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式學習在國小數學教學應用的探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1.33W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國小數學的教學環節也在逐步完善。新課標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強調過程體驗,提倡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結經驗教訓,儘可能為學生提供親身感受、體驗的學習機會。將體驗式的學習方法貫穿到國小數學教學中,一方面能夠讓學生積累數學學習經驗,學習相關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能夠為培養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奠定了基礎。

體驗式學習在國小數學教學應用的探究論文

一、國小數學體驗式學習的特點

(一)親身感受性強

體驗式的學習要求學習的主體真實的,親自的參與數學學習活動,以得到感同身受的學習效果,可以說親身感受性是體驗式學習的主要特徵之一。體驗式的學習環節是直接的,不摻雜任何的中間物質,而體驗所獲得的感受具有自我性,他人是無法替代的。體驗式的學習注重學生主體性的發揮,要求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參與的過程中,領悟數學知識。

(二)體驗過程的個體

體驗式的學習過程帶有很強的個體性,可以說,體驗的過程也是體現學生個性特點的過程。實踐證明,無論是動作行為的體驗,還是行為結果的體驗都具有很強的個體性,每個個體所獲得的體驗也是不同的。每個學生所獲取的知識結構以及感受經驗都是與眾不同的,因此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對於學生形成獨特的感受經驗具有促進作用。

(三)體驗過程具有調適性

由於體驗的過程具有親身感受性的特點,因此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會進行自我調適,通過自我體驗、感知,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同時需要我們注意的一點是體驗式的學習也是學生自我知識經驗不斷擴充的過程,因為學生會持續的總結學習過程中的經驗,為之後形成更好的學習習慣奠定基礎。學生在體驗式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對自身的認知活動實行自我監控,當出現認知衝突後學生會有意識的進行相應的調適。

二、國小數學教學中應用體驗式學習的具體策略

(一)創設自主探究的教學情境

國小生往往會一切事物充滿好奇心,總喜歡問各種各樣的問題,在他們的潛意識中,他們渴望發現新事物,研究新事物。國小數學老師應抓住國小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培養學生勤於動腦、善於思考、主動探究、主動發現問題以及提問問題的能力,儘可能的讓學生在鍛鍊與展現這些能力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與相關的數學原理。例如數學老師在教學生學習小時、分鐘以及秒之間的`換算知識時,可以要求學生自帶一個小鐘表,提升學生主動探究的慾望,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學生們往往會對這節課充滿好奇心,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將會得到提升。在學習《圖形的認知》這一節內容時,數學老師應帶領學生動手製作圖形,像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圓等等,在親自動手製作的過程中,學生會對這些圖形的特徵有了基本的瞭解,在解決圖形類的數學問題時,學生往往會使用主動探究的成果解決圖形類的問題。

(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親身體驗

長期的教學實踐表明,在國小數學教學總問題情境的設定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對於數學學科而言,問題是數學學科中的核心內容,是數學的心臟,同時也是學生思維發展方向的動力。問題情境的設定從一定程度上能夠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數學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有針對性的向學生提出具有挑戰性以及創造性的問題,進而讓廣大的學生在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到數學知識。與此同時,需要我們明確的一點是數學問題的設定還應具備一點的愉悅性,也就是應創設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面對問題時,會主動的去探究,而不是由於問題的枯燥或複雜而產生退怯心理。

(三)在數學教學環節中開展操作活動

數學教學過程是動態的過程,是師生之間心靈感受的過程,事實表明離開操作活動的體驗是蒼白無力。相關的教育學者指出,高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僅僅依靠簡單的記憶與模仿,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主動探索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是提升學生數學成績的重要手段。通過動手操作,一方面能讓學生得到大量的感性知識,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另一方面通過親自參與的實踐活動,學生的感受性比較強,對數學知識的記憶也比較深,在之後的練習過程中不容易忘。例如在學習《有餘數的除法》這一內容時,數學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些操作活動,在每個國小生的桌子上放20個小圓片,不同的桌子上要求國小生分成不同的份,有的是3個一份,有的是5個一份,有的是7個一份,要求學生說出分的結果。通過實際的操作活動,學生會對《有餘數的除法》這一數學內容有了更深的瞭解,學習起來也會輕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