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探究性學習在國小數學中的應用論文

才智咖 人氣:1.08W

摘要:

淺談探究性學習在國小數學中的應用論文

自主探究、小組互動學習是以小組為基本單位,教師以調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師生的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引發學生探究學習的慾望,以學習小組成績為主要評價標準,完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國小生正處於發育成長階段,各種思維能力日趨成熟,有強烈的求知慾,敢於提出問題、大膽猜想、標新立異。自主探究、小組互動學習較好地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學習理念。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用較為科學的方式獲取知識,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使每名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

關鍵詞:

自主探究;小組互動;合作交流

一、小組合作是自主探究學習的基本要素之一

小組合作研究與實踐在其準備階段特別要注意:一是均衡分組。努力營造小組間競爭的氛圍,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的合作伙伴。小組活動以辯論會形式為主,對其各項成績進行比較,以調動各小組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合作競爭的意識。二是重視小組建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種建構的過程,教師要在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基礎上,根據他們好動、好奇、好學、好問的探究心理,及時把新問題呈現出來,使學生把對新知識的學習、探究當作一種自我需要。三是傳授必要的合作技巧。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集體合作的潛在力量,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覺、主動地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以及與他人合作的基本技巧,把學生從抽象、被動的數學課堂中解放出來。同時還要讓他們體驗到合作技巧的重要性,把合作技巧內化成一種能力。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慾望

創設問題情境是討論最關鍵的因素,是實施合作學習、自主探究、小組互動的前提條件。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應在學生原有認知和本節學習內容結構之間建立一種不協調、不平衡,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引導他們學會思考。設計的問題要根據教學大綱,緊密結合教材及學生的特點,要難易適中,由簡單到複雜、由抽象到具體。設計問題要讓學生積極參與,由師生共同完成,至少由師生共同設計一部分且力爭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讓探究學習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會學習、發展自我的過程,激發他們探究好學的慾望。例如,在講授“小數的性質”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在黑板上板書5、50、500後,引導學生認真思考“誰能加上適當的數學單位,並且用等號把這三個數量連線起來?”學生感到非常新奇,500總比50、5大,怎能用“=”連起來呢?仔細思考、討論和交流後,有的學生說:“我想把它們分別加上元、角、分,也就是5元=50角=500分”。有的學生說:“我覺得也可以分別加上米、分米、釐米,也就是5米=50分米=500釐米”。這時,學生的思維被充分調動起來了,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教師接著問:“誰能用同一個數學單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來?”學生一聽,思維更加活躍,紛紛舉手,爭先恐後地說:“5元=5.0元=5.00元,5米=5.0米=5.00米……”教師這時指著板書說:“像5、5.0、5.00這樣的.數的大小是否相等呢?”“如果相等,為什麼相等呢?”這樣創設問題情境,能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不僅對新知產生了比較濃厚的興趣,還打開了學生思維的閘門,激發起對新知的探究慾望。

三、給足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

學生獨立探究是指根據問題設計的內容和範圍,由個人進行學習與探究,對本節課的知識有初步瞭解,獲得親身的學習體驗。在這一環節,教師要在黑板板書學習目標、重點和難點等。在數學教學中難免會產生諸多疑難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去探究,把產生的疑問作為探究的物件。學生通過查詢相關的資料、與他人交流、開展動手實踐等形式,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讓他們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領悟學習方法的有效性。教師還要讓學生在自我表現過程中去感悟並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例如,在講授“圖形的拼組”時,先讓每名學生挑選自己喜愛的學具擺一擺、拼一拼,在每名學生不同擺拼的基礎上,小組同學再交流擺拼的方法和技巧,發揮學習小組的優勢。整體拼擺活動伴隨著說(用了多少種學具)、比(哪一組合作好,比哪個組拼的圖形多、拼的圖形美)、幫(組內相互協作、相互激勵、相互幫助)等環節,學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體驗自主探究學習的整個過程,收穫自主學習的成果和樂趣。

四、參與合作交流,提高學生探究效率

合作交流是在每一名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與小組成員交流內心想法,達成共識,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參與討論,大膽猜想,吐露內心想法,在學生之間形成資源互補的優勢,共同提高,達到解決問題的最終目標。例如,在講授“圓的周長”時,為了探究圓的周長到底與什麼有關係?有什麼樣的關係?可以預設教學過程(課前讓4個學習小組準備好直徑分別是1cm、2cm、4cm、6cm的圓形紙片:首先,小組成員相互合作,測一測圓的周長是多少cm?其次,課前設計好表格,同桌合作測一測每個圓的直徑,邊測量邊在表格裡填好相應資料。再次,讓學生獨立觀察表格並認真思考,然後小組或前後桌之間研究、討論,每一個圓的周長與什麼有關係呢?有什麼樣的關係?再試著用計算器計算一下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各是多少?最後,全體同學再算一算直徑是5cm的圓,周長是多少cm?像這樣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合作探究學習,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互動,促進了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使學生從不會到會,從被動到主動,從不懂到懂。他們的思維得到相互啟發和訓練,養成敢於否定、敢於爭議、善於質疑、樂於探究的積極態度。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提高自己勇於探索,勇於創新的實踐能力,提高了自主探究的學習樂趣。

五、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拓展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渠道

古希臘生物學家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點燃的火把。”課堂教學要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智慧感悟,使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鞏固和深化所學知識,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已悄然進入學校課堂,對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式帶來挑戰和衝擊,在教學中注意合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顯得尤為重要。應用現代技術會讓學習變得更加輕鬆、有趣,使學生變得樂學、會學。要利用網路資訊資源,積極引導學生藉助科技媒體自主探究學習,提高學習興趣,充分利用計算機網路異地交流和資源共享的功能,突破狹小的生活和思維空間,提高學生自主探索能力,獲得不同的思維方式,擴充套件視野,拓寬思維,讓現代科學技術手段成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主要途徑和手段。

六、梳理彙總資訊,提升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通過對問題的討論和研究,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了進一步的瞭解。由於問題設計反映的知識點比較零散,缺乏系統性,不便於記憶,僅靠學生的總結和集體交流也是很不完整的。因此,教師有必要結合問題設計對本節課的知識點、重點以及容易被混淆的學習內容進行梳理,各小組也要推選代表梳理本組彙總的資訊,介紹學習結果與研討方法。通過師生總結,學生對問題的設計有了整體性的認識,使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全面掌握了本節知識、正確理解其價值。教師不要總用同一種教學方法或形式,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本節內容,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般地說,梳理彙總資訊可以由學生自己獨立進行,也可以由小組討論交流完成,還可以在教師的引導和提示下完成。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用多種方法。如:多種形式的板書、對比列表,這都可以讓學生在頭腦裡對知識留下深深的記憶,有利於對知識的梳理和彙總。教師還要教給學生反思的步驟與方法,梳理、引導他們總結所掌握的知識點與其他知識的內在聯絡,使本節課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在頭腦中形成完整的知識鏈,切實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七、激勵評價,提高學生探究知識的積極性

課堂上教師採用積極的評價,不但能增強和調動學生參與學習交流的飽滿情緒,更能使其不斷品嚐到成功的喜悅。因此,合理運用學生之間的自評與互評,對保護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習的內在動力會有非常好的效果。評價大致可以分為:個人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三種。個人評價利於培養個體創新精神,小組集體評價利於培養集體合作精神,教師評價不但對學生的進步具有激勵作用,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上進心,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更能滿足其精神需求,增加榮譽感、自豪感,促使學生髮揚優點,克服不足。行為表現、參與度、積極性這些都可以作為小組合作的評價內容,在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態度、情感、能力的變化等等,也可以納入小組合作的內容進行評價。積極的評價有利於激勵學生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鼓掌祝賀、口頭表揚、手勢稱讚、小組榮獲集體榮譽稱號等。通過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使學生知道什麼行為是能得到認可和欣賞的,激發學生儘可能地展示自己的內在潛能,開發他們的思維和想象,推動他們樂意為共同的學習目標而發奮努力,培養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合作意識,提高探究的積極性。自主探究學習不僅是一種教學方式,也是一種學習形式,可以給學生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其價值不在於學生獲得多大的創新成果,而是在於學生獲得獨立思考、主動參與、自主探索的態度傾向和意味,它符合課改發展的必然趨勢,促進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使新課程改革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