瞭解整個設計流程。這種團隊專案化的訓練形式突出了專業所需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實踐力、思考力和判斷力,既鍛鍊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又可以培養學生團體協作能力[7]。

(2)指導教師結構多樣化。教師是教育的主體,教師的自身素質是推動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關鍵。課程設計要求指導老師既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理論又要具備較好的實踐經驗,即“雙師”素質的教師。[8]鑑於現在雙師型素質教師比例較少,可以採取引進企業專家的方式來解決這一問題,組建多樣性的指導教師結構。針對不同題目指導老師可以選擇自己熟悉的題目進行指導。例如,某些來源於企業的題目可以由聘請的企業工程師指導,既可以提高指導效率,又在實踐方面確保教學效果。

(3)課堂形式多樣化。基於題目來源的多樣性,課程設計可以不拘泥於固定的課堂時間或者上課場所。例如來源於比賽的題目,由於比賽時間的限定不一定與課程設計的時間恰好相符,而且完成一個比賽題目也不是短暫的兩週課程設計可以圓滿完成的。因此,可以將此類題目時間放寬。對來源於企業的題目,學生不需要在學校或者教室完成,可以在課程設計的時間內到相應的企業進行實踐學習,並由企業工程師來指導學生,最後在企業完成課程設計。這樣學生就直接參與了企業的生產,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社會適應力。

(4)細化和規範指導及設計過程。為了便於指導和操作,我們把設計過程進一步的細化並給出具體規範化的要求(見表1)。表格說明:

1)對於時間放寬的題目,指導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設計內容提前完成,各步驟由指導老師控制,參加最終集體答辯考核。

2)根據學生作品的完成情況選擇部分作品應用於實踐:參賽類題目,選擇優秀作品送交參賽;企業題目,由聘請的企業工程師作指導老師,學生的作品若符合企業生產要求可以直接用於企業生產;校園題目,選擇優秀作品推薦給系部或學校採用;工作室題目,選擇優秀滿足客戶要求作品交付與客戶。跨年級合作小組,不同年級學生分別給出各自的課程設計部分和報告書,指導老師進行考核,最終分別參加各自班級的答辯。設計報告書要求內容必須包括:設計說明和介紹,小組成員的任務分配情況以及完成情況。

3.課程設計考核方法改革

課程的考核辦法改革是整個課程設計改革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從某種意義上講它直接決定了學生的設計態度及設計方法。傳統的考核內容主要是設計作品和設計說明書,這樣無法考核每個學生的在設計過程中的表現情況,而且容易出現抄襲現象。課程設計考核方法改革要全面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做到考核內容全面科學,考核方式客觀多樣,將考核貫穿於課程設計教學環節的整個過程,從而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9-11]。考核內容和要求如表2所示。師能夠確保實踐教學與時俱進;多樣化的課堂形式和過程與結果並重的綜合考核辦法,對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總而言之,新的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考核辦法的應用,對於學生鞏固基礎專業知識,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文中所採用的各種改革方法對其他專業亦有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李凌霞,齊景嘉,郝春梅.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改革研究——以電腦科學與技術專業為例[J].電子製作,2015-10-12.

[2]王瑞.基於CDIO的財經類院校計算機專業特色型人才培養的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3,(16):28-31.

[3]龔德良,謝燕江,王魯達,魏莉.以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為核心的計算機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3,(2):5-8.

[4]楊麗曼,沈東凱.機械電子專業課程設計的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117-120.

[5]閆秋會,南曉紅,李安桂.課程設計教學模式的研究[J].西安建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7(4):94-97.

[6]陳蘭,楊經倫,劉立勳.獨立學院實踐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基於應用型人才培養視角[J].實驗室技術與管理,2015,32(8):176-178.

[7]呂念玲,王文錦,殷瑞祥.對當前高校實驗教學的觀察與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4,31(6):179-182.

[8]周樹侃,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下的法學本科實踐教學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5,7:244-245

[9]徐林,關守平,張羽等.自動化專業課程設計考核模式改革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1,30

(10):354-356.[10]林嶸,康其桔,侯曉霞等.課程設計教學模式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24(增刊):389-393.

[11]丁元新,姜秀英,金偉良.建立實踐基地,培養創新人才[J].高等理科教育,2005,(4):29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