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教育者需對教育有信仰心

才智咖 人氣:2.37W

一、中職學生喜歡知識淵博善解人意和氣近人具有個性的教師

淺談教育者需對教育有信仰心

從教以來,一直在第一線工作,擔任過科任、班主任、級長和學校的中層領導,可以說,都是在和學生打交道,對學生的所思所想了解還是比較深刻的。我們的學生無論是普教或職教的學生,對老師既熟悉,又陌生;既親近又疏遠。是熟悉親近或者陌生疏遠,就看他們的喜歡。

1、學生喜歡善解人意、關愛學生的教師。中職生處於人生第二次斷奶期的十六、七歲間,對社會已有了一定的瞭解,但又未能透徹理解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需要別人關心理解。因此他們喜歡的是能關心他們,善於瞭解他們所思所想,及時指點迷津,關心理解他們的苦惱,並想方設法幫助他們,他們有心事也願意向你透露的教師。

2、學生喜歡知識淵博、幽默風趣的教師。教師能不能在學生中樹立威信,除了教師本人有高尚的師德,善良的人品外,還需要有淵博的知識,幽默動人風趣的教育教學技能技巧。課堂上,開闔有度,張弛得宜。有人說:“一個好老師,應該擁有一顆愛心,一張巧嘴,一手好字,能品析文章,寫釋心扉,論有見地”。課堂外,能與學生溝通交流,談笑風生,打成一片。做到了這一點,學生怎能不喜歡呢!

3、學生喜歡多才多藝、善用專長的教師。有言說:“國小老師是金,國中教師是銀,高中教師是鐵”。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一方面是學生在不斷進步,其知識增長更新每天都在向老師靠攏,一方面是說老師也不是萬能的,隨著社會的進步,知識的更新,最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但我仍然這樣認為:作為老師,能多才多藝自是難能可貴,但最起碼也要善於用好自身的專長。一個老師如果連自身所學專業都學不好,或者是學生一問三不知,或者是吱吱唔唔顧左右而言他,或者是做事優遊寡斷無獨立見解,這樣的老師是得不到學生歡迎的,在工作中學生不與你唱對臺戲,你已是很幸運的。

二、修好內功,樹好形象,理直氣壯地做一個受學生喜歡的中職教師。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把教師功能職責都包攬了進去,古今亦然。因此我認為作為教師,尤其是中職教師要做好如下幾點:

1、碗近端平,當理直氣壯,忠於職守,與時俱進。中職生學業基礎一般欠佳,思想不夠成熟,這是學校內外都已形成的共識,從家長到社會只關心普通教育,關心大學聯考成績,讀職業中學的都認為是“籮底橙”,“朽木不可雕”。為此,在中職任教的一些老師就感嘆教中職無前途,無成就感。這在幾年前看也確實如此。但自進入新世紀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都極其重視職業教育,把職業教育提到了重要的戰略地位,現在,從師資培訓、職稱的評定都在漸向端平一碗水發展,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覺得做中職教師就低人一等呢!我們應當理直氣壯,忠於職守,做一個受學生歡迎的與時俱進的中職教師。

2、修好內功,才能高屋建瓴,遊刃有餘。《教師專業成長》課程告訴我們:簡單說,課程智慧就是備課智慧,教學智慧就是上課智慧。教師應具備的課程智慧,一在吃透教材,把握課程資源;二在超越教材,用好課程資源。教師應具備的教學智慧,一在重視人文教育,既重教書,更重育人;二在重視教學藝術,既授以魚,更授以漁。能做到這些,也就是修好了內功。又說,吃透教材,用好課程資源,就是“十月懷胎”,就是“先備有一桶水”,這才有可能“一朝分娩”,“給人一杯水”。這就是說,藝高人膽大,站得高望得遠。可見要做個好教師,只有修好內功,才能高屋建瓴,才能遊刃有餘。

3、放下身段,與生亦師亦友,教學相長。老師並不是萬能的,況且,除了在課堂上教師處於教,學生處於學,即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個層次似乎有所不同外,作為師生,在人格上,他們同一地位,同屬社會一員,同屬社會公民。因此,作為教師,放下身段,與學生亦師亦友,更能教學相長,互為促進。宋朱光庭說,聽程灝講課,“有如坐在春風裡”,一方面說明程灝的課講得深入淺出,動聽有水平,另方面也說明程先生與人為善,和藹可親,雖是師生關係,但一點也不擺架子,與學生亦師亦友。《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中,孔子與學生談理想,談人生,孔子以其淵博的知識,高山般的`人格魅力讓人敬仰,感染他的學生,影響他的學生的成長;也體現孔子與學生的距離是那樣的近,亦師亦友,不恥下問,教學相長。我們只是個很普通的教師,放下身段,與學生亦師亦友是應該做得到的。

4、甘於寂寞,才能樂於奉獻,廉潔從教。現在是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許多人性的東西已被扭曲,教師是社會的一員,不能倖免,但教師這個職業決定了你做上了教師,就應該要耐得住寂寞,就應該要作出應有的犧牲,才能與“為人師表”、“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相稱。因此,要做個學生喜歡的中職教師,還得甘於寂寞,才能樂於奉獻,廉潔從教。

朱自清說:“教育者須對教育有信仰心”。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政府,我們的學生和學生家長,將會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我們將更有理由修好內功,樹好形象,理直氣壯地做一個學生喜歡的中職教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