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教研活動認知分析論文

才智咖 人氣:9.75K

摘要:所謂本真,是指本原真實的原貌。追求教學之本真就是追求原汁原味的課堂教學,使返璞歸真的教學更能體現課堂的本質,以學生髮展為本,關注學習生態,立足課堂生成,展現學生真實的學習過程,努力追尋屬於學生,屬於教師,也屬於課堂教學的“本真”境界,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最終迴歸教育的本真。

高效課堂教研活動認知分析論文

關鍵詞:本真教育;高效課堂;認識體會

當前,正在進行的新課程改革確實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注入了激情和活力,為課堂教學推開了煽情的大門。但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浮躁學術研究,盲目崇洋之風和急功近利思想,深刻影響著我們的思想認識、情感取向和價值定位,進而影響著教育改革的方向。筆者所在的三立國小組織開展了“本真教育理念下的高效課堂”教研活動,在當下繁雜混亂的課程改革中尋找出了一份寧靜的捷徑。結合教學實際,筆者就“本真教育”談談自己的認識和體會。

一、對“本真教育”的'認識

我想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話來概括我對“本真”教育理念的認識:“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這句話,指出了教育的關鍵所在。教育就是要在尊重每個學生個體差異的前提下,因材施教,讓學生學會尋求真理的方法和途徑,做對社會有用的人。但目前,教育上存在一種不良的傾向,學校、師生和家長一味追求學習成績的高低,過分追求所謂的的精英教育。針對這種現象,如何追求教育本真的迴歸,讓教育融入這個不斷進步和正在轉變發展方式的世界,需要我們對教學過程進行深刻的體味與反思。廣大教師更應該教人求真,首先要有教師之“本”,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紮實的教育理論基礎和高尚的道德修養。其次就是要立足教育之“本”,也就是把握教育的根本目的,遵循教育規律進行教育活動。

二、對“本真教育”的體會

(一)實踐“本真教育”,要了解真實的學生

著名特級教師於猗所指出的:“學生的情況、特點,要努力認識,悉心研究,知之準,識之深,才能教在點子上,教出好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應該承認學生個體差異的客觀存在,並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學生不是白紙一張,要針對學生的不同差異,對所學內容進行前期瞭解,設計適用於群體的教學方法。教師一定要先了解學生基本情況,進行客觀有效的備課,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時,作為教師,我們還必須面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真正做到寬容、忍耐、愛護和啟發。

(二)實踐“本真教育”,要設計真實的教案

瞭解學生的真實情況,依據學生的認知基礎、心理特點進行教學設計,不寫複製案,不寫靜態案。而事實上相當一部分教師為了應付檢查,從網路上“拿來”教案就用,抑或草草寫個提綱式教案了事。其實對於老教師來說,真正吃透了教材,理清了思路,寫一個簡單實用的教案不會花太大功夫。所以我常常把是否寫真的教案當成對自己職業心態的確定:如果我在寫“假案”,那說明我在混日子,把教學當成一門藝術,寫“真案”,說明從來沒有放棄思考,我在研究,在探索,在與時俱進。作為一名年輕教師,我認真對待每一次教案撰寫,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重難點的確定到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課後反思都經過認真謹慎的思考,從不應付了事。如在撰寫《快樂的小公雞》一課的教案時,我首先深入研讀文字,進行教材分析,確定本課主旨為理解“幫助別人,你就會得到快樂”這句話的含義。其次,摸清學生的預習情況以及對“快樂”一詞的理解是否正確、透徹。接著根據學生的情況、大綱的要求及教學內容確定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最後,綜合設計教學過程,每一個教學環節、甚至每一句課堂語言都經過反覆斟酌,做到精煉、形象、生動,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課後還要虔誠反思得失,為以後的教學積累經驗。這樣實實在在地進行教學設計,不論是對學生的成長還是教師的發展都是意義非凡的。

(三)實踐“本真教育”,要打造真實的課堂

課堂需要回歸真實生活,尋找到學生的本真,使其綻放出獨特的魅力。“因學定教、因學施教”,讓教師的教更加貼近學生的學。對教材的使用,要在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課內走向課外,立足文字,貼近生活,在此過程中注重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我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做什麼事最快樂,學生精彩紛呈的回答,讓我感受到了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建立適合學生認知規律、符合學生內心需求的課堂空間,讓知識、文化、人性、情趣、道德等潤物無聲般地浸潤到學生的靈魂深處,讓每一堂課成為陪伴學生幸福快樂的四十分鐘,讓每一堂課都撥弄到學生的心靈深處的琴絃。這個過程是一個接納、重塑、超越的過程,流溢著生命的動感。如在教學一年級《快樂的小公雞》一課時,我引導學生抓住“快樂”一詞,聯絡生活實際,說說自己做什麼事最快樂。有一個學生說:“我最快樂的事是幫媽媽掃地,媽媽看到我很懂事誇獎了我,我很快樂。”另一個學生說:“我幫助了同學,從此我和被幫助的同學成為了好朋友我也很快樂”……學生此時融入了課堂情景中,貼近了實際,從中受到了感染,受到了薰陶,受到了教育,這時候再讓學生去讀課文,就不會顯得空洞乏味了。在這個過程中同時包含了認知、交流、傾聽、理解、辨析、表達能力的訓練,這正是對“本真教育理念下的高效課堂教研活動”最好的詮釋。我想,如果我們能給學生一個“理念新、教法活、教學實”的課堂,堅守語文字真,夯實雙基訓練,就一定能給學生一個真正的高效課堂,一個魅力的課堂。

參考文獻:

[1]王紅,張競籦,張勤.教育需要回到本原回到生活回到最初[N].鄭州日報,2014-07-07.

[2]陳俊傑.真情課堂,真情人生[N].學知報,2011-06-20.

[3]孫華東.讓教育迴歸本真[N].淄博日報,201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