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課程改革的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2.41W

一、課程設計理念與實施

工程機械課程改革的研究論文

應用能力的形成不是教師講授的結果,而是學生參與專案訓練的結果,這一理念貫穿課程改革的全過程。《工程機械發動機構造與維修》課程立足於培養工程實踐能力,重點講解工程機械在使用過程中涉及與發動機有關的常見故障,培養學生勤于思考、善於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程的組織要打破以傳授為主,先理論後實踐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實際案例教學,並採用任務驅動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1)教學內容的選取

工程機械運用與維修專業的高職畢業生以後從事的工作崗位大多是裝置的安裝、除錯、維修及相關工作,因此教學內容一定是這些工作崗位上遇到的典型問題。根據柴油發動機的發展趨勢和在工程機械上的應用現狀,按照工程機械修理工的職業標準,遵循“夠用、適用、應用”的原則,圍繞工程機械發動機構造和工作原理的知識點,選取有代表性的經典案例。選取的案例不是以發動機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為出發點,而是以實際應用中遇到的問題為出發點。比如“發動機燒機油”,從這個案例出發,整合相關知識節點,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知識系統,具體包括:表現現象、產生原因、養護方法、發生部件、故障判斷等。再將各知識節點細化,如發生部件這個知識節點中,融入活塞連桿組等相關知識,最終形成一個完成的知識框架。通過深入到工程機械行業調研,本課程共收集到15個典型案例,對每個案例的知識和能力進行重新整合,形成一個全新的知識框架,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生的就業崗位,符合崗位能力的要求。

(2)教學過程的組織

課程的組織一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和思維邏輯。先有感性認識才有理論認識,先有故障任務才有工作原理的講解和討論。為了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案例專案中來,課程採用了任務驅動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任務驅動教學法改變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使學生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和經驗提出方案、解決問題。理實一體化教學法即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法。它強調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設定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讓師生雙方邊教、邊學、邊做,全程構建素質和技能培養框架,在整個教學環節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直觀和抽象交錯出現,突出學生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充分調動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課程的組織過程如表1所示。通過對上面知識系統的組織與實施,教師可以掌控學生的每個學習步驟,讓學生積極有效的參與到專案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並且經過專案訓練,學生對該案例的知識系統理解效果良好。

(3)教學考核與評價

考核與評價是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到改革的.效果,是檢驗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傳統的考核與評價通常是將理論成績與平時成績折算為學生的總成績,通常為百分制。經過改革後的評價體系取消了百分制,採用四級制,從優到差分為A、B、C、D四個等級,評分原則在保留理論成績和平時成績的基礎上,加入了職業素養、團隊協作、故障診斷和實踐技能等,考核與評價不僅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要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是對一個職業人的全方面評價。

二、課程改革成效

課程經過三年的改革實踐,執行效果明顯。它的實施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且使整個專業建設得到了促進和發展。

(1)提升學生素質

通過教學改革,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被動接受逐漸轉變為主動思考,其後續學習能力不斷增強。知識的系統性使學生對發動機故障診斷的能力大幅提高,可以對常見故障提出快速的診斷和解決方案,同時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愛崗敬業的作風。

(2)促進課程改革

課程改革帶動了本專業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與實施,為其他課程改革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3)促進專業發展

課程改革對教師的理論、實踐和組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執行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需不斷的查閱資料,到企業實踐,與專家溝通,提高了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真正的做到了向“雙師型”教師的轉變。

(4)得到企業認可

通過對近幾屆畢業生和企業的走訪,學生畢業後可以迅速的適應工作崗位,處理技術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比較清晰,能做到舉一反三,接待客戶時表現出較好的交際能力和綜合素質,企業對工程機械運用與維修專業的畢業生口碑良好,希望與本專業保持長期合作關係,為企業輸送更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