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探究式教學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2.54W

一、創設情境,激發探究動機

物理探究式教學的論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感興趣的一切現象、事物、規律等,總是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設法激發學生探究的樂趣,引起探究的動機,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律在教學中充分利用身邊的物理現象、實驗等方法來刺激學生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求知慾,激發他們的探究興趣,培養起他們的創新意識。如在上“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時,筆者事先準備了一些常見樂器,讓學生觀察樂器發聲時出現的現象,親身體驗發聲的變化;在“凸透鏡成像”一節中,筆者要求每位學生帶一個凸透鏡,動手找出成像規律並自制望遠鏡;在“串聯電路”這節中,筆者要求學生用電池、導線等製作一個音樂門鈴,安裝在家裡。

教師還要充分利用學生對物理現象的好奇心、神祕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動機,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和實踐性。如在“沸騰”這一節課中做了一個溼的紙盒放在點燃的酒精燈上不會燃燒的實驗;在“大氣壓強”一節課中做了一個把硬紙片放在裝滿水的杯子的杯口上,用手按住倒置,紙片不下落的實驗,使學生感到好奇,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探究動機。

二、注重合作交流

在現代社會生活和科學工作中,個人之間和團體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幹出一番大事,要想有所發明創造,只有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教師在安排科學探究活動時,要注意培養學生這方面的良好素質。

在整個探究過程中,教師在引導學生獨立探究的基礎上,必須重視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和交流活動。由於經驗背景的差異,探究者對問題的理解常常各異,探究者共同研討、交流,彼此表達與相互傾聽,具有一系列價值:探究者通過“相互交流”,會明白對同一問題的不同解釋,有利於擺脫自我中心的思維傾向;在合作、相互表達與傾聽中,探究者的想法、思路會明晰化、外顯化,探究者可以更好地對自己的理解和思維過程進行審視和監控;在討論中,探究者之間相互質疑,其觀點的對立及相互指出對方的邏輯矛盾,可以更好地引發探究者的認知衝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認識;探究者之間交流、爭議、意見綜合等有助於激起彼此的靈感,促進彼此建構新的假設和更深層的理解;探究中的合作、分享與交流,可以使不同探究者貢獻各自的經驗和發揮各自的優勢,從而使探究者完成獨立難以完成的複雜任務。因此,教師要創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圍,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和交流活動,使學生髮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傾聽他人的探究經驗,並進行客觀的比較和鑑別,從不同的角度改進自己的學習經驗,提高認識,克服獨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侷限性,正確理解所獲得的知識。

三、重視引導探究方法

科學的方法是行動的.指南。教師不能僅僅停留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層次上,更應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引導學生了解物理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教師要以問題為紐帶,及時引導和指導學生把直觀現象加問號的問題轉化為要探究的科學問題;適時引導學生回憶與問題有關的現象,把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要探索的內容聯絡在一起,區分有關因素和無關因素,對問題提出初步的猜想與假設;通過討論,修改選擇設計出最佳實驗方法(對比、控制變數、實驗等方法);指導學生進行實驗(事先交代實驗的注意事項,指導學生根據實驗方案選取合適的器材,閱讀相關說明書,瞭解器材的效能和用法,按照實驗方案,正確使用器材進行實驗),並且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及時準確地收集實驗資料,而學生在探究實驗的過程中會得出各種現象及資料,再對資料進行分析、比較、概括後得出結論,並驗證自己的猜想和假設;指導學生反思自己的探究過程、思路、方法、步驟、結果處理等,檢查是否有錯誤和疏漏,從而對探究活動的可靠性進行評估。科學探究包括“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合作與交流”七個要素。探究的教與學是通過內容的操作來體現的,探究活動的組織形式是根據內容來確定的,根據不同的內容,採用不同的探究方式,探究過程可包含幾個或全部要素。例如:陳述性知識或操作技能的學習,可採用教師提供有關知識和背景材料或指導閱讀課文—操作或討論—得出結論—應用反思的探究方式。如學會使用天平這一節,指導學生看書、天平掛圖與天平實物,讓學生分組討論順序和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項,得出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最後進行作業。

教師應重視學生怎麼學,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鼓勵學生在原有的知識水平、能力水平的基礎上學習創新。教學設計要以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創新能力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為宗旨,以指導型探究為主要教學方法,以問題解決為主線,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注重生活實際,培養探究能力

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絡相當密切,在物理教學中,我們要學會將學生的探究視點從課堂引導到社會,開展廣泛的社會調查及其他學習活動,切實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例如:“生活中的聲音”、“比較材料的保溫效能”、“生活中的測量”、“電冰箱中的物態變化”、“生活中的光現象”、“自制指南針”等,都離我們的日常生活相當近。教學之餘,我們可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佈置學生利用生活經歷來探究新知識、實踐新知識。又例如:在講到“聲現象”時,筆者要求學生調查家鄉的噪聲現狀,鼓勵學生調查瞭解當地噪聲嚴重的企業,根據各種噪聲研究減弱和防治方法,給這些噪聲嚴重的單位提出整改建議;在學習了“光現象”後,筆者讓學生到校外廣泛瞭解光汙染及光汙染的治理,如:給學生提出探究式問題:“光汙染引起的交通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在交給學生探究式學習任務時,同時將探究評價量規發給學生,學生在進行探究活動時可以作為活動依據。筆者通過不斷嘗試,從學生學習的每一個方面展開探究活動,一方面使學生更好地領悟科學思想和精神,經歷發現科學的過程,另一方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其終身發展夯實了基礎。實驗結果表明,教師讓學生感知探究模式,激發探究慾望,內化探究方法和分析探究結果,可使學生自己學會如何去自主學習,去主動地獲取科學知識,從而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在學習中體驗科學探究的快樂,養成良好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創新能力。

總之,探究式教學就是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的探究方法,親身體驗物理,在體驗中感受物理,從而培養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物理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一定的學習能力。

論文關鍵詞:探究式教學科學探究培養學生探究方法國中物理自主學習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探究過程教師

《新課標》闡明瞭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所謂探究式教學,就是以探究為主的教學。具體來說是教師啟發誘導,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和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實際為參照物件,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個人、小組、集體等多種解難釋疑嘗試活動,將所學知識應用於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國中物理探究教學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