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構建語文“樂學”課堂結構

才智咖 人氣:9.38K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構建語文“樂學”課堂結構
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構建語文“樂學”課堂結構  培養目標是素質教育的靈魂,課程體系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而課堂教學則是素質教育的關鍵,因為目標和課程都要以課堂為中介作用於學生,因此,也可以說優化課堂教學是減輕學生負擔,提高學生素質的正道。這一種認識的核心就是要以學生素質結構的形成過程,素質水平的提高作為出發點,來重新組織我們的課堂教育,探索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樂學教育”理論認為教育過程是一個自我組織過程。發展的動力來自內部,即來自教師的自我組織和學生的自我組織兩個方面,兩者缺一不可。學生的課堂學習是一個心理結構自主構建的過程。教師是外力,根本的動力來學生自身。教師的教只有建立在學生自主構建的基礎上,才能發揮作用。教師的自我組織作用主要表現在善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靈活駕馭課堂的藝術,善於因勢利導,在錯綜複雜的非線性關係中鍛鍊學生的自學能力,這就是說,教師要充分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教學過程變為使學生會學習的`過程,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那麼,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建立學生語文素質自主構建的課堂結構呢?如何在語文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呢?

  一、明確任務 激發興趣

  讓學生明確學習任務,就是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進行有意學習。實踐表明,有意學習與無意學習的效果存在極大的差異。如果學生明確了學習任務,積極地參與學習,保持良好的注意及情緒狀態,就能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讓學生明確任務?一般採用的是下列三種方法。第一種,開宗明義法:教師在每節課開始時,掛出小黑板(或是口頭講述)揭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並讓學生看清、記住。第二種,篩選討論法:教師把學生預習課文或自學後提出的不懂的地方,加以篩選,結合文章的重點、難點,抓住有價值的問題,組織學習。第三種,分步揭示法:教師不是一上課就和盤托出,而是隨著學習過程的展開,相機分步揭示。教師要引導學生認同教學目標,以激發強烈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創造性地學好語文的重要心理品質之一,實踐證明,學生有了興趣,才會自覺地花時間、下功夫、動腦筋,積極地學習;有了興趣,才能產生強烈的求知慾,主動地進行學習,並做到“學有所樂”,達到“學有所獲”。

  激趣的途徑、方法很多,包括:教師要用富有激情的教態、語言激發學生的情趣;教師要鼓勵學生嘗試成功,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學方法要經常變化,刻意求新,讓學生時常有一種新鮮感等等。

  二、培養質疑能力 發展學生思維

  教學從矛盾開始,而這個矛盾以往都由教師想當然的揭示:你們學生不明白哪些,我教師就教哪些。這樣一來,容易出現課堂上教師問得多,講得多,學生重複機械被動接受的多,這也是語文科教學一直耗時低效的一個重要原因。有些問題,學生通讀課文後就能自己解決,就可指導學生自己去看,以讀代講。

  課堂教學素質化是以學生為核心的,這就要求課堂教學中的矛盾應由學生自己提出“我知道(懂得)了什麼,還想知道什麼?引導學生多思、愛思,深思,使其“於無疑處生疑”是教學成功的標誌。對於學生的質疑,教師的態度應該是:提倡、鼓勵、引導。通過提倡、鼓勵使學生從不敢問做到“敢於”提問;通過引導,使學生逐步做到“善於”提問。在引導時,教師要作出恰當的處理:是因讀書馬虎而產生的疑問,要引導學生反覆閱讀課文去釋疑;是自己經過學習、經過努力可以解決的疑問,要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是遊離於學習任務以外的疑問,要適當冷處理;具有導向性、啟發性的疑問,要表揚提問的學生,並組織討論研究。

  培養質疑能力,要堅持正面引導,以表揚為主。對提出高質量問題的學生固然要加以表揚,對提出質量不高的問題的學生,也要加以鼓勵,肯定他們的積極態度。教師不能因為學生提出了使自己不滿意的問題就批評甚至訓斥。要知道,一旦挫傷。壓抑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質疑能力將會成為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