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信達雅”與“化境說”

才智咖 人氣:4.37K

摘要:在中國的傳統譯論中,嚴復的“信達雅”與錢鍾書的“化境說”被視作近世以來的兩大翻譯理論。在具體的翻譯實踐中,那麼譯者應當如何運用這二者呢?本文就這一問題展開探究。

淺談“信達雅”與“化境說”

關鍵詞:“信達雅”;“化境說”

文學翻譯標準是指導和評價文學翻譯活動及翻譯作品的美學準則。嚴復的“信達雅”和錢鍾書的“化境說”同樣作為當前翻譯作品的翻譯標準,但二者之間是從不同角度和層面上闡釋的。

一、嚴復的“信達雅”

我國傳統翻譯理論中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翻譯標準自然是嚴復的“信達雅”,“信”指忠實於原文,“達”指譯文行文通順流暢,“雅”指譯文典雅,有文采。信是將原文按照目的語語法形式做適當調整,從而使譯文準確表達出原意。達即指不拘泥於原文形式,譯文符合譯入語習慣形式特點,易於讀者理解。雅則指譯文時選用的詞語要得體,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

翻譯一般分為文學翻譯和非文學翻譯兩大類別。對文學翻譯來說,“信”是基礎,程度靈活多變。一千個譯者的筆下縱然有一千個不同的哈姆雷特,但莎翁戲劇的情節、人物甚至語言結構必然相似。文學翻譯作品要在譯入語文化中存在和被接受,就應當遵循譯入語的文化語言規範,即要做到“達”。由於源語與譯入語之間存在語言、文學系統和文化差異,在文學翻譯中為保持原文的文學性,“信”與“達”不可避免會產生衝突,需要譯者合理發揮其主體性,儘量做到保留原汁原味。文學作品一般通過優美的語言、和諧的氛圍來表達作者思想內容,需通過“雅”的翻譯來傳達,否則會損失原有文學性。非文學翻譯具有實用性和應用性,兩條總原則即準確理解、通常表達,實乃嚴復翻譯標準中的“信”和“達”。“信”在非文學翻譯中至關重要,資訊須準確無誤,否則可能後果嚴重。任何譯文都要“達”,要做到通順流暢。“雅”在非文學翻譯中表現不明顯,科技文章無需文雅,只要準確說明事實即可,有些文體如法律,甚至不允許使用文學色彩的語言,因為文學語言的含義具有不確定性。所以筆者認為嚴復的“信”與“達”適用於所有翻譯,包括文學翻譯和非文學翻譯,但“雅”只適用於文學翻譯,在非文學翻譯中無需使用。

二、錢鍾書的“化境說”

“化境說”是錢鍾書從漢代文學學家許慎的《說文解字》裡的一段訓詁文字中引申出的。“化境說”以“化”為核心,強調翻譯的忠實性,入化的翻譯原作應該忠實得以至於讀起來不像譯本,因為作品在原文裡決不會讀起來像翻譯出的東西。

“化境”在非文學翻譯中基本上意義不大,拿文學翻譯舉例來說。當代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先生將“化境說”簡單具體化,提出翻譯中國詩詞要傳達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主張,在翻譯中實現這三美就基本完成了“化”的過程。如杜甫《登高》中的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很多人都認為不可譯,因為“落木蕭蕭”三個草頭,“長江滾滾”三個三點水,蕭蕭、滾滾又是疊字,這種形美和音美如何能轉達呢?請看下面譯文:

自譯:The rustling leaves in broad forests are falling once in a while;

The mighty Yangtze River is flowing fast and impetuously.

許譯: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

the endless river rolls its waves hour after hour.

在筆者譯文中,雖然把原詩句意思表達出來了,但缺失了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以及對仗,譯文句子結構不夠整齊。筆者自己的譯文雖然也是經過多次反覆修改,但遠遠沒實現“化境”,尚需要進一步改進和提高。相比之下,原詩的“無邊”和“不盡”對仗工整,譯文boundless和endless也是遙遙相對;原詩“蕭蕭”是疊字,譯文也重複了shower,並且和“蕭”音似;原詩三個草頭,譯文也是三個sh的頭韻,原詩有三個三點水,譯文也有兩個詞是r的頭韻。許先生將原文特殊的漢字現象轉為英語中的`頭韻,真是巧妙至極。但是原詩“滾滾”這對疊字只譯了意,而沒有傳達原文的音美和行美,這是有所失,但加上了hour after hour(時時刻刻)這個疊字片語,實現三美齊全。許老的譯文基本實現了“化”的過程,儘管細節上有所改變,但基本保留了原文的意境和詩意,尤其許先生以創補失體現了這位翻譯大家的深厚功底和藝術造詣。“化境”對於譯者來說的確不易,所以“化境”是翻譯中的最高理想,應該是每一個譯者奮鬥的目標。

三、“信達雅”與“化境”論

嚴復提出的“信達雅”的翻譯標準和錢鍾書主張的“化境”論是我國翻譯史上兩大重要傳統理論,成為後來譯者從事翻譯工作的理論指導。世界上任何事物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翻譯理論當然也會在不斷髮展,不斷完善。嚴復的“信達雅”當前之所被認為是翻譯的基本原則和標準,是因為它具有合理性,對翻譯實踐指導作用。儘管很多譯者很難達到這個“化境”最高目標,但它激勵譯者們不斷進步,追求完美。所以譯者應將嚴復的“信達雅”當作翻譯的基本原則和標準,並在翻譯實踐中對其檢驗認證,如遇到相悖或矛盾之處,可結合實踐對其理論進行補充、豐富,為實現翻譯的最高理想和目標―“化境”而努力!

參考文獻:

[1]何其莘,仲偉合,許鈞.翻譯概論.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2]李明.翻譯批評與賞析.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3]何其莘,仲偉合,許鈞.高階文學翻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