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中物理如何進行探究式教學

才智咖 人氣:2.03W
論國中物理如何進行探究式教學

【論文摘要】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國中可從重在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及學生對探究活動的體驗,啟發引導學生逐步學會科學探究,從實際出發把探究思想滲透於教學之中等方面進行探究式教學。?

  【論文關鍵詞】參與體驗;循序漸進;啟發引導;滲透思想;實際出發
  
  新課標不僅重視知識的學習,亦注重學習的過程,重視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國中物理如何進行探究式教學呢?

  1.重在學生的參與及體驗
   美國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動機,乃是對所學知識本身的興趣”;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對自己感興趣的一切現象、事物、生活等,總是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因此,在教學中,應設法激趣,以誘發學生的探究動機。那麼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就要把握物理和生活的關係,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要學生掌握好物理,必須注意生活→物理和物理→生活這一辯證關係。如在教學國中物理新教材第一章第一節《聲音的產生和》時,如果提前一天佈置學生在家尋找一些能夠發聲的簡單物體如木片、梳子、鈴鐺、紙哨、筆套、橡筋、紙盒等。在課堂上先讓學生盡情地擺弄,想怎樣玩就怎樣玩,走進“聲音的世界”,創設“生活走向物理”的情景。學生通過看、聽、摸,動手做各種發聲的實驗,再經學生討論,老師點撥,得出物理結論:聲音是因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然後注重引導學生“從物理走向生活”。如讓學生用手觸控自己講話時的喉嚨振動,觀察和解釋蟬鳴現象等,把學生得到的物理知識一般化。同時引導學生,讓學生了解物理就在身邊,物理知識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科學探究包含: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等要素。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既要注意到學生認識過程的特殊性,體現學生認識過程的特點,又要注意到學生認識過程與科學家認識過程的共性。學生學習中的探究活動和實際生活及科學研究中的探究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的結論是已知的,後者的結論是未知的。從事這兩種不同的探究時,心理活動不完全一樣,體驗也就有很大的差別。?
  因此,教學過程中的探究活動,不要求完美,重在學生的'參與,重在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及學生對探究活動的體驗,學生能夠得出大致正確的結論即可,至於結論的完整性、表達的嚴謹性、在其他場合的適用性等不要作過多的強調。?

  2.循序漸進學會科學探究
   實際的科學探究的要素較多,而在學生的科學探究中,其探究過程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在教學過程中,應把科學探究的方法,即程式性的知識,拿到前臺來進行教學,使學生了解探究的過程、知道探究的步驟和方法。並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先使學生了解探究活動的過程,然後進行不完全的探究活動,逐步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不要“一步到位”,應經歷由簡單到複雜,逐步深入的過程。?
   新課標八年級物理教程中,先安排探究聲音的產生和聲音的傳播,並以旁批的形式標示探究活動的幾個要素,使學生對探究過程獲得感性認識,然後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進行幾個要素的探究活動,最後再讓學生完整地探究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電流關係。就是按照循序漸的方式使學生學會科學探究。?

  3.以生為本啟發引導
  國中生對大千世界有很強的好奇心,對物理現象很感興趣,對實驗有著天然的興趣,具有強烈的探索慾望。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啟發引導他們進行探究活動。?
   中學生對事物的現象喜歡問個為什麼,學習過程中,可鼓勵他們多提出問題,並引導他們提出有意義的問題。針對這一年齡的學生喜歡幻想、有夢,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特點,引導他們進行大膽猜想,做出合理的假設。利用中學生喜歡交友,好勝心強的特點,引導他們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合作和交流。?
   下面是我在教探究決定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時,啟發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過程:?
  3.1 首先要學生觀察電阻定律演示器上的幾條電阻絲,提出:任意兩條電阻絲之間有何區別?學生很快得出結論:、長度、粗細(橫截面積)可能不同。?
  3.2 讓學生猜想影響導體的電阻有哪些因素,得出:影響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
  3.3 再提出:怎樣探究導體的電阻跟長度的關係?並對電阻與長度的關係做出猜想或假設。由於學生首次接觸控制變數法,就由教師對控制變數法做了講述(若學生探究能力較強,可由學生完成)。至此,學生討論後得出結論:探究導體的電阻與長度的關係,應選材料、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的兩根電阻絲,並選出了實驗需要的電阻絲。後面的一系列探究活動,學生也很快完成,得出了結論,達到了探究式教學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