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多媒體技術在國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才智咖 人氣:1.9W

摘要:國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不僅能夠提升教學質量,改變傳統教學的弊端,還有利於激發國中生的學習興趣,鍛鍊國中生的探究能力。

論文多媒體技術在國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國中數學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時要注意多媒體的輔助地位,設計出個性化和針對性的教學內容,不斷提升國中生的學習效率。

同時,教師還要積極發揮主導作用,鼓勵國中生自覺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關鍵詞:國中數學;多媒體;數學教學

國中數學是一門基礎的自然學科,也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課程。

多媒體技術在國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把數學知識變難為簡,通過文字、聲音、視訊等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度總結和概括,以促進學生更有效、更快速的掌握數學知識。

而且,在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技術越來越受到國中數學教師的青睞。

因此,如何巧妙運用多媒體技術提升教學質量,真正發揮多媒體的教學價值,就成為了國中數學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下面,筆者主要探討新課程背景下國中數學教學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有效策略,希望對數學教學有所幫助。

一、創設輕鬆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國中生性格活潑,好奇心強,因此,國中數學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把握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創設輕鬆愉悅的課堂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情境中找到學習數學的方向和動力,能夠積極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

適合國中生的教學情境有故事情境、遊戲情境、問題情境等,不同的教學情境具有不同的作用。

對此,數學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選擇最佳的教學情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國中生的潛力。

比如,講“圖形的相似”時,學習目標是結合具體情境認識相似圖形,理解定義,會判別相似圖形。

於是,我創設了輕鬆愉悅的課堂情境,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我利用多媒體給國中生展示了許多生活中相似圖形的例子,如放映電影時,投在螢幕上的畫面就是膠片上的圖形的放大;實際的建築物和它的模型是相似的;用影印機把一個圖形放大或縮小所得到的圖形,也都與原來的圖形相似。

然後,我讓國中生去思考在生活還有什麼事物是相似的。

接下來,我引導國中生嘗試著畫幾個相似圖形,學生的參與熱情非常高,課堂氛圍異常活躍。

當學生處於情境中時,能夠充分得到鍛鍊和提升,也能夠使師生達到共鳴。

最後,我設計了探究性問題:“人們從平面鏡及哈哈鏡裡看到的不同映象,它們相似嗎?並說明理由。

二、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國中生在數學學習中需要養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在數學教師的幫助下積極探索新的'學習策略。

國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數學教學要以國中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注重因材施教和啟發教學,發揮數學教師的主導作用,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引導國中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使學生獲得數學思維。

因此,我經常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提供探究的機會,在探究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比如,“正數和負數”這節是國小所學算術數後對數的範圍的第一次擴充,是算術到有理數的銜接與過渡,並且是以後學習數軸、相反數、絕對值以及有理數運算的基礎。

因此,必須要得到師生的重視。

我在教學時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學生熟悉的例項引入負數的概念,使學生明確數學知識來源於實踐又服務於實踐。

我在大螢幕上給學生展示了中國地形圖上的海拔標註資料,如8848.13,-155等。

這類的資料在日常生活中還應用於天氣預報中,如20攝氏度,零下8攝氏度等。

通過對這些知識的學習,學生能夠正確識別負數,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數。

其實,國中數學知識並不難,只要學生能夠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現象,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就一定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三、注重學習技巧的指導,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

新課程背景下,數學教師要積極轉變角色,注重對學生數學學習技巧的指導,讓學生在學習數學時能夠更加輕鬆自如。

以前數學教師在課堂中經常佔據主導地位,使學生被動接受數學知識,不利於學生的成長。

在新時期,國中數學教師需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係,與學生成為好朋友,使學生遇到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時願意與教師交流,並能深入到學生中開展師生雙邊互動活動。

同時,數學教師要善於運用多媒體技術,把握多媒體的利弊,提高多媒體的使用效率。

比如,講解“一元一次方程”時,學生在學習中可能習慣用算術方法分析已知數與未知數之間的關係,對於較為複雜的應用題無法找出等量關係,隨便行事,亂列式子。

因此,我在教學中先進行課堂複習:“什麼叫做等式?等式與方程之間有哪些關係?”這樣加深學生對等式、方程之間關係的理解,有利於學生根據題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接下來,我利用多媒體設計了“讀—議—講”教學法,以啟發學生的數學思維。

我還在大螢幕上給學生展示提前製作好的電子課件,將一元一次方程的定義和解題方法詳細的為學生講解,然後讓學生分組討論在解題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最後,我在大螢幕上打出一些練習題,與學生一起解答,讓學生找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四、組織課外實踐活動,拓寬國中生的數學思維

國中數學教學需要做到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相結合,通過教師提供的實踐機會,提高國中生的學習效率,讓國中生養成終身學習的意識,拓寬國中生的數學思維和綜合實力。

課外實踐活動可以充分展示國中生的能力與才華,促進學生之間形成深化的友誼,便於數學教師開展課堂教學。

多媒體技術對於組織課外實踐活動也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能夠使活動效果得到最大化,加深學生的印象,充分展示現代化技術手段與數學教學的結合。

比如,學完“平面直角座標系”以後,我先在教室裡用多媒體給學生進行了拓展訓練:某人買了一張8排6號的電影票,你用什麼辦法能夠幫助他很快找到自己的座位。

這時,學生都紛紛議論起來,也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方案。

然後,我讓學生舉出生活中利用資料表示位置的例子。

接下來,我帶領國中生到操場上,讓學生分別說出自己的家與學校的位置,讓學生嘗試建立平面直角座標系,以學校為原點,確定x軸、y軸,並繪製區域內地點分佈情況平面圖。

通過這樣的實踐方式不僅有效鞏固了所學知識,還讓國中生更加喜愛數學學科。

作者:呂國棟 單位: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木頭凳鎮總校

參考文獻:

[1]班積明.淺談多媒體技術在國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J].科技與企業,2011(8).

[2]李居林.多媒體技術在國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