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國中數學習題改編論文

才智咖 人氣:3.08W

習題的改編,指教師改變題目中的背景條件、結論、題型、考查的重點知識等多種途徑,將學生易錯或是難以理解的知識點、解題方法或解題思想改編成其它的習題。現將一些編題方法作如下闡述:

淺析國中數學習題改編論文

一、改變圖形的位置,變成同類型的新題

例如:原題:如圖l,已知Rt△ABC的位置如圖所示,點A的座標為(0,0),點B的座標為(0,4),點c的座標為(3,0),將Rt△ABC沿x軸向右作無滑動的翻轉,當點A第一次回到x軸時為A1,則A1的座標為。此題可做如下的改編:

已知Rt△ABC的位置如圖3所示,點A的座標為(0,0),點B的座標為(0,5),點c在直線y=0.75x上,且AC=3,將Rt△ABC沿直線y=0,75x向右上作無滑動的`翻轉,求點A再次回到直線y=0.75x時,點A1的座標為。

通過這組編題訓練,學生不僅能加深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對課堂上所用知識和方法加以梳理、概括,納入知識方法體系,還可以激發學生髮現和創造的強烈慾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改變題目的背景條件,改變題型(把選擇題改為解答題,或是改為填空題)

原題:如圖4,在正方形ABCD中,AB 3cm,動點M自A點出發沿AB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運動,同時動點N自A點出發沿折線AD-DC-CB以每秒3cm的速度運動,到達B點時運動同時停止.設△AMN的面積為y(cm2).運動時間為x(秒),則下列圖象中能大致反映y與x之間函式關係的是( )

這類題抽象、複雜,學生難以理解,如果只是就題講題,學生對這類題的解法理解是不透的,我們可作如下的改編:

如圖5,在矩形ABCD中,AB=8cm,BC=4cm。動點M從點A出發沿AB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運動,同時動點N從點A出發,沿折線AD-Dc-CB以每秒2cm的速度運動,到達點B時同時停止運動。

(1)設△AMN的面積為s,運動時間為t,請寫出S與t的函式關係式。

(2)在(1)的條件下,當t為何值時,s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當點N在DC邊上運動,問t為何值時,△AMN是等腰三角形?(也可以換成△AMN是直角三角形?)

學生通過做這樣的習題,強化了對動點問題的解題方法的認識和理解,思維得到了訓練。如果學生答題順利,我們還可以再編,逐漸把知識納入到問題中。

三、更換題中的某個圖形,增加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形成由易到難的題組

原題:如圖6,△ABc是正三角形,曲線CDEF叫做正三角形的

漸開線,其中弧CD、弧DE、弧EF的圓心依次是A、B、C。

如果AB=1,那麼曲線CDEF的長是?

通過計算,我發現,每條漸開線的弧長是由半徑(跟正多邊形的邊長有關)和圓心角(多邊形的外角)決定的。因此,也可以把條件“正三角形ABC”換成“正方形”、“正五邊形”甚至是“正n(n>3)邊形”。也能變成規律題。

總之,改編習題教學不為形式不同的表象所迷惑,有助於學生掌握數學的本質特徵,有助於擴充套件思維的深度和寬度,培養思維的發散能力。教學實踐證明,這種方式的教學有利於克服“題海戰術”的重複訓練傾向,從而減輕學生的過重負擔,真正實現高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