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習能力培養論文

才智咖 人氣:2.73W

一、系統閱讀課本 , 提升讀書能力

地理學習能力培養論文

地理教材是地理知識的載體 , 是學生課堂學習的出發點和歸宿 , 只有深入理解教材內容 , 才能談到能力提升。針對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 , 在引導學生讀書時 , 不能停留在對教材的一般理解上 , 而要啟發學生多思考、多提問 , 要讀出問題、讀出深度。

根據地理學科知識特點 , 同學們在教師指導下 , 要學會讀書的基本方法 , 從而提高其自學讀書能力。

首先 , 要明確讀書“三要素”, 即有什麼? 在什麼地方? 為什麼?

(1) 有什麼?就是學習什麼內容。是地形、氣候、河流等自然地理內容? 還是居民、經濟等人文地理內容 ? 還是一個地區或國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綜合特徵?

(2) 在什麼地方 ? 要充分利用地球儀和地圖 , 知道所學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和空間聯絡。

(3) 為什麼 ? 就是要了解所學地理事物產生的原因。為什麼一個地區同另一個地區有差別? 為什麼有的地區又很相似 ? 對所學內容多動腦筋 ,多問幾個“為什麼”。

其次 , 要落實讀書“三原則”, 即一般描述性內容快速讀 , 重點內容反復讀 , 疑難內容仔細讀。

(1) 一般描述性內容 , 所包含的'知識 , 要求掌握的較少 , 閱讀時可以象看小說那樣快速讀。

(2) 對重點內容可以在書上打上記號 , 點出重點句子 , 圈出關鍵詞語 ,劃出知識要點 , 反覆閱讀理解。總之 ,要善於歸納總結 , 抓中心詞或概括句。現行地理教材很多地方在編寫上都有這樣的特點 , 要求分析歸納 , 抓住要點 , 尤其是眾多的小標題本身就是對有關段落所講內容的概括 , 所以對書上的小標題要反覆閱讀理解。

(3) 遇到難點內容時要仔細讀、慢慢讀 , 看它屬於哪一類難點 , 為什麼難 , 然後採用不同方法去突破它、分解它。有的不能理解的難點 , 要作上符號或標記 , 上課時認真聽講 , 力求當堂理解。

第三 , 要做到圖文結合 , 即一邊讀書讀圖 , 一邊圈點繪圖。讀書讀圖與圈點繪圖 , 是指學生在閱讀教材時 , 把課文的閱讀與地圖的閱讀結合起來 , 對教材的重點、難點作上記號和批註 , 並把文字表述的地理事像落實到地圖上 , 或者把一些地理原理和規律自己設計 , 繪成示意圖,實現圖文結合和圖文轉化,通過地圖來獲得地理知識。如在地圖上分析問題,憑藉地圖記憶知識 , 從地圖中找出規律得出結論 , 用地圖進行歸納、概括、濃縮等。

二、形成良好讀圖、用圖習慣

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 , 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地圖和地理學的關係十分密切,它們之間是“骨”和“肉”的關係 , 地圖猶如“骨架”, 同學們只有把地理知識附著在這副骨架上 , 才容易記住 , 並引起一系列聯想 , 從而獲取豐富的地理知識。

學習地理必須按照左圖右書,圖文對照的原則 , 將書上的文字內容 , 一一落實到地圖上。不要去死記硬背文字說明 , 而要經常讀圖、用圖, 增強空間概念的自我訓練 , 將一幅幅形象、具體的影象印在腦子裡。這樣既克服了死記硬背 , 提高了記憶效率 , 又使枯燥的地理事物學起來不感到乏味 , 可大大減輕同學們的課業負擔。

讀圖、用圖能力的養成是逐步實現的過程 , 不能依靠瞬間的地圖演示來實現 , 要靠反覆地讀圖、用圖 , 要通過量的積累來達到質的飛躍。但量的積累並非單一的重複 , 那樣會產生厭倦感 , 反而會起到消極的阻礙作用。當然作為教師要善於利用地圖說明

和解釋各種地理現象。這種習慣將直接影響學生 , 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種思維定勢 : 地理離不開地圖。教師在引入新課或新的知識點時應頻繁地使用掛圖 , 每一節課的講述都落實到地圖上 , 通過地圖來獲得地理知識。如在地圖上分析問題 , 憑藉地圖記憶知識 , 從地圖中找出規律得出結論 ,用地圖進行歸納、概括。這樣 , 既強化了學生的地圖意識 , 又在潛移默化中教會了學生讀圖、用圖。

其次 , 教師要注意對同類知識點從不同角度進行地圖刺激 , 並加以概括和歸納。如在強化學生對中國政區進行識記時 , 讓同學們從地圖中查詢相關資訊 , 利用不同的參照物來記憶行政區。可提出以下問題讓其思考 :黃河流經的省市有哪些? 長江流經哪些省市? 臨海的省市有哪些? 有陸上疆界的省市是哪些? 有兩個簡稱的省市是哪些 ? 被稱為自治區的省是哪些 ? 通過對地圖的反覆運用 , 可在同學們頭腦裡積累豐富的地圖感性材料 , 多方位、多角度的訓練刺激將更有助於讀圖用圖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