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德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滲透

才智咖 人氣:1.73W

根據中學化學新課標要求,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化學教師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無旁貸的責任,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德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滲透方法探究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淺談德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滲透

摘 要 中學化學課程標準指出“在新時代背景下構建高中化學課程體系,充分體現化學課程的人文內涵,發揮化學課程對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積極作用”、“結合人類探索物質及其變化的歷史與化學科學發展的趨勢,引導學生進一步學習化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形成科學的世界觀”。本文作者從中學化學教學中的德育意義出發,從五個方面提出了進行德育的策略。

關鍵詞 中學化學教學;德育功能;策略

中學化學新課標指出:寓思想政治教育於化學教學之中,以達到中學化學教學的目的。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是化學教師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無旁貸的責任。

一、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意義

學生的德育是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道德是樹人的根本”。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必須把育人看作是頭等重要的事情。因為一個人學業上的缺陷並不一定會影響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卻可能貽害他一輩子”。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強調化學科學的育人功能,糾正化學教學中的唯科學化傾向,就是要求化學教學要關注學生的人性發展,強調人與自然、社會協調發展的現代意識。讓學生將學習化學知識與認識社會、解決與社會相關的化學實際問題相結合起來,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利用結合點,發揮化學教學德育功能

1.充分挖掘化學史中科學家人格魅力的榜樣示範作用,塑造學生的高尚人格

一部化學科學的發展史,也是人類的奮鬥史。挖掘存在於化學知識背後的一些活生生的事例,用科學家在創造偉大業績時所表現出的偉大人格魅力去影響教育學生,對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觀,會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例如我在講到元素氟時,向學生介紹:由於氟單質的活潑性和毒性極大,因而長期未能分離出來,為了研製它,英國化學家戴維曾受氟的毒害病倒好幾個月,喬治和托馬斯也為研製氟而嚴重中毒,魯耶特和尼克雪為研製氟不幸殉難。在這種情況下,法國化學家莫瓦桑不畏艱險,不怕犧牲,仍堅持不懈,終於在1886年獲得成功。讓學生走進化學家豐富而多彩的精神世界,與大師們交流對話,沐浴人性光輝,逐步使學生在挫折前表現出一種頑強的`鬥志,從而在學習中自覺地去砥礪自己的意志。

2.通過中外科學家的感人事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中國化工之父侯德榜博士,從小熱愛祖國,學習勤奮。留美8年獲博士學位後,放棄國外的優越條件,以赤誠的愛國之心回到祖國,建起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永利鹼廠。“七・七”事變,天津淪陷,日本鬼子威逼永利合作時,侯德榜態度堅決,斷然拒絕,後率眾入川,籌建了川廠。在他的努力下,經過多次的摸索和試驗,終於發明了“侯氏制鹼法”,名震中外,為中華民族爭得了榮譽。

丹麥著名物理學家玻爾在二戰時期被迫離開被德國佔領的祖國。為了表示他一定要返回祖國的決心,把諾貝爾金質獎章溶於王水隱藏起來。後來納粹分子竄進玻爾的住宅,而那瓶溶有獎章的王水溶液就在他們的眼皮底下。戰爭結束後,玻爾又從溶液中還原提取出金,並重新鑄成諾貝爾獎章。重新鑄成的獎章顯得更加燦爛奪目,因為它凝聚著玻爾對祖國的無限熱愛。科學家的這些熱愛祖國的動人事蹟,可以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熱愛祖國的優良品質。

3.利用教材通過環境保護教學,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及社會責任感

教材中,包含許多與環境保護有關的內容,例如:在講“硫和氮的氧化物”一節時,組織學生相互討論工業生產對環境造成的汙染的嚴重性。穿插汽車尾氣的排放、氮氧化物造成的光化學煙霧,如英國的煙霧事件,美國的光化學煙霧事件。進而有的放矢地講述了世界環境汙染最著名的“八大公害”和“十大事件”,讓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防止汙染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讓學生明確化學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明確發展經濟不能走先汙染再治理的老路,要提倡綠色化學,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生產對環境的汙染,從而樹立學生的綠色化學思想。

4.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

化學教學中可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適時進行辯證法思維的訓練,培養他們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事物的運動是充滿矛盾的運動,這是辯證法的核心。如:在“氧化――還原反應”一節的教學中指出,氧化與還原是兩個對立的概念,他們存在於同一反應中,相互依存,既對立又統一。這樣教學不僅使學生更深刻理解氧化――還原反應這對概念,而且進行了辯證唯物主義教學。

5.用科學家的故事進行科技倫理道德教育

道德倫理能淨化心靈。在高中化學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內容並不佔明顯的地位,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於對知識的分析中。在學習有機化學時,學生曾遇到一道以二十世紀最偉大的發明:阿斯匹林為題材的練習。我不失時機地引用了發現阿斯匹林的故事進行倫理道德教育。故事雖短,但教育效果不言而喻。這樣的例子在化學中還很多,只要教師充分挖掘新課程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總之,根據化學學科特點,教師充分利用化學知識的結合點,發揮對學生德育功能,但注意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注重滲透的反覆性。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