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物理課堂實驗教學分析

才智咖 人氣:8.34K

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樹立現代教育理念,並將其具體化為教學行為。而以往的研究缺少對物理實驗教學行為的研究,故本研究將“國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教學行為的研究”作為研究的題目,既是對教學行為研究的深化和細化,又是物理實驗教學實際的呼喚。 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國中物理課堂實驗教學分析

 [摘要]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頭戲”,是學生接觸物理知識、探究物理原理、增強情感體驗的最佳途徑。同時,物理實驗對課堂教學也有引領和導向作用。它在豐富和完善教學形式和內容的基礎上,改變了學生的認知結構,促使學生由知識掌握向能力提升轉變,從而真正實現了寓教於樂,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國中物理;實驗教學

實驗在物理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它不僅可以形象直觀地向學生展示物理過程,揭示物理規律,更是對課堂教學起到了一種引領作用。通過形式多樣的`物理實驗,教師可以有效組織教學活動,不斷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促進學生對知識理解與運用,為更好地實現素質教育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一、課前運用演示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導課是教學的“前奏”,合理而巧妙的導課可以迅速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而物理演示實驗恰恰在課堂教學中能夠起到“催化劑”的作用,通過教師的現場演示,學生更樂於通過“聽”“觀”“思”“辯”瞭解物理知識。例如,在學習《物體的浮沉條件》前,筆者將一鐵塊與一木塊分別放入水中,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鐵塊下沉,而木塊上浮?在生活中,很多學生認為,鐵塊比木塊重,自然而然地想到兩者的密度不同,認為密度大於水的物體一定會下沉。為了驗證學生的猜想,可從易拉罐上剪下薄鐵皮,輕輕放入水面,果然下沉。此時,有的學生總結到,密度大於水的物體都會下沉。而將鐵皮做成盒狀再次放入水中,學生髮現鐵皮漂浮在水面上了。實驗現象與學生認知發生了衝突,使得學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其中的緣由,此時教師因勢利導,必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課中運用分組實驗,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隨著物理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已經成為教學的重中之重。國中生具有思維敏捷、活潑好動,求知慾強的特點,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分組實驗的作用,引導學生“學中做”“做中學”,讓實驗成為學生消化課堂知識、把握物理規律、增強實踐能力的最佳載體。SRxVA圖1例如,《伏安法測電阻》是國中階段典型的物理實驗,它對學生的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操作、基本原理進行了全面的考查。在實驗前,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出歐姆定律I=U/R以及變形式R=U/I,畫出電路圖,如圖1所示。指導學生按照電路圖連線實驗儀器,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實驗態度。具體實驗中,可要求學生,注意接線的有序性,特別要注意接線時,開關要斷開,認真做好實驗記錄並計算。從實驗報告、實驗步驟、線路故障排查到測量誤差分析等各個環節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事實證明,分組實驗不僅能提高小組成員之間的語言溝通能力,而且也能提高他們的操作技能。由於國中物理實驗多為驗證性實驗和測量性實驗。因此分組實驗便於學生在觀察中模仿,在操作中思考,這是提高學生物理實踐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課後運用探究實驗,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大課堂”理念已經被教師們所接受。具體來講,就是教師應把生活教育視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引導學生在課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這樣既能體現知識的價值,更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生活中的物理實驗更是隨處可見。幾個飲料瓶、一個平面鏡、一輛玩具車、一塊磁鐵都有可能成為學生進行物理實驗的器材。教師要多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在生活中領略物理學科的魅力與風采。x圖2例如,在學完《槓桿原理》一節後,可鼓勵學生在課後充分利用廢棄材料開展探究性實驗———自制桿秤。實驗材料包括:筷子(1根)、圓形托盤(1只,可用藥瓶蓋代替,直徑在50mm左右)、銅螺絲(1個,10克左右)、耐拉細線。教師可以通過圖片展示,介紹製作步驟,包括製作秤盤、秤砣、桿秤、提紐、準星。通過開展這樣的探究實驗,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教師可以對學生自制的桿秤進行試驗和評比,針對一些桿秤,找出其不足,鼓勵學生改進和創新,力求使其更加精確。這樣的教學形式新穎活潑,既貼近生活又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總之,實驗為新課程理念下的國中物理教學提供了全新的途徑和手段。物理實驗,正以它獨特的作用與魅力讓物理課堂生機勃勃、異彩紛呈,這勢必對物理教學改革帶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