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教育管理工作方式之科學管理方式

才智咖 人氣:3.13W

       論文關鍵詞:;工作方式;科學管理;科學主義教育管理

論教育管理工作方式之科學管理方式

論文摘要:科學管理是一種教育管理工作方式。科學不同於科學主義,科學管理不同於科學主義管理,科學管理有自己的內涵與特徵、產生與發展及限度。我國目前的教育管理一方面要提升科學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批判和防止科學主義教育管理的傾向。

    一、科學管理的內涵及特徵

    (一)科學的內涵

    為了更好解科學管理,首先對科學要有正確的理解。“科學”一詞在西方有比較嚴格的界定,英文中“science”是natural science的簡稱,意指自然科學。英國著名科學史學家W. C. D丹皮爾在其著作《科學史及其與和宗教的關係》中說:“科學可以說是關於自然現象的有條理的知識,可以說是對於表達自然現象的各種概念之間的關係的理性研究。”“科學主要是追求純粹知識的自由研究活動。”“科學按其本性來說,就是研究自然界的規律性的。”羅素認為,科學是訴諸於人類的理性而不是訴諸於權威的一切確切的知識。“確切的知識”,是指“從經驗得來的知識”,即關於有限領域的、具體物件的、一定程度精確的或有實證根據的知識,而不是靠信仰得來的知識。我國著名學者趙震江教授與羅素有相似的看法,他認為在現代西方語境中,科學一般假設世界是有序的,關於客觀世界的必然性的判斷是可以通過經驗,特別是觀察來證實或證偽的,對客觀世界的經驗是可以通過對條件實施控制而重複證實的。我國1987年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卷》將科學規定為“以範疇、定理、定律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多種現象的本質和運動規律的知識體系。”《社會科學大詞典》將科學規定為“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體系。”

    我們認為,科學有兩層含義: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手段、科學組織、物化的科學成果等知識體系部分,屬於科學的“形而下”層面;而在追求客觀的知識體系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科學思想、科學信念、科學精神等組成的價值觀念體系,則屬於科學的“形而上”層面。正如科學學的創始人貝爾納(J·D·Birnal)所指出的:“科學是對未知的發現,是在非常不可預見的要素之中的發現。”“科學可以作為一種建制,一種方法,一種積累的知識系統,一種維持和發展生產的主要因素,以及構成我們的諸信仰和對宇宙和人類的諸態度的最強大勢力之一。”

    科學不同於科學主義。科學主義,“在哲學上是指由於科學的過分膨脹而導致的對科學的工具價值和科學原則的無限擴張,以致視科學為萬能。”而“科學是不斷地追求真理的活動。科學精神是一種正確地對待科學的態度,科學精神就是求真。科學自信而又老實地堅持‘世界是能被認知的,但它將永遠無法被完全認知’;因而求真也是一種寬容的精神,因為真理是要不斷被批判和的。”科學在物件和方法上有自己的範圍和限度。

    (二)科學管理的內涵

    對於科學管理的涵義,研究者也有不同的看法。蕭宗六先生在其所著的《學校管》中指出:“所謂科學管理,一般是指凡是經過反覆實踐並證明能夠提高效率的,是合乎客觀規律的管理,它的含義既包括運用現代、現代管理技術的管理,也包括運用成熟的管理經驗、講究管理方法而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地管理。”“科學管理的理論和方法,最初是由美國人泰羅(F·W·Taylor,1856-1915)提出來的。------20年代末科學管理則從‘動作與時間’的研究轉人人際關係學的研究。”蕭宗六先生所謂的科學管理可以包括經驗管理、古典管理和行為科學管理。顧明遠則在《教育大辭典》中從兩個方面對“科學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作了解釋:(1)指按客觀事物自身發展的規律組織社會活動和生產活動的理論與實踐。其理論、方法隨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而不斷豐富和完善。(2)古典管理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19世紀末、20世紀初由美國家泰羅創立的一套企業管理制度,亦稱“泰羅制”。周祖城先生認為科學管理有兩層含義:第一層含義是指泰羅及其追隨者所倡導的一種管理學說;第二層含義是指“科學地進行管理”或“科學的管理”,區別於憑經驗的、盲目的管理。他還認為,這兩層含義差別很明顯,前者是特指的,特指管理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階段或一種學說;後者是泛指的,泛指靈活運用一切已為人類社會實踐所證明的科學的管理理論、思想、方法等進行管理。

    我們認為,科學是指管理行為遵循教育和管理規律,以科學理論為,採用科學的、理性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實施管理的一種教育管理方式。科學管理方式相信科學理性;注重把、、測量、實驗等科學研究方法所獲得的結論,作為管理行為選擇的依據;注重對管理物件、管理過程和管理效果進行量化分析,以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它包含兩個層面:“形而上”層面就是科學管理相信科學理性,在本質上是一種求真的科學精神;“形而下”層面就是科學管理有自己的特點和限度。

    科學管理作為一種教育管理工作方式(或稱科學教育管理),有別於科學主義教育管理。科學主義的教育管理是一種絕對的管理觀,可概括為四個方面:第一,科學主義教育管理的人性觀:唯科學理性。科學主義認為人性就是人的科學理性。人的作用在於,一是運用自身的理性認識發現科學知識,並且去掉人的價值理性以及非理性的干擾,做到“價值中立”;二是人必須相信和服從由理性得到的科學知識。管理的世界如同自然世界,人只是有科學理性的人,作用在於認識管理規律和服從規律,甚至人本身的思想和行為也是有客觀規律的,是管理中的確定因素,是一種可以計算的“資源”。第二,科學主義教育管理的管理方法:科學方法萬能。自然科學的方法論強調四個方面:一是將物件理想化,即自然科學研究首先必須將物件進行分析和隔離,把物件理想化;二是數量化,在簡化物件之後,還必須用公式將其確定表達出來;三是最優化,所有規律都是反映最優狀態的,而不是反映現實狀態的;四是程式化,科學制定的步驟要嚴格遵循,每一步都不能出錯。科學主義主張標準化、定量化、最優化、程式化是最好的管理方法。第三,科學主義教育管理的管理目標:效率的最大化。科學主義教育管理對人進行“人”假設,運用理想化、定量化、最優化、程式化的管理方法,其目的就是選擇最優化的方案,使教育管理達到最大化的效率。追求效率實際上就是追求最大化的標準。第四,科學主義教育管理的組織結構:單一的科層制。科學主義的思想體現在組織結構中就是科層制。科層制是建立在理性行為基礎之上的權力結構。理性權力在整個組織中的設計,採用的是能直接控制人員的活動,並使活動達到具有高度可預測性的程度和能發揮其最大的效率。這是科學主義的思想。科學主義教育管理認為,科層制是教育的唯一組織結構,不管是教育還是學校管理,都要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權力的層次結構,這樣才能保證教育組織效率最大化。

    (三)科學管理的特徵

    1.科學管理是一種相信科學理性的管理方式。科學管理方式確信教育管理是有規律可循的。教育管理需要用嚴格的方法來收集、分析、整理資料,建立假設並對假設進行、論證,然後用於實踐。科學管理承認教育管理是一門科學,管理要以事實為基礎。“以事實為基礎的管理和以經驗為基礎的管理的區別不在於管理時是否提供事實,而在於以什麼態度來提供事實。把管理決策建立在事實基礎之上,還是主要依賴經驗而把事實作陪襯。”科學管理強調全面佔有事實,全面收集資訊,系統分析資訊,然後作出決策。這是一種相信科學理性的態度,是一種求真的科學精神的體現,而科學精神本身是教育管理內在的追求目的。

    2.科學管理是一種注重定量分析的管理方式。無論是經驗管理還是行政管理,對管理物件和管理過程的分析都止於問題的性質、特點、規律、外部、內部條件、處理方法等定性層面的研究,人們不會為管理物件去設計一個數學模型,去收集資料進行統計分析和決策等。科學管理方式不僅對問題進行定性分析,還要對問題內在深層的本質特點進行量化分析,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的決策。例如,對於學校辦學規模和效益之間的關係,一般認為學校辦學規模小則成本效益低,辦學規模大則成本效益高。這是一種定性分析的經驗性結論。教育利用數理統計手段對學校辦學規模與成本效益進行定量分析,得出結論:學校辦學規模並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個臨界點。當學校規模較小時,隨著規模的擴大,其生均成本降低,同時固定資產的使用率提高,辦學效益隨之增加;當規模繼續擴大,超過臨界點時,生均成本的下降趨勢開始變得不甚明顯,甚至有上升的趨勢,這時固定資產使用率的變化也趨於緩慢。因此,學校辦學存在一個適度規模的問題。這是一種典型的科學管理的分析方式。

    3.科學管理是一種綜合運用現代科學研究成果和技術手段的管理方式。科學管理方式將系統科學的研究成果運用到教育管理中來,形成了整體優化原則、動態平衡原則、合理組合原則、開放閉合原則、資訊反饋原則等一系列的管理原則。科學管理將數學、統計學、及學等科學的技術手段引人教育管理,為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具體的技術手段,如教育調查、教育測量、教育預測、教育規劃、教育實驗、教育統計、教育診斷、教育評估、計算機輔助管理等。

    二、科學作為一種管理工作方式的產生與發展

    (一)科學管理方式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泰羅制

    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快速發展,企業規模迅速擴大。但由於管理落後,生產混亂,勞資關係緊張,工人“磨洋工”現象大量存在,企業效率低下。泰羅認為,企業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部門缺乏合理的工作定額,工人缺乏科學。因此,必須把科學知識和科學研究系統運用於管理實踐。基於此,泰羅提出了科學管理的一整套理論,可歸納為四個方面:第一,提出工人操作的每一動作的科學方法,以代替過去單憑經驗從事的方法。第二,科學地挑選工人,並進行培育和教育,使之成長成才,而不是像過去那樣由工人選擇各自的工作,並各盡其能地進行自我培訓。第三,與工人密切合作,以確保所有工作都按照所制定的.科學原則行事。第四,管理者和工人的工作和職責幾乎是均分的。管理者應該承擔起那些自身比工人更勝任的工作,而在過去,管理者把幾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職責都推給了工人。泰羅的科學管理思想引發了科學管理運動。首先,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在大學裡正式學習管課程以及對企業領導進行教育的必要性。其次,隨著科學管理逐漸進人美國工業的實踐,它也引起了國際上的關注,激發了英國、歐洲大陸、蘇聯以及日本的興趣。最後,其他領域開始感受到科學管理的影響,而且通過在組織結構、政策、指導原則以及新興大型企業中的表現,科學管理的思想超越了工廠管理而擴充套件到一般管理。科學管理為效率和理性提供了一種聲音,既有實踐的目標,也有理論的內容。科學管理反映了它所在時代的精神,為其在教育管理領域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二)學校教育的發展催生了科學管理方式在教育管理中的運用

    20世紀初,美國的學校教育迅速發展,學校管理面臨著新的棘手間題。同時,國家和用於教育的開支不斷增加,鉅額的教育經費引起社會人士對學校工作的關注,他們開始猛烈抨擊舊的學校管理方式,向學校要效率,迫使學校管理人員開始借鑑泰羅的科學管理方式。20世紀頭10年的教育科學化運動也強調科學方式在教育管理中的運用。“教育科學”運動的奠基人愛德華·桑戴克斷言:“我們可以客觀地研究人類的行為”“人性的真實情況可以被製成供量化的科學進行研究的”。“教育科學”的方法被承認為管理的基本工具,並對教育管理實踐產生了重大影響。1913年弗蘭克·斯波爾丁(Frank Spaulding)和富蘭克林·鮑位元(Franklin Bobbitt)將科學管理的思想運用於教育管理實踐。斯波爾丁將注意力集中在量化方法的重要性並將它作為記錄、分析和比較教育的產品和的手段。他將科學管理的技術運用於編制預算、計劃資金和控制教育經費等方面。鮑位元認為,教育管理有必要借鑑和應用科學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在他看來,泰羅的科學管理思想可以用來應對城市學校所面臨的管理方面的挑戰。他在論文《用來解決城市學校系統問題的若干一般管理原則》中寫道:“在那個多數人都談論著‘科學管理’用於物質生產領域的可能性時,似乎就值得研究一下這種比較有效地管理形式的原則,以便弄清楚是否有可能應用這些原則解決教育管理和監督方面的問題。”由於學校教育的發展,斯波爾丁和鮑位元將泰羅的科學管理概念引進教育管理,促進了科學管理方式在教育管理領域的發展。

    (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科學管理方式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得到普遍推廣

    科學管理方式需要採用現代科學研究所提供的技術手段對教育管理進行科學分析與管理。繼泰羅制與科學管理運動後,20世紀二三十年代,行為科學理論提出,開始了對人的行為規律和人際關係的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們將用於戰爭的運籌學、數理引人工業管理與教育管理;此後,、工程學、和統計學的新成果及資訊科技,都被用於解決教育管理活動中的複雜問題,而這些複雜問題靠經驗管理和管理方式是無法解決的。20世紀60年代以來,現代管理科學日臻完善,尤其是系統科學提供的系統分析的思想、原則、方法和手段為管理決策提供了新思路;同時,預測技術、線性規劃技術、網路技術、系統分析、輔助管理等逐漸進人教育管理領域;教育統計、教育測量、教育評估、教育診斷、教育預測、教育規劃、教育決策、教育質量管理等成為常規的教育和技術手段。這些為科學管理方式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普遍應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論與技術基礎。

    三、科學作為一種管理工作方式的限度

    科學管理方式以反映教育規律和管理規律的科學理論為,採用現代科學研究所提供的技術手段來實施教育管理;注重把、、測量、實驗等科學研究方法所獲得的結論,作為管理行為選擇的依據;注重對管理物件、管理過程和管理效果進行量化分析,以提高管理的科學性與有效性。其主要優點就是前文所闡發的相信科學理性及管理者在管理活動中體現的科學精神。這裡我們著重探討一下科學管理方式的限度。

    (一)科學管理方式難以用於非理性因素的分析

    科學管理方式注重理性的分析,長於量化的資料處理,強調直接的因果關係。人是理性與非理性相結合的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在教育管理中存在大量的非理性因素,如人的經驗、情感、意志、靈感、直覺、創造性、機會等,這些是無法按科學方式進行定量描述的。

    (二)科學管理方式難以排除主觀因素的干擾

    教育管理是一種複雜的現象和社會活動,教育管理的主體—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是人。人是有著主觀能動性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立場、習慣、情感、價值觀。在用科學管理方式處理教育管理活動中的各種問題時,這種主觀因素不可避免地滲透其中,使分析的結果帶上主觀色彩,影響決策的客觀與公正。比如,學校管理中有學生評教。每到學期末,學生按照學校設定的教學指標體系給任課教師打分,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量化評估,再由教務部門將每一個班級全體學生的打分相加並計算平均數,得出每一位教師該學期的教學質量評估分。這個學生評估分數將進人教師的教學,成為教師教學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據。理論上,採用這種方式對教師的教學工作進行評估是科學的,它似乎排除了人為因素的干擾。但事實證明,這種做法難以給教師一個公正的評價,這樣得出的教學質量分往往不具有可比性。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大家公認的好教師得到的評估分出現比大家公認的教學效果較差的教師得分低的現象。如果分析原因,就是統計學中的不同樣本不具有可比性原理,不同班級的學生具有不同的群體評價標準,有的班級學生打分鬆,有的班級學生打分緊。所以,以這種方式來評價教師的教學工作缺乏公正性,這樣的評估分數摻人了主觀因素。

    (三)科學管理方式難以用於模糊性因素的分析

    科學管理方式注重量化分析,但是學校管理實踐中存在一些模糊現象,科學管理方式往往難以適應。比如,科學管理注重工作目標,但無論是目標的形成還是目標的實現過程,都具有模糊性。就目標體系而言,目標中的定量指標具有明顯的動態性,僅靠科學管理方式是難以實現的。“人們可能並不十分清楚學校的目標是什麼。學校中的不同成員可能對目標有不同的理解,或者對同一目標的重點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些人並不能確定任何具體的可操作的目標,因而,在學校工作的人們通常希望能有一些綜合性的目標。但賣際上,許多學校都認為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說學校的目標是模糊的。”又比如,學生想學什麼,學生究竟是如何學的以及學生已經學到了什麼等問題,教師們通常是不清楚的。學習活動就是在這種模糊的情況下進行的。因而,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好有差,參差不齊。科學管理方式往往更注重對結果的量化評定,難以顧及對過程因素的考察。

    對於我國目前的教育管理,我們贊同以下觀點。一方面我國的教育管理基本上還停留在經驗管理階段。很多教育管理者並不相信什麼科學理性,管理和決策更多是出於領導的個人意志或者是上級的命令,或者是關係、人情等等,而不是建立在觀察事實以及規章制度的基礎之上。另一方面,在我國的教育管理中科學主義教育管理方式卻日漸氾濫,表現在學校評估、教師評價、學生髮展評價等各個方面。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恰恰是我國的教育管理科學水平不高。科學主義觀念的產生正是對科技有了一定認識,而又沒有深人全面認識的情況下發生的。正如科學水平不高容易崇拜科學一樣,教育管理水平低反而容易滋生科學主義。教育管理中科學水平不高造成的結果可能是管理者根本不理解和不相信科學管理,結果導致教育管理的簡單化操作。沒有把複雜的問題搞清楚的科學精神,就只能追求簡單化的操作。因此,我國的教育管理一方面要提升科學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批判和防止科學主義教育管理的傾向。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範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