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教學探究管理學論文

才智咖 人氣:2.59W

一、何為探究式教學

式教學探究管理學論文

探究式教學最初由美國教育學家杜威在20世紀初期提出。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科學教育學家施瓦布將“探究式教學”確立為科學教育的認識觀和方法論,並對探究式教學大力倡導,對探究教學的原則、過程模式及教育思想進行了深入研究,從而為探究教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促進了探究教學在教育實踐中的廣泛應用。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美國科學教育的成果就是探究。1996年初美國推出的《國家科學教育標準》一書,將“探究”列於核心地位。諸多的專家都對於探究式學習及教學進行了廣泛研究,包括從理論角度及從應用的角度。探究式教學,就是通過設定有意義的問題情景,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下,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的嘗試活動,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後的科學知識,並將自己所學知識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1]它注重發揮問題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探究式教學的核心是問題,教學和學習都是圍繞著諸多問題展開。這種教學方法讓呆板孤立的知識片化作整體知識鏈,觸類旁通,可以促進學生不斷思考,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有利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2]

二、探究式教學的基本要求

探究式教學作為在國際上備受推崇的一種教學模式,不同於傳統的教學模式,它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要求:(一)以問題做為學習的起點。學生的一切學習內容是以問題為主軸所架構的,且問題必須是學生在其專業領域可能遭遇的現實生活中的非結構化的問題,沒有固定的解決方法。[3](二)注重小組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教師較少講述,學生通過這種學習方式不但學習知識,同時也增加了社會交往,並在此基礎上發展自己的能力和協作技巧。(三)教學雙方應明確自己的定位。教師應明白自己不再是唯一的知識庫,只是指導認知學習技巧的教練和知識建構的促進者和資訊的諮詢者。教師應該熟悉教學大綱和學生的能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討論題綱,選擇出適當的案例;同時,要善於調動學生積極性、寓教於樂、控制課堂節奏等技巧。而學生要改變觀念,完成角色轉換。由於中國的學生長期接受“填鴨式”教育,對傳統教育模式形成一定依賴性,缺乏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能力,對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覺得太“花費”時間,所以,學生也應儘早意識到問題所在,儘快完成角色轉換,從被動的學習者轉變為學習的主人。(四)教學模式中的各種教學方法一定要與評價考核相結合。各種型別的教學方法如果不跟考核掛鉤,很難期望有好的效果。因為人本身存在惰性,如果沒有考核,單憑熱情,很難持久,也難免出現“搭便車”行為。所以,教師要花較多的時間設計考核方式和方法,並花費較多時間實施考核。

三“、探究式教學”模式在《管理學》課程中的應用與實踐

(一)研究適於開展基於問題的“探究式教學”的內容

“探究式教學”與傳統的教學完全不同,基於問題和資源的教學是它的重要特點。在完整的《管理學》的課程體系中,每一個章節都有諸多的內容,如果不分主次,也不考慮《管理學》與其他課程在內容上的銜接,那麼在有限的課時中進行探究式教學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需要課程組教師之間以及與經管類其他專業的教師之間進行充分的溝通:對於內容重複的、在以後的課程當中會重點講授的如財務管理、現代管理方法、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管理等課程的內容,只做簡單介紹即可,管理學課程的重點放在管理與管理者、東西方的管理理論的演進與發展、管理道德與社會責任、管理環境研究、決策、組織結構設計、組織文化、領導理論及領導藝術和控制等內容上,同時這些內容也要根據不同專業的開課情況進行適當增減,所使用的案例及問題也要根據不同專業進行篩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

(二)研究適於開展“探究式教學”的組織形式

探究式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所以在具體進行教學組織時,要以學生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為目的,探索多種教學形式,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筆者探索出的教學方法主要有:1.課前演講此種方法主要是針對小班教學。教師在第一次上課時就告知學生此要求,根據班級的規模和課時,確定好每次要演講的學生。演講內容要求跟管理學的內容相關,演講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這種方法促使學生主動尋找適合演講的管理學的材料,或者是生活中的實際例子,或者是對書本知識的感悟,通過這樣的演講使得學生能夠主動學習思考一些管理問題,並且通過自己的加工整理,以口語的方式表達出來,增強了學生收集加工資訊的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教師可根據學生演講的內容進行適當的提問和引申,問題與管理學的內容密切相關,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主要涉及兩方面內容:一是對案例的選擇;二是案例分析的具體方式。(1)對案例的選擇。首先,筆者一般選擇能夠引起學生更多思考的、篇幅不是很長的、不一定是實際生活中的案例。有些案例的編寫可能不是很完美,或者是有缺陷,但這樣的案例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案例的過程中發現更多問題。有些耳熟能詳的案例如海爾、聯想的案例一般只用於學生課下閱讀,而不用在討論課上,因為這樣的案例可供查詢的資料太多,且因為時間較長,已經有了共識,不利於開拓學生的思路;其次,討論中更多選擇使用本土的案例。因為雖然如哈佛商業案例等國外的案例很有名、很經典,但它畢竟是西方人編寫的,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發現學生比較難以理解,且國情不同,適用性不強。這樣的案例一般只放在恰當的地方,如組織文化這部分的內容,主要用他來說明組織文化不同,管理的具體方式和方法也會不同;最後,為了更具有挑戰性,筆者還組織學生自己編寫案例,通過自己的觀察、調研及資料收集編寫合適的案例,要求案例中要設計3個以上的問題,並且要自己給出問題的答案,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得學生能夠對案例進行深入的思考,並且鍛鍊學生的收集、加工、整理資訊的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2)案例分析的具體方式。既可以採用由學生獨立分析,再以主動發言、他人辯駁補充的方式;又可以採用先分小組討論,後進行全班討論的形式。前一種方式主要用於大班教學(主要是因為大班一般有100人左右,要分組討論涉及分組太多,上臺發言的人太多),後一種方式主要用於小班教學。教師應該提前將要討論的案例告知學生,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閱讀案例,熟悉案例內容並有較為深入的思考,也鼓勵學生在課下進行討論。在課堂討論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作用在於營造寬鬆自由的環境,讓學生能積極思考並願意發表自己的觀點,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教師要啟發引導學生尋找正確的分析思路和對關鍵點的多視角觀察,而不是用自己的觀點影響學生。討論結束後,教師要留出5分鐘左右的時間對案例分析進行總結,教師不是對結果或爭論下最後結論,而是對學生們的'分析進行歸納、拓展和昇華。對於仍沒有解決的疑難問題,可由教師集中講授。也允許學生保留自己的觀點等待課後進行進一步討論。3.角色扮演。教師給出一定的案例或要解決的管理問題,由學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學生設身處地地分析與解決所面臨的問題。學生從所扮演角色的角度出發,運用所學知識,自主分析與決策,形象地展示自己對問題的理解,以提高學生實際決策的技能。觀看角色扮演的學生也能對所學記憶深刻。如在講到“動態的組織行為”這部分內容中的“招聘”有關內容時,筆者就設定了一個情景:在一個大雨滂沱的早晨,某企業的人力資源部招聘人才,招聘者和被招聘者如何表現,交給學生課下去商量研究。到了下次上課的時候,學生經過小組的討論,設想不同的被聘者的行為模式,進行現場角色扮演。現場氣氛輕鬆活潑,很多具有表演天賦的學生通過自己的表演把大家帶入到真實的場景中,同學好奇又充滿期待的觀看他們的表演。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直觀感受到不同的人的表現,對所學記憶更加深刻,也更加知道將來應該如何去提升自己的素質,這樣比教師在講臺上講一兩節課的效果要好得多。4.組建虛擬公司。從課程一開始,筆者就引導學生以6-8人為一組組建虛擬公司,以後的眾多調查訪問、撰寫商業計劃書、課堂小組討論等內容都會以虛擬公司為單位開展。同時,進行的調查訪問及撰寫商業計劃書也為以後學生參加各種創新創業大賽打下了基礎。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建立起以團隊學習為基礎的學習探究活動。團隊學習便於集中團體智慧,有利於合作精神的培養。不僅為學生提供聽、說、讀、寫全方位能力的鍛鍊機會,也給學生提供了與同學通力合作,共同分享的機會。以商業計劃書為例,給每個虛擬公司10萬元的啟動資金,要求學生編寫之前先要進行必要的市場調研,瞭解一般企業運作的基本形式,在此基礎上編制商業計劃書。商業計劃書中要求包括公司名稱、該行業的SWOT分析、人員負荷圖、甘特圖、資金使用及財務計劃、營銷及宣傳等內容,每個組在規定的時間內上臺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師可以適當提問,也可以就專案適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並可在課下探討如何完善該專案。經過不斷修改,在期末時可以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有價值的創業計劃,並且還可以進行班級與班級之間的比賽。這種方式不但激勵學生自己要思考很多的管理問題,並且要親自去調查實踐,同時也可以跟國家級、省級、校級的創新創業計劃大賽相結合,讓學生既能夠鍛鍊能力,又有機會獲得回報,形成良性迴圈,更有利於後續專業課的學習。5.讀書筆記分享。探究式教學要求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不但是在課堂上,而且也包括課外。針對目前電子產品發達,學生閱讀紙質書籍大幅減少的時代,我們在課程一開始,就要求學生要選擇相關書籍(1本)或學術論文(10篇)進行閱讀並寫讀書筆記,在課程結束前組織學生分組(可以以虛擬公司人員為基礎,也可以打破以前的分組,目的是讓學生吸收了解更多同學的想法,這樣有利於創新)進行交流討論與分享,在輕鬆的氛圍中進行暢談,每組選派一名組長組織大家討論,並代表本組上臺與全班同學分享本組讀書心得。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但對自己讀的管理學書籍有了較為深入的理解(與他人分享前需要自己對自己所讀的內容瞭如指掌並在短時間內闡述該書的觀點及不足),而且還可以瞭解到更多其他管理書籍的內容,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的資訊。6.課堂辯論賽。對一些具有現實意義又具有較大爭議的問題,可以通過辯論賽的方式來進行。因為這實際上是圍繞問題而展開的一種綜合能力的競賽。通過這種方法,可以鍛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促使他們從多方面去考慮問題,鍛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查詢資料的能力以及統籌分析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加強辯論團體內部的默契和團結協作能力,增加友誼。如在組織文化這一章,筆者就設定了一個辯論題目:儒家文化有利於(不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將班級分為兩個組,代表正反兩方,每組派出四名辯手,兩名計時員,比賽主席由學生自薦或推薦方式產生,具體的辯論環節由學生自己討論決定,但必須包括同學的現場提問,辯論結束之後,任課教師做總結髮言,對正反雙方的學生的現場表現及應該注意的問題進行闡述,並推選出優秀辯手和獲勝的一方。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了極大的發揮,對於儒家文化和市場經濟的理解也更加的深入,效果非常好。

(三)研究適於開展“探究式教學”的課程評價方式

以上所有的探究式教學組織方式如果沒有跟相應的評價方式結合起來,效果必然是事倍功半。因為這些組織方式無一例外都要投入大量的課餘時間,需要學生克服懶惰懈怠的毛病,如果不跟考核掛鉤,不跟他們的切身利益掛鉤,他們必然會敷衍了事,導致教師辛辛苦苦備好的課,準備的問題、案例和活動,由於沒有學生的積極配合和參與而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評價方式對於探究式教學非常重要。針對管理學課程應注重實踐性、創造性和實際管理技能培養的要求,筆者全面改革“期末一張卷”的傳統考核方法,實行以能力為中心的開放式、全程化考核。由於探究式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意識,而且探究式教學也是個人獨立學習、小組合作探究、全班共同研討三種形式的有機結合。因此,評價要根據學生在探究式教學中的真實表現來進行。這就必須要求教師認真觀察和收集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資料,如各種作業、記錄及研究報告等。具體實施當中,管理學課程的評價包括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兩者的比例現已達到60%:40%,以後的目標是80%:20%甚至是90%:10%。因為大量的工作都在平時進行,所以要不斷增大平時成績的比重,期末成績只是一張試卷而已。平時成績包括課前演講、案例分析的參與度和效果、在所在虛擬公司的作用、讀書筆記的質量及參與課堂案例討論、辯論和回答問題的記錄。其中,小組案例分析和虛擬公司的工作的評價一般由小組評價與個人評價相結合,強調對小組的評價。同時也注意把學生的探究過程、實踐和合作能力作為評價的重點。實際操作過程中,我們發現個別學生有搭便車行為,如小組討論不積極不作為,很多工都壓在比較積極的學生身上,對這種情況,筆者考慮通過以下方式來進行:將課堂討論的表現列為成績評定的標準之一,教師注意觀察學生的課堂討論情況,及時發現參與度不夠的學生,並且給予特別的提醒;為了瞭解課後討論的情況,在提交小組成果的同時,每個成員必須為本組成員對小組的貢獻按照由大到小的方式進行排序,且不能出現並列,綜合排序在最後的學生,教師還應追加面談考核,以全面瞭解其參與學習的情況。通過近八年的探索,如今《管理學》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探究式教學模式,在教學中也得到了絕大多數學生們的認同和喜愛。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筆者認為教師作為探究式教學的主導者,整個課堂的設計至關重要;同時,教師要有足夠的寬容度和容忍力,能夠接納不同的觀點,並且不急於“糾正”學生的看似不合理的解釋,而是要給學生充分的信任及足夠自由的空間,能容忍學生的錯誤,“鼓勵”學生犯錯,在試錯中一步步引導學生找到真正的答案。同時,教師應該意識到探究式教學不是完美無缺的,探究式教學並不適合所有的內容。[4]這種方式需要有足夠的課餘時間做準備,如果每部分內容都通過此種方式來進行,時間上必然不易保證,還會導致該門課程跟其他課程搶時間的情況。又由於該門課程一般在大一的第一學期開設,學生剛進入大學,很多方面還沒有適應,如果作業量過大,佔用了太多的課餘時間,學生的其他課程學習要受影響,同時也可能會對該門課程產生畏難情緒,這都是在實施探究式教學中需要注意的。

作者:姚麗娜 單位:浙江海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