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淺談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才智咖 人氣:1.05W

 一、利用化學史進行優良品質的教育

關於淺談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

聰明在於積累,天才出自勤奮,[中學化學]淺談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英國化學家原子論的創史人道爾頓,以“午夜方眠,黎明即起”作為治學的座右銘,自學成才。瑞典化學家舍勒原來是一個藥店的學徒工,由於他頑強的學習精神,刻苦鑽研,結果發現了許多氣體併合成了許多有機物。求真理,頑強不屈。如氟單質的製取,從1813年英國化學家戴維開始對氟進行研究到1886年由法國科學家莫瓦桑製得單質氟,其間有不少科學家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很多人中毒,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然而科學家們還是前仆後繼,毫不退縮。

嚴肅認真,敢於創新。法國化學家拉瓦錫把天平作為研究化學的工具,全面研究了燃燒現象,徹底推翻了統治化學長達百年之久的“燃素說”。而英國化學家瑞利和拉姆基在測量氣體的密度時,發現由亞硝酸銨製得的氮氣和由空氣分離所得的氮氣密度不同,但是僅幾毫克的差別。別人是容易忽略的,而他們卻認真地分析研究,進一步地分離測量,最後發現了稀有氣體。

 二、通過中外科學家的感人事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從小熱愛祖國,學習勤奮。留美8年獲博士學位後,放棄國外的優越條件,以赤誠的愛國之心回到祖國,建起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永利鹼廠,化學論文《[中學化學]淺談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七·七”事變,天津淪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合作時,侯德榜態度堅決,斷然拒絕,後率眾入川,籌建了川廠。在他的努力下,經過多次的摸索和試驗,終於發明了“侯氏制鹼法”,名震中外,為中華民族爭得了榮譽。

丹麥著名物理學家玻爾在二戰時期被迫離開被德國佔領的祖國。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國的決心,把諾貝爾金質獎章溶於王水隱藏起來。後來納粹分子竄進玻爾的住宅,而那瓶溶有獎章的王水溶液就在他們的眼皮底下。戰爭結束後,玻爾又從溶液中還原提取出金,並重新鑄成諾貝爾獎章。重新鑄成的獎章顯得更加燦爛奪目,因為它凝聚著玻爾對祖國的無限熱愛。

一生榮獲兩次諾貝爾獎的居里夫人,把自己的艱辛努力發現的元素命名為“釙”,以紀念她的祖國波蘭。

科學家的這些熱愛祖國的動人事蹟,可以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優良品質。

三、通過環境保護教學,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在全球,臭氧層遭受破壞,溫室效應使地球溫度升高,冰川融化使得海面上漲,這一切已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在國外,如英國的煙霧事件,美國的光化學煙霧事件,日本的哮喘並水俁病等,都是由於工業“三廢”沒有有效處理造成的。在我國,每年廢水、廢氣、廢渣的排放量也相當大,而且有增無減。大部分城市出現酸雨,由環境汙染引起的事故每年多達數千次。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應當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把環保意識滲透到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