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習高中物理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8.04K

剛進入高中的學生對物理的學習普遍感到難學,有一種“害怕”的感覺,不知道怎樣來進行學習,這主要是因為初、高中的物理知識在銜接上出現了過大“落差”。

怎樣學習高中物理的論文

國中物理以“現象”居多,且大多“看得見,摸得著”,而且與日常現象、生活常識聯絡比較密切。學生的思維活動,大多是直觀的、具體的形象思維,較少有進行邏輯推理的抽象思維。而高中物理知識在深度和廣度上比國中有了很大拓展,研究的物理現象比較複雜,且與日常生活的聯絡也不如國中物理那麼密切;分析物理問題時要從分析物理過程,建立物理模型,應用物理規律和數學知識來探究問題。因此,高中物理的學習對學生方法和習慣、思維和能力要求都很高,我們應指導、培養學生,讓他們對高中物理有全新的認識並樂於學習。

1.樹立信心,增強抗挫能力

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與希望同在。每個學生都要樹立學好物理的信心,同時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學好物理決不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肯定有困難,有挫折,但不動搖,不懈怠,不放棄,增強自己抗挫折的能力。只要積極投入,掌握的知識豐富了,解題的方法增多了,有自覺分析問題的習慣了,自己也就進步了。因此,要自我激勵,不要自我挫敗;要接納自己、寬容自己;自我欣賞,但不自我陶醉。

2.指導學生,培養物理思維

高一學生最不適應的是對物理現象、物理過程的分析,尤其是一些喜歡記憶結論的學生,他們忽視物理規律的形成過程,課堂上感覺“聽得懂”,解決一些套用公式的題目也挺簡單,但是解決一些實際物理問題時卻無從下手,這是大部分學生感覺物理難學的根本原因。提高學生分析能力是高中物理學習的核心,物理思維能力的提高必定源於對物理現象的分析與思考,因此要求學生嘗試著將教材作為指導我們學習物理的說明書,不要急於去看書上的結論,更不要急於去做練習題,試著將物理現象中的規律尋找出來,找不出來時也要問幾個“為什麼”,這樣帶著問題去聽課,學習必然收穫較大。複習時則要求對課堂內容進行梳理和消化,有些物理問題課堂上沒有及時理解的,課後與同學討論,向教師討教,或查閱資料。總之物理的學習重在分析思考,而不是簡單的機械記憶。課堂是物理學習的主陣地,是師生共同探究物理現象,尋找物理規律的活動過程。因此首先要注意在教師的指導下探索物理現象,得出物理規律,積極參與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建構過程,要準確地理解概念和規律,這樣收穫的不僅僅是一條規律,而是科學研究的思維。

其次要在規律的運用過程中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物理規律是在運用中不斷深化理解的,不可一味套用公式,要分析用什麼規律,為什麼要用這條規律,怎樣運用,有無限制條件及注意點。當然還要注意解題的規範,用準確的物理語言表達題意,提高用物理圖形表達題意的能力。

3.方法指導,落實怎樣學習

首先,要切實理解每個知識點。理解的標準是“熟悉,清晰,準確”,對一些相近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說出它們的聯絡和本質區別,並由點到面形成自己的體系。還要能用學過的概念和規律分析解決一些具體的物理問題。因此,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①認真閱讀教材:教材知識是前人經驗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準確精練,不是隨便看一遍就可理解的,必須反覆閱讀和揣摩。

②認真聽講:課堂上,教師的講解一般會比教材更具體、更詳細、更貼近學生。認真聽講,一方面,能掌握知識的來龍去脈,加深理解;另一方面,還要注意學習教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維能力。

③理論聯絡實際:因為物理知識都是從生產、生活、科學實驗中概括和總結出來的,是一門實驗性極強的學科。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相聯絡,不僅能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加深理解,鞏固記憶。

其次,學習物理,要掌握物理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中學的物理規律並不多,但物理現象和過程卻千變萬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規律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科學的思維方式。如假設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離法與整體法,獨立作用原理以及迭加合成原理等。掌握了科學的思維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將複雜的問題分解為簡單問題的能力,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物理問題。

最後,要及時複習鞏固所學知識。對課堂上剛學過的新知識,課後一定要把它的引入、分析、概括、結論、應用等全過程進行回顧,並與大腦裡已有的相近的舊知識進行對比,看看是否有矛盾,否則說明還沒有真正理解。這時就要重新思考,重新看書學習。在理解所學知識的基礎上,要即時完成作業,有餘力的學生還可適量地做些課外練習,以檢驗掌握知識的準確程度,鞏固所學知識。

總之,高中物理對知識內容,能力要求,思維習慣等方面都較國中物理要求很高,而高一學生的學習習慣,思維能力都停留在國中階段。所以,在高一時教師和學生都應充分認識,找準異同點,降低臺階,讓學生能儘快適應高中物理的學習,讓高中物理不再那麼難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