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藍特徵特性及無公害栽培技術

才智咖 人氣:2.46W

摘要 介紹了紫甘藍的特徵特性及栽培技術

紫甘藍特徵特性及無公害栽培技術

關鍵詞 紫甘藍;特徵特性;栽培技術

紫甘藍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價值,是目前貴陽市及周邊需求量較大的產品,同時修文縣扎佐鎮的地域優勢、氣候優勢對發展蔬菜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為此筆者現將紫甘藍的`特徵特性和無公害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特徵特性

紫甘藍為結球甘藍的變種,為圓錐根系,主根不發達,鬚根多,根系主要分佈在土表層30~80 cm,有較強的吸水、肥能力。葉色深紫紅色,葉面光滑,肉厚,覆有灰白色蠟粉,初生葉較小,倒卵圓形,中生葉較大,呈卵圓形或近圓形的蓮座狀,蓮座期以後,葉片向內彎曲,逐漸抱合成為葉球。莖分為內、外短縮莖,外短縮莖著生蓮座葉,內短縮莖著生球葉,通過低溫春化階段後,內短縮莖頂芽進行花芽分化,抽出紫紅色的直立花莖。花為復總狀花序,異花受粉,種子為不整齊的圓球形,黑褐色,無光澤。單產可達4.5萬~5.25萬kg/hm2。

2 栽培技術

2.1 品種選擇 選擇喜涼爽、較耐寒、抗病、高產的優質品種。如,紫甘藍一號(生育期80~90 d,在修文縣四季皆可種植)、紅畝(生育期80 d左右,適宜春秋種植)、巨石紅(生育期85~90 d,適宜春秋種植)、早紅(生育期65~70 d,適宜春秋種植)等。

2.2 育苗

2.2.1 播種期。春甘藍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播種育苗,翌年5月上、中旬上市;秋甘藍6月中、下旬播種育苗,9月下旬上市;冬甘藍7月中旬至8月上旬播種育苗, 12月至翌年1月上市;紫甘藍一號可作夏甘藍栽培,4月播種,8月上市。

2.2.2 苗床整理。前茬作物收穫後,結合深耕(15 cm左右)施入腐熟人畜糞尿3萬~3.75萬kg/hm2,做成連溝寬約2 m的畦,開好深溝。

2.2.3 播種。選晴天進行,先將播種床澆足底水,水滲後將種子均勻撒播,畦面播種3~4 g/m2,播後覆細土1~1.5 cm。

2.2.4 苗床。與一般甘藍相同,由於甘藍類蔬菜春化階段最適溫度5~6℃,因此作春甘藍栽培,越冬前要嚴格控制幼苗生長,防止苗過大,同時苗床溫度不可過高,防止引起早期抽薹。定植前對幼苗進行低溫煉苗,以適應早春露地,利於定植後緩苗和成活。秋甘藍育苗期正值夏季高溫,要注意遮陰防雨,可採用遮陽網或搭建陰棚覆蓋。

3 定植

3.1 整地施肥 選擇向陽、地勢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塊和肥沃而富含有機質的土壤,保水性好,pH值5.8~6.9為宜。用農家肥4.5萬~6萬kg/hm2,過磷酸鈣750 kg/hm2,草木灰1 500 kg/hm2作基肥,耙細整平,分廂種植。

3.2 定植時間 春甘藍到7~9片真葉,日均溫穩定在6℃上就可定植,行株距50~60 cm,栽苗3萬~3.75萬株/hm2;秋甘藍宜擇陰天或傍晚定植。

4 大田

4.1 肥水管理 澆緩苗水後,前期一般不再澆水,在開始結球前澆小水,次數宜少,進入結球期後,澆水量加大,次數增多,結合澆水追肥,一般每次追施尿素150~225 kg/hm2,結球期可用0.2%~0.3%的磷酸二氫鉀噴霧,每隔7~10 d噴1次,連噴2~3次。

4.2 中耕 蹲苗期早熟品種要中耕2次,中熟品種3次。第1次中耕宜深,進入蓮坐期中耕宜淺,並向根部培土,促生根,防倒伏。及時清除雜草,以免影響甘藍生長和滋生病蟲。

4.3 病蟲害防治

4.3.1 黑腐病和軟腐病。可用溫湯浸種處理,即將種子放於50℃溫水不斷攪拌,保持50℃溫水浸種20 min即可,或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拌種,或用2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浸種30~40 min防治。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噴施77%可殺得500倍液防治。

4.3.2 霜黴病。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按種子量的0.3%拌種,或用2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 000倍液浸種30~40 min防治。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噴施63%防毒礬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防治。

4.3.3 菌核病。噴施30%菌核淨1 000倍液,或50%撲海因1 500倍液防治。

4.3.4 白色粉病。於初見病葉時噴58%甲霜靈錳鋅800倍液1次,10 d後再噴1次。

4.3.5 蚜蟲。生育期蚜蟲危害較輕時,不用農採用天敵自行控制,發生重時可用50%樂果乳油對水噴霧。

4.3.6 菜青蟲、小菜蛾、甜菜夜蛾。利用頻振殺蟲燈、黑光燈和糖醋盆誘殺成蟲;用25%滅幼脲1 000倍液、或1.8%阿維菌4 000倍液,或生物農藥博星1 000倍液噴霧防治。

5 採收

葉球結緊後,應及時分批採收,若採收過遲,葉球會開裂或腐爛,影響產量和品質。

參考文獻

[1] 李建良.甘藍類蔬菜常見病害的症狀與防治[J].農技服務,2006(7):24-25.

[2] 劉衛民,樑遠海.甘藍夜蛾、銀紋夜蛾和斜紋夜蛾的識別與防治[J].農技服務,2007,24(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