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群眾舞蹈編排創作問題和完善措施論文

才智咖 人氣:2.32W

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措施使用的次數愈發增長,措施是管理學的名詞,通常是指標對問題的解決辦法、方式、方案、途徑,可以分為非常措施、應變措施、預防措施、強制措施、安全措施。到底應如何擬定措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基層群眾舞蹈編排創作問題和完善措施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基層群眾舞蹈編排創作問題和完善措施論文

摘要:

社會經濟迅猛發展,人們的物質需求基本得到滿足,對文化精神需求更加看重,並對群眾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舞蹈是群眾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放鬆身心與陶冶情操等作用。文章主要對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進行闡述,分析基層群眾舞蹈的內涵與特徵,探究編排創作問題,提出建設性的整改對策,希望對文化館作用價值的充分發揮起到積極參照作用。

關鍵詞:

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編排創作;問題;

引言:

基層文化館是服務群眾的文化機構,有提升群眾文化修養水平等責任,在現代化發展的程序中,需本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對舞蹈編排創作問題提出有效措施整改,促使舞蹈活動順利展開。

一、基層群眾舞蹈概述

1、內涵

在藝術性方面,群眾文化舞蹈無法與專業舞蹈媲美,但群眾舞蹈的隨意性與娛樂性等特徵優勢,也是專業舞蹈不能比擬的。群眾舞蹈的編排不能主觀隨意,需本著合理性與人文性等原則進行合理編排,促使舞蹈藝術的作用價值得到充分發揮。任何舞蹈的藝術都是由群眾搭建的,雖然群眾舞蹈的藝術性不足,但舞蹈的多層次性與多元化的綜合藝術體現,在欣賞價值等方面,都是專業舞蹈無法比較的。基層舞蹈分為娛樂型舞蹈與表演型舞蹈,娛樂型舞蹈包括廣場舞與交誼舞及集體舞等,舞蹈以健身與娛樂等活動目的為主。表演型舞蹈比娛樂型舞蹈,更具備藝術性與專業性的特徵,但比專業舞蹈相對業餘。表演型舞蹈主要在舞臺表演中娛樂群眾的身心,但並不是以自娛自樂為主要活動目的。任何舞蹈形式都是基層群眾表達情感的方式。因此,基層群眾對舞蹈娛樂活動的認可度與接受度更高。

2、特徵

基層群眾舞蹈的特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社會性。社會基層是基層群眾舞蹈發展的根基,促使群眾舞蹈具有明顯的社會性特徵。任何行業與經濟水平的群眾,都能夠從基層群眾舞蹈中找到樂趣,從而滿足精神文化需求。基層群眾舞蹈的存在,與專業的藝術舞蹈明顯不同,主要是為了豐富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滿足其情感需要。二是業餘性。基層群眾舞蹈的成員,並不是來自專業的舞蹈領域,而是來自社會基層的各行業的群眾,促使基層群眾舞蹈具備明顯的業餘性特徵。基層群眾舞蹈活動的展開,主要是為了滿足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需要及其業餘生活的感情需求,也是基層群眾放鬆身心的業餘愛好活動。三是地域性。我國是多民族國家,促使文化具備多樣性的特徵,各地區的基層群眾舞蹈存在明顯的差異性與地域性等特徵。不同地域的文化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風俗不同,導致基礎群眾舞蹈的風格等方面也多有不同。

二、基層群眾舞蹈編排創作中的問題

1、參與者的基本功不高

基層群眾是群眾文化舞蹈的參與者與表演者,但表演者的基本功嚴重不足,尤其是中老年人,尚未接受系統性的表演訓練,促使其在掌握與接受程度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性與層次性等特徵,直接對群眾文化舞蹈的指導與創新帶來了難度。

2、對編排創作不重視

舞蹈活動展開對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中,需要運用各種肢體語言塑造舞蹈的形象,從而充分展現舞蹈的藝術魅力。舞蹈的編排創作離不開肢體語言與情感表達的支撐。由於舞蹈的編排創作在幕後,群眾看不到舞蹈編排創作的全程,導致對舞蹈編排創作的認識片面與關注度低。

3、舞蹈表現力不足

群眾文化舞蹈能夠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真實感受,可以創造群眾的精神共鳴,也是舞蹈受群眾喜愛的真正原因。但從實際入手分析,群眾文化舞蹈主要以健身娛樂的活動目的為主,將目的轉化為習慣,也是群眾文化舞蹈的獨特魅力。隨著群眾文化舞蹈的深入發展,粗放混亂問題越發普及,大量的群眾文化舞蹈,相對於注入實質性的靈魂,更注重肢體動作的編排,促使群眾文化舞蹈的表演性不足,直接影響中國群眾文化舞蹈的現代化發展。

三、完善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編排創作的措施

1、合理選擇音樂作品

影響群眾舞蹈編排創作成效的因素較多,舞蹈與音樂間存在相輔相成的關係。因此,基層文化館的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人員,應當加強對群眾舞蹈音樂選擇的重視,提高音樂作品與舞蹈內涵的匹配度。由於基層群眾舞蹈的表演中通常以基層群眾為主,舞蹈知識技能的專業水平低,選擇簡明易懂的音樂作品搭配群眾舞蹈,會不斷提高大眾對群眾舞蹈的認可度與接受度。文化館的群眾舞蹈編排創作人員需注重自身專業知識技能水平的提升,合理分析群眾的喜好與特長,將基層群眾的需求等實際情況融入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中來。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始終不能脫離基層群眾,需做到從群眾中來與到群眾中去,使其充分保持對群眾舞蹈的熱愛程度。除此之外,文化館的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人員需加強對當地文化特色的研究,加強群眾舞蹈編排創作工作與當地文化特色的整合,從群眾的需求與喜好入手,不斷提高群眾舞蹈與音樂作品的匹配度,促使群眾能夠更加得心應手,使其在參與群眾舞蹈活動中,始終保持愉悅的心情。當基層群眾在參與舞蹈活動中聽到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與興趣會逐步提高。由此可見,音樂作品對合理展開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工作尤為重要,這也是文化館的編排創作人員應當重視的問題[1]。

2、合理使用道具

群眾文化舞蹈的編排創作過程複雜煩瑣,直接受舞蹈人員專業素養與音樂作品配合及舞蹈相關道具等要素的影響。合理使用相關道具,利於達到理想的舞蹈表演效果,促使群眾舞蹈更加豐富性,從而突出舞蹈表達的主題內涵與思想情感。作為文化館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人員,需加強對相關道具的合理利用,注重道具與舞蹈表演的結合,以達到理想的群眾舞蹈表演效果。

3、加強動作設計

群眾文化舞蹈是需要依靠肢體動作來完成表演的藝術形式。因此,在群眾舞蹈活動中,涉及舞蹈動作的編排等藝術活動。肢體動作是表達舞蹈的主題思想與情感的重要載體,要求文化館的編排創作人員,加強對群眾舞蹈動作設計與編排的重視。但舞蹈動作的編排創作不能一蹴而就,需注重與舞蹈表演者功底及舞蹈主題的整合,確保舞蹈表演者能夠順利完成動作的學習,充分了解舞蹈的主題思想,使其在舞蹈排練中,能夠始終維持高漲的熱情,對群眾文化舞蹈的積極推進有著現實意義。

4、豐富創作內容

基層群眾舞蹈來源於基層並服務於基層,但基層群眾舞蹈創作內容缺乏創新等問題不能忽視。在基層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中,文化館的工作人員,需加強對基層群眾舞蹈的創作內容創新的關注。利用新穎的舞蹈作品創作內容,激發群眾舞蹈表演者的熱情與積極性,從而達到理想的舞蹈活動效果。在舞蹈的編排創作中,需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注重文化與地域及時代等特點的整合,擺脫陳舊的思想觀念,推動基層群眾舞蹈創作內容多維度的展開創新。加強實踐經驗總結,走融合發展之路,借鑑其他優秀舞蹈作品的精華,在取長補短中推動舞蹈作品不斷創新。

5、突出文學性

群眾舞蹈的表演人員通常為非專業人士,但不代表其可以忽視些舞蹈作品的文學性。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同時藝術也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文化館工作人員在基層舞蹈的編排創作中,適當加入文學因素,可突出舞蹈作品的文學性,間接帶動基層舞蹈表演者的文學素養與個人素質水平的提升。

四、群眾文化舞蹈的編排思路

1、選材

群眾文化舞蹈的選材不能主觀隨意,需成分遵循群眾文化舞蹈的特徵,將與群眾生活習慣及審美水平的素材,合理的融入群眾文化舞蹈的編排創作中。基層群眾在閒餘時間,對家庭與職場和婚姻等話題的'關注度更高,這些題材貼近計基層群眾的日常生活,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鳴。在群眾文化舞蹈的編排選材工作中,需將能夠體現出群眾情感與生活的素材當作舞蹈創作的核心,基層群眾在參與群眾文化舞蹈的活動中找到共鳴,更能提升群眾的參與感與表現欲等。群眾文化舞蹈的選材方面,需注重舞蹈地域性特徵的整合,根據當地的民族風俗與文化特徵等,選擇適合該地區群眾文化舞動的題材,從地域層面構思舞蹈,從而編排出更符合基層群眾的舞蹈作品[2]。

2、形象塑造

基層群眾是群眾文化舞蹈活動的主要參與主體。因此,在群眾文化舞蹈的編排創作中,不僅要加強對選材的重視,還需注重舞蹈形象的塑造。基層群眾的文化素養參差不齊且藝術修養水平相對較低,在群眾文化舞動的編排創作中,需遵循通俗易懂等原則,合理塑造群眾文化舞蹈中的人物形象。傳統的群眾文化舞蹈編排,普遍存在忽視舞蹈形象塑造與重視內涵編排等問題,導致基層群眾對舞蹈表達的意義理解片面,不利於群眾參與活動積極性的激發。而群眾文化舞蹈中的人物形象塑造,需遵循貼近生活與貼近群眾等原則。群眾文化舞蹈的編排創作,不僅需從群眾關心的選村官與新農村建設等題材入手,還需注重貼地氣形象的塑造,以創作出受到群眾好評的舞蹈作品。

3、結構組織

舞蹈的編排工作複雜煩瑣,需注重題材與人物形象及表達結構組織規劃等因素的影響。在進行基層群眾舞蹈編排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一點就是基層群眾自身的文化水平是參差不齊的。由於基層群眾其自身的學歷、工作經歷等均不同,在進行舞蹈的組織過程,要求所有的舞蹈表達是非常清晰且直觀地,能夠讓群眾在看到這一舞蹈時充分的瞭解到舞蹈文化縮闡述的內容究竟是什麼。在群眾舞蹈文化編排的過程中,確定本次舞蹈編排的主題是什麼,依據舞蹈的主題進行人物形象的選擇,並且合理的規劃出整個舞蹈的大致輪廓,其目的是確保群眾文化舞蹈藝術在進行表達過程中,基調更加明確。在組織規劃舞蹈的表達結構方面,編排人員需加強對作品表現內容與舞蹈表達方式及表達意義等方面的關注,確保群眾文化舞蹈的各藝術構成要素齊全。如《做軍鞋》群眾文化舞蹈的編排創作,作品以抗戰時期為背景,利用舞蹈動作等要素,生動的塑造出婦女等人物形象,從一人做軍鞋,到多人做軍鞋的敘述順序,利用清晰的故事結構,深刻打動著基層群眾的內心。

4、動作編排

肢體動作的編排也直接影響到了後續舞蹈進行整體展現時的效果。由於群眾文化舞蹈相比於專業舞蹈進行比較時,其差距較大,這是由於基層群眾自身存在著藝術功底,相對於薄弱的問題。群眾文化舞蹈再進行編排時,其動作形態十分的簡單,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讓所有的群眾接受並且認可、理解以及掌握。群眾文化舞蹈動作的編排大多數都是根據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簡單動作來反映出舞蹈動作的內涵,並塑造一個獨特的舞蹈人物形象。在已有的基礎上,不斷通過節奏、力度、幅度的改變,能夠將生活動作進行深化,促使舞蹈的思想情感能夠得到充分表達。基層群眾文化舞蹈動作的編排,遵循少而精的原則,動作簡單重複。為突出群眾文化舞蹈動作的表現力,還需注重動作與人物外表與表情等元素的整合,更利於人物形象的塑造。

五、群眾舞蹈編排的創新

1、結合生活實際

展現舞蹈作品中平凡素材的獨特之處,是群眾文化舞蹈編排創作中的難點。舞蹈等藝術作品的創作,不能忽視生活化特徵的呈現,群眾文化舞蹈的編排創作也同樣如此。群眾文化舞蹈的參與者與表演者是基層群眾。因此,群眾文化舞蹈的編排創作,也應當遵循從群眾中來與到群眾中去的原則。要求群眾文化舞蹈的編排人員。要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需注重大量生後素材的收集,通過篩選生活素材,在群眾文化舞蹈的編排創作中,實現可利用資源的整合優化與高效利用[3]。

2、結合時代發展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與前進,當前群眾文化在進行建設時,已經成了我國社會文化發展中最為重要的表現形式之一。因此,基層文化館在與時俱進的發展程序中,對於群眾文化舞蹈的編排創作工作展開,需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充分體現出時代的變化,在思想觀念等方面加強轉變,在結構組織與動作編排和選材等方面,積極融入時代精神。

3、創新編排思維

群眾文化舞蹈的編排創作理念不能固化,需融入國際化等發展理念,推動基層群眾的創新意識在舞蹈中發展。在舞蹈的編排創作中,引入引進來與走出去、取其精華與去其糟迫等原則,以不斷提升群眾舞蹈的表現魅力。

六、總結

群眾文化舞蹈是當下流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群眾精神需求與娛樂活動的藝術表現形式。但受各種因素影響,在群眾文化舞蹈的編排創作中仍存在諸多問題,要想推動群眾文化的現代化發展,基層文化館在展開群眾舞蹈活動時,需舞蹈編排創作思路與形式等方面的創新,創作出流行的群眾文化舞蹈作品,深入發揮舞蹈在推動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的作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宋豔湖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淺談[J]中文資訊。2019(8):283、

[2]李霞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探析[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9(6):254、

[3]顏庭梅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淺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24):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