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物課堂如何融入生物核心素養論文

才智咖 人氣:3.91K

摘要:學科核心素養可以滲透到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如何體現並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是教師現階段應當思考的問題。結合國中課堂教學的實際,從核心素養的視角來剖析、探討如何在國中生物課堂中融入生物學科核心素養。

國中生物課堂如何融入生物核心素養論文

關鍵詞:國中;生物課堂;核心素養

“血液迴圈途徑”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4章第3節的內容,該內容與人的生命緊密相關。國中生好奇心和創造力很強,願意去了解生命的相關知識,這些都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好突破口。課程標準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一節好的課堂教學,應在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的培養,彰顯生物學科的育人價值。

一、教學過程

(一)課堂匯入

找到心臟所在的位置,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心跳。師問:“你的心在跳動嗎?”學生回答:“在。”只要心臟在跳動,生命就在繼續。這節課,我們就學習“輸送血液的泵———心臟”第2課時。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心臟的跳動,體驗生命的美好。

(二)複習舊知

1.心臟的主要結構2.血管的型別以心臟為中心,心臟、動脈、毛細血管、靜脈,再回到心臟,構成了一個閉合的管道系統。血液在心臟和血管構成的閉合管道系統中迴圈流動。設計意圖:複習舊知,為血液迴圈奠定了知識基礎。學生已經知道心臟和血管組成了一個閉合的管道系統,此時學習血液迴圈途徑是水到渠成,幫助學生主動構建血液迴圈的完整概念。

(三)合作探究

1.引導學生觀察教材63頁的血液迴圈示意圖,提出下列問題:(1)設想一個紅血球從左心室出發,經血液迴圈回到心臟時,請推測血液回到心臟的哪個腔室。具體經歷了哪些路徑?(2)當它再次從心臟出發,經血液迴圈重新回到心臟時,又先回到心臟的哪個腔室?具體經歷了哪些路徑?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大膽猜測。並根據所學知識,作出合理的推測。總結出規律:都是從一側的心室出發,回到對側的心房。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大膽猜測,其他同學質疑,並說出反對的原因。讓學生在思想與思想的碰撞中、激烈爭鳴中,逐漸清晰血液迴圈的路徑。2.引導學生再次觀察血液迴圈示意圖,你能提出什麼問題?在血液迴圈路徑中,動脈血和靜脈血發生變化的`關鍵部位在哪裡?在這些部位血液的成分分別發生了什麼變化?設計意圖: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和大膽質疑的精神。3.播放視訊,體迴圈和肺迴圈中血液成分發生變化。設計意圖:通過視訊,化抽象的知識為具體的動畫,突破教學難點的同時,為學生自主得出血液迴圈的意義做好鋪墊。

二、核心素養在課堂中的體現

生物學的核心素養是指學生在接受生物學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學生通過學習生物學內化的帶有生物學科特性的品質,是學生科學素養的關鍵成分。生物核心素養由4個要素組成: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

(一)激發興趣,融入生命觀念

在教學過程中,筆者運用了大量的視訊、圖片、掛圖等素材,引導學生建立生命觀。具體體現在物質與能量觀,如:細胞的生活需要物質和能量;人體的生命活動也需要物質與能量。在血液迴圈的途徑中,注重血液成分的變化。在組織細胞的線粒中,利用氧將有機物中儲存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各種生命活動需要。結構與功能量,心臟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例如:心房收縮,血液由心房泵向心室,心室收縮,血液由心室泵向全身各處,與心室壁比心房壁厚這一結構是相適應的,由左心室出發的體迴圈路徑比從右心室出發的肺迴圈路徑要遠,與左心室壁最厚的這一結構特點相適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等等,幫助學生建立生物體形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平衡與穩態觀,如:組織細胞通過血液迴圈得到營養物質和氧,又把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帶出體外,維持了人體內環境的穩定。

(二)問題引導,培養理性思維

整堂課,通過層層遞進的設問,引導學生的理性思維,充滿了智慧的光芒。例如:設想一個紅血球從左心室出發,經血液迴圈回到心臟時,請推測血液最先回到心臟的哪個腔室?學生大膽猜測:①能不能從左心室直接回到右心室?②能不能從左心室出發轉一圈最先回到右心室?③能不能從左心室直接回到左心房?④能不能從左心室出發轉一圈最先回到左心房?學生根據已有知識,大膽質疑,說出反對的原因,採用理性思維,作出合理的推測。紅血球從左心室出發最先回到右心房。並總結出規律:都是從一側的心室出發,回到對側的心房。

(三)能力提升,肩負社會責任

社會責任也在多處得到體現。尤其是課堂的最後階段,筆者提出:“閱讀課外實踐活動,學習如何測量血壓,並給家人測量血壓,用自己的所學知識幫助家長健康地生活。”提醒學生可以用所學知識幫助家長健康地生活,由此滲透關愛家人的情感教育,讓學生能學以致用。將課堂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

參考文獻:

吳成軍.基於生物學核心素養的大學聯考命題研究[J].中國考試,2016(10):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