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生活化關注與藝術性表達

才智咖 人氣:2.29W
談生活化關注與藝術性表達
摘要:裝飾藝術設計在各藝術院系都作為一種重要課程而開設,而目前大多的裝飾藝術設計課程存在著一些值得反思的問題。為了獲得真正不竭的創造“源泉”,應把裝飾藝術設計教學引入對現實生活的關注和藝術性表達之中。

關鍵詞:裝飾藝術設計教學 關注 表達

一、裝飾藝術和裝飾藝術設計課程
裝飾藝術是伴隨著人類的自我意識的覺醒而誕生的古老藝術樣式。當先民們把有色的泥土塗在面板上,把骨頭、石塊、貝殼等串起來掛在身體上起就有了最初的裝飾藝術,它是人類用審美的方式把握世界的一種體現。裝飾藝術因各民族人民生存的自然環境、歷史程序、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差異而呈現出千姿百態的面貌。無論從其紋飾、形制、質地、製作工藝,還是從不同時代的審美風尚和時代藝術精神看,裝飾藝術都深深地打動著我們。可見,裝飾不僅僅是一種藝術樣式和一種文化現象,而且是人類的審美追求和非凡創造力的表現,是人類對自然與人自身的關注與思考,並以此為原點的藝術的、精神的、創造性的表達。
20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與文化水平的不斷提升,裝飾藝術也走向新的繁榮,在已有的豐富的文化遺存的基礎上,由新技術、新材料以及新的時代審美風尚造就了新的裝飾藝術。裝飾藝術設計課程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為現在各專業藝術院校(系)的一門重要課程。有些院校將裝飾藝術設計課程作為一門基礎課開設,其目的主要是讓學生對裝飾藝術特點、裝飾藝術的形式美感規律、裝飾色彩、裝飾材料技法等知識有一定的認識和掌握,併為學生以後的專業學習做好準備。有些院校則將裝飾藝術設計課程作為一門專業課,從縱深的角度對裝飾設計進行學習和研究。
二、裝飾藝術設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在較長時間的裝飾藝術設計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感知到目前的裝飾藝術設計課程的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就目前大多裝飾藝術設計教學情況來看,存在以下幾種主要的模式,即“本本主義”“主觀主義”“教條主義”“形式主義”等。
1.“本本主義”。表現為過分強調傳統裝飾紋樣、傳統圖形(圖案)的學習,把該課程引向僅僅對古代傳統紋飾的臨摹和複製,其資料大多來源於各種印刷品。學生在這樣的課程裡雖然對傳統紋飾瞭解很多,但涉及面較狹窄,學生相對被動,沒有多少思考和創造的空間,一定程度上脫離了時代和當今的文化背景。
2.“主觀主義”。即把裝飾藝術設計中的變形和主觀處理的造型特點加以任意發揮,打著西方現代藝術、後現代藝術的幌子,無視現實生活場景,無視物件、無視裝飾藝術的內在規律性,無視基本的視覺美感良知,主觀臆造成分較大。
3.“教條主義”。表現為固守一些形式美的基本規律或把三大構成理論奉為不可動搖的原則,把裝飾藝術設計的形式規律和三大構成當成數學公式一樣的規則加以套用。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裝飾藝術設計教學過於呆板、教條,脫離了以具體事物和客觀物件的靈活表現和裝飾的應用性與材料技法的多樣性這一事實。
4.“形式主義”。表現為為了教學的便利和操作上容易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把裝飾藝術設計教學侷限在裝飾繪畫這一單一的形式裡,使學生僅在平面裡作一些單一技法的描繪,而忽略了裝飾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材料技法的豐富性以及裝飾應用的廣泛性。 儘管這些模式在教學中從不同的側面讓學生掌握了裝飾藝術的一些知識和技能,但結果卻是在教學中,要麼是固守傳統而忽視了裝飾藝術材料技法和審美趣味的與時俱進,要麼就自由得無所依憑,使課程脫離學生的知識結構,也脫離了現實生活的藝術源泉;或者說脫離了基本的視覺良知和基本的審美規律;或者在某一框架內作單一樣式的要求,把課程限制在一個狹小的視野裡。這樣,學生的主動性、創造力和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使學生的所學與自己身邊的人、物、事及其紛繁複雜的現實世界幾乎沒有聯絡,有的只是與生活不相關的影象仿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