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探究式教學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1.05W

第一篇

國小數學探究式教學研究論文

1.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如何進行探究式教學

其一,教師要積極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如何激發?思維活動的起源於問題。故而為了達到探究的目的,首先的問題就是要設計好問題。這些問題的提出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關鍵是這些問題深度適當,問題具有探究性。當然,為了達到問題的提出這一目的,教師可以採用情境教學法,充分地將問題藏於情境之中,其目的在於讓學生進入情境,讓他們在情境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比如在學習同分母加法的時候,就可以設計一組同分母的分數相加的式子“3/4+1/4”,就可以叫學生自己畫出兩個分數的圖形。然後問,取的塊數一共是多少份,也就是多少份?學生在情境中,經過自己的思考,最後總結出了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法則。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其二,學生在獨立思考的時候,他們對於問題的思考,其深度不夠,常常很膚淺,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學生缺乏思考的方法。故而,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在思考方法上給予有效的指導。

2.在國小數學教學中,充分激發他們探究的積極性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激發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如何激發呢?由於國小生他們的年齡比較小,又非常的活潑好動,且具有極強的表現慾望。教師完全可以充分地運用這一特點,對學生他們的積極性給予激發。其方式就是對學生充分的鼓勵和肯定。比如在學習“可能性”的時候:“不同兩件上衣和不同三件下衣,有幾種不同搭配的穿法?”教師可以有意出錯,讓學生對老師錯誤的地方給予糾正。這時學生的學習激情被點燃,都積極地進入到情境學習之中。

3.教師給予及時引導,提高探究效果

現代教學理念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國小數學教學課堂教學中,應該充分地發揮出學生學習主體的積極性。但是,畢竟國小生的學習能力不夠,學習方向性不是很強烈。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學習的引導。就此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一是要積極地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探究計劃,充分地做好學生的組織安排。同時對於不同的學習內容,選取不同的探究方式,比如猜想———驗證操作———發現、猜想—驗證、觀察———歸納、操作———發現、類比———聯想。比如,在學習“長方形的周長”的時候,學生對於線段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教師就可以問“:長方形,由哪四條線段圍成?這四條線段如果取一個名字,叫著長方形的什麼?”學生經過對長方形四條邊的理解和掌握,讓學生進一步探究思考:長方形的四條線段連線方式有什麼特點?就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地帶著問題進行學習探究活動,一方面是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是鍛鍊學生的探究的能力。

4.教師要積極充分挖掘探究的資源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挖掘探究的'教學資源。當然,在教學中,挖掘探究教學的資源也是不易的。教師可以從兩方面對教學資源給予挖掘。其一,對教材進行挖掘。教師要創造性地對教材進行挖掘,進而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探究活動。比如在學習“時間”教學內容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將家裡的鍾拿到課堂來,讓學生跟著教師一起學習鐘的有關知識。比如“從8:20到9:30,其間經歷了多長的時間?”首先讓學生用手撥中上面的時針,看看從從8:20到9:30,經過了多少的時間,然後討論如何用式子表示出來。這樣,能夠很好地激發出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探索問題以及分析問題的能力。其二,對教材以外的生活資源給予挖掘。因為生活是數學的大課堂。我們對數學的學習,其中的目的就是要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即將數學知識運用於生活。在這大課堂裡,教師應該積極地引導學生,將在課堂中所學的東西,充分地運用於生活。比如在學習了“圓的周長”之後,就可以組織學生對學校的圓形花壇進行測量,一種是直接測量周長,另一種就是測量花壇的直徑,通過直徑算出花壇的周長。在這一系列的探究過程中,既有趣,同時又讓學生充分地學會了動手和動腦,對書本知識加深了認識。而且通過這一系列的解決實際問題的體驗,可讓學生將書本知識內充分地化為他們的能力,即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加強,也充分地將在課本中學習到的知識拓展和深化到生活中去了。

5.結語

綜上所述,在國小課堂教學中,採用探究式教學,為了增強其教學的有效性,應該從充分激發他們探究的積極性,教師給予及時引導,提高探究效果,教師要積極充分挖掘探究的資源這幾方面給予用力,進而達到提高探究式教學的有效性的目的。

作者:韓建榮 工作單位:河北省故城縣故城鎮小屯國小

第二篇

一、互動工具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作用與原則

1.互動工具對國小教學的作用

自新課改實施以來,國小數學教學更注重教學成果向過程的轉變,從而向學生揭示知識演變的過程。從目前的國小教學來看,對互動工具已經產生強烈的依賴性,同時這種教學形式也被應用到國小數學教學中,通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自主探究與學習。互動式學習工具,不僅能讓學生感受知識,更能主動參與到各種教學活動中。國小教學從教學目標、內容、方式進行的改變,它的最終目標是改變教學現狀。從目前的教學模式來看,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學生始終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中,不僅忽視了對相關問題的探討,同時也影響了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因此,在現代國小數學教學中,為了進行創新性教學工作,必須將互動工具應用到相關活動中去;通過創設對應的教學情境以及合理引導,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進而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探究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2.利用互動工具的原則

為了保障教學效率與成果,在國小數學教學中應用互動工具,必須遵循相應的原則:(1)目標性原則。在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時,必須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從而不斷增強學生自我構建能力與創新能力。(2)有效性原則。在國小數學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習興趣,更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讓學生通過探究、思考,逐步解決問題。(3)過程性原則。主要是根據學生心理與年齡特徵,給學生留有足夠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自主思考。(4)主體性原則。就是讓學生成為整個課堂的主體部分,通過老師的引導,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各個學習活動中,進行問題分析。

二、互動工具在國小數學探究性學習中的應用

1.構建問題情境,提高學習興趣

在探究性國小數學學習中,學習興趣對教學效率具有直接影響。因此,在教學問題設定中,應該根據學生心理、年齡特點,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將問題設定在話題中,從而提高學習熱情,讓其注重參與問題思考。在教學中,為了激發學生思維,可以通過和諧、生動的教學情境,增加問題趣味。例如,在講解“同樣多”這個問題時,老師可以利用互動工具這樣設定問題情境:小明與小芳一起玩遊戲,小明左手有7塊糖,右手有3塊糖,問小芳怎樣讓小明兩個手上的糖一樣多,小芳不知道怎樣回答,問怎樣幫助小芳,讓兩手有同樣多的糖?對於這種問題情境,不僅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問題的解決中。

2.優化數學結構,提高數學思維

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必須讓學生養成主動體驗、探究、思考的習慣,由於整個教學過程中,數學具有極強的實踐性,所以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根據時代和教學要求不斷更新教學方法,進而優化教學結構。例如,在進行“加法知識”學習中,可以根據互動工具,畫出幾個一樣的圓形與三角形,再讓學生計算圓形與三角形個數,並且列出算式;再讓學生觀察圖形特徵,鞏固知識理解。通過這種思考方式,不僅能保障教學質量,還能讓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積極探究與學習的狀態。

作者:任海舉 工作單位:吉林省梨樹縣郭家店鎮鎮郊中心國小校

三篇

一、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探究

情境的創設,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且形象的環境.進行情境創設,是在國小數學中開展探究型學習模式應用的重要一步.教師可以將數學學習問題融入到情境創設之中,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問題的生活化程度.利用一個具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創設一個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學習情境,可以使學生自然而然地就這一問題進行獨立思考.以探究性問題為基礎的數學學習情境對於學生探究性學習的引入十分有利.在實踐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對國小數學課本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瞭解教學目標,在進行問題情境創設之時,要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歷與理解水平,使數學學習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得以聯絡.比如在進行“減法”教學之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日常購物的情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教室當作是一個商場,教師扮演營業員,專賣水果,而學生則是顧客,每一名學生手中有10元錢,教師那裡有蘋果,2元一個;香蕉,1元一根;橙子,3元一個.教師可以對不同的學生設定不同的問題,比如要求基礎層的學生從教師這裡買一樣東西,算出自己應剩多少錢.要求中等層的學生從教師這裡買兩樣東西,算出自己應剩多少錢.這樣,教師利用一個與學生生活極為貼近的情境,使學生探究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問題.學生會在問題與情境的引導之下,對減法有更為深入的理解,對數學知識的運用方法理解更加清晰.以數學內容為基礎,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對於學生的探究能力培養極為重要.

二、師生和諧,引導學生探究

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對於課堂教學的氣氛有著重要影響.對於國小數學課堂教學來講也是一樣,只有課堂氛圍輕鬆了,學生才可以進行思考與探究,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活動當中來.探究,是學生髮揮自己的主動思維的重要形式,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型學習,就要給學生髮揮自己思維能力的機會.在國小數學教學中進行探究型學習模式的應用,教師要改變自己傳統與老舊的教學思想,將課堂交給學生,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教師要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法,給學生機會進行思考與自我觀點的表達,使學生不僅是課堂的參與者,也是課堂的組織者.比如在進行乘法口訣的講解之時,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乘法口訣,並可以運用其指導學習實踐活動.教師不得將自己的學習方法強加給學生,而是要更多地徵求學生的意見,選擇學生願意接受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比如學生喜愛大聲朗讀,那教師就組織學生進行朗讀記憶.如果學生喜歡在紙上重複寫,那教師就引導學生重複寫乘法口訣.當學生的學習意見被教師採納之時,學生會認識到其在課堂學習中的重要性.在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之下,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自由,對於探究型學習模式會充滿熱情與期待.

三、教學創新,引導學生探究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科學技術成果已經對教學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型學習之時,教師同樣可以利用資訊科技,來促進探究型國小數學課堂的形成.對資訊科技進行合理的利用,可以使國小數學課堂的教學內容條理性更強,生動度更高,開發學生的智力與思維.許多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將所有的教學內容羅列於課件之上,這樣的做法是過於極端的.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引導學生探究的角度出發,對多媒體使用的頻率與比例進行控制,將與多媒體使用有一定關係的內容置於課件之中.比如在進行“平移與旋轉”的講解之時,教師可以利用口述的方法對圖形的平移概念與旋轉概念進行講解.但是,在涉及圖形平移與旋轉的例項之時,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進行動畫的播放,使學生更加清晰地瞭解到圖形平移與旋轉的過程.在這之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製作一個他們自己喜歡的圖形,將圖形按規定進行平移與旋轉,看其自己的平移與旋轉過程是否與幻燈片中的過程一致.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培養,注意力得到集中,學生會利用自己的思維習慣對圖形平移與旋轉的概念進行理解,探究個性化的方法進行應用.教學創新,對於探究型學習模式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於學生探究能力的開發十分有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國小生的探究能力對於學生的學習活動有著整體的促進作用.利用國小數學這樣一個理性化的科目加強探究型學習模式的應用,可以使學生的探究意識在潛移轉化中得到培養與發展.筆者從三個維度對探究型學習模式在國小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進行強調,希望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得到教師的重視.更希望當代國小數學教學同仁將探究型學習模式恰當地進行實踐運用,促進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與國小生探究能力的形成與發展.

作者:楊卓 工作單位:遼寧省阜新市海州區濱河路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