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醫院會計風險管理的探析

才智咖 人氣:2.81W

【論文關鍵詞】醫院會計 會計管理 風險控制

有關醫院會計風險管理的探析

【論文摘 要】醫院會計管理工作是一項政策性、法規性和業務性很強的系統工作,面臨各類財務風險,應當圍繞醫院管理的總目標建立和完善與之相適應的會計核算制度和風險管控體制,以便在經營活動中有效地防範會計管理風險。本文以醫院會計核算角度為依據,分析會計管理風險的成因,要提出如何加強醫院會計管理風險控制。
  醫院在面向市場化的過程中,在經營管理活動中佔有重要地位,醫院所有的經營決策都以醫院會計核算為依據,在經營決策實施過程中財務部門合理的控制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針對新的情況加強會計管理風險,促進醫院經濟健康發展,提高醫院整體效益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提高會計人員自身素質
  當前部分醫院領導在對醫院進行管理的時候,只重視醫療業務管理,忽視了對醫院的會計管理,這樣容易造成經費的浪費,使醫院的執行成本過高。醫院會計工作專業性是非常強的,工作量也很大,因此,需要素質較高的會計人才,注重對醫療人員的培養是較為普遍的現象。如果不重視對會計管理人員的培養,這就會使部分醫院缺乏高素質的會計管理人員,以至於不能發現管理中更深層次的問題,不利於醫院競爭水平的提高。強化醫院黨委的理財意識,有利於會計管理人員做好會計管理工作,醫院領導有較強的會計管理意識,重視會計管理,醫院的會計管理工作才會做得更好。
  二、分析醫院會計風險成因,加強醫院預算管理
  隨著經濟的進步和環境的不斷改變,醫院會計核算資訊的真實可靠性、有用性、會計核算的謹慎性、會計資訊披露的全面性與重要性要求不斷加強。但事實上,現行醫院會計核算制度還存在問題,當前醫院的財務風險成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固定資產核算
  首先無法對資產的新舊程度進行準確把握,不能真實反映醫院的實際淨資產。其次沒有及時對入賬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如部分醫療器械公司為進行促銷,往往讓醫院先使用其裝置,再簽訂合同,約定在裝置使用期內分期付款或使用一段時間後再付款。因此,從開始使用裝置到最終付款期間,由於合同不能及時報財務轉作固定資產而計提折舊,因而增加了受益科室的收入,卻未增加相應的成本,造成受益科室盈利虛高,不能反映真實情況。醫院會計制度未規定對固定資產提取減值準備,也不能按重置價值調整賬面價值,這使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與市場重置價值發生嚴重背離。特別是醫療電子裝置,由於其技術含量高、更新快,客觀上存在著因市價大幅度下跌而產生無形損耗或因未來經濟效益創造能力降低而發生固定資產減值的可能。如果對已發生的固定資產減值損失不加確認,必將導致固定資產賬面價值與實際價值相背離,這不符合會計核算的謹慎性原則。
  2、接受投資核算
  目前,不少醫院在進行固定資產購置和更新時,缺乏投資專案的效益分析評價,可行性分析流於形式,缺乏科學的依據和方法,導致盲目購置、更新固定資產或投資專案工期長、資金回收慢、投資效果差,造成資金浪費。另外,目前醫療機構的籌資渠道已趨向多元化,但由於醫院會計制度下未設定接受投資的會計核算科目,也未對該類業務的會計處理作出相應規定,以致醫院在收到投資時所作的會計處理不一致,在按協議分派投資所得時,不是作收入衝減,就是作支出增加。
  三、開展成本控制分析,實行預算控制
  醫院會計管理的核心是醫院成本和費用的管理,運用財務管理手段進行醫療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能夠合理地利用現有的資源,降低勞動的消耗,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控制支出、節能降耗,可以為會計決策提供資訊,也可以發現新問題,從而促進醫院對其工作中不完善的地方進行改進。因此,醫院領導應從只注重醫院的收入、不注重成本耗費的誤區中走出來,樹立成本效益觀念,建立健全內部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加強醫院成本管理。
  四、對固定資產及時入賬並計提折舊
  一方面是很多年不用的材料與裝置佔用大量資金,另一方面又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資金運用狀況難以優化。為解決這些問題,醫院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會計部門與相關部門相互配合的情況下,制定合理有效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和資產報廢制度,定期由醫院會計部門和物資裝置部門共同進行資產清查,提出積壓清單,對積壓物資進行及時處理,防止物資的浪費和積壓。建立盤點清查制度,保證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建立資產檔案管理,使各部門所承擔的責任得到進一步的明確,對相關人員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業務知識培訓,增強其進行資產管理的責任感和管理能力,使資產的安全完整得到保證。
  五、建立健全醫院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建立量化的財務風險評估指標
  一些醫院由於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措施,內部會計管理制度並不健全,導致財經秩序較為混亂,經費管理漏洞較多、責任不清,以及重供輕管和重錢輕物的現象比較普遍,致使出現了嚴重流失、浪費經費物資的問題。加強醫院會計管理,應建立和完善會計管理機制和體系,在不脫離醫院會計活動實際情況的前提下,進一步明確醫院內部各職能部門會計管理的職責和許可權,使醫院的會計活動有章可循。嚴格制定會計預算,建立定期分析檢查制度,分析發生額與預算產生差異的原因,並做出及時的.控制與調整。醫院應根據適度授權原則,建立嚴格的會計收支審批制度,對會計及相關人員授權批准範圍、許可權和所應承擔的責任進行明確規定,使其依法依制履行職責,切實負起自己應負的責任。財務危機由產生到惡化,並非瞬間所致,通常都經歷了一個漸進積累轉化的過程。因此通過觀察這些財務指標的變化,可以對醫院的財務危機發揮監測、預警作用。目前主要採用總資產收益率、所有者權益收益率、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資金安全邊際率、速動比率、應收款週轉率等 7 項指標來進行檢測。其中前三項指標屬於財產效益狀況,而後四項屬於資金運營指標。其他指標如業務自給率、債務基金比率、存貨週轉率等,都是建立醫院財務預警制度可以選用的指標。不僅要對醫院總體的財務狀況建立指標分析,各個科室也可以建立相應的指標係數,由此配套而形成財務指標體系。這樣,無論哪個指標出了問題而報警,就可以立刻判斷財務風險出現的源泉,及時進行財務治理。應逐步將這些財務指標納入績效管理計劃,作為考核標準,使工作人員意識到此類財務管理並不僅僅是財務人員的工作,醫院每個工作人員都可能對這些財務指標的變化負有責任,從而把財務管理變成綜合考量、防範風險於未然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