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業經濟及農業生態論文

才智咖 人氣:1.26W

1研究方法

淺談農業經濟及農業生態論文

1.1指標選取

由於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系統是一個複雜的巨系統,少數幾個指標無法對系統的發展狀況和變化進行描述,因此需要通過多個指標構建一個有機的評價指標體系對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系統的耦合協調程度進行評價。但目前尚無關於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系統耦合研究的指標體系構建的統一規定,因此,為了證明鹽池縣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系統之間的耦合關係,本研究根據鹽池縣農業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在參考有關資料的基礎上,結合農業經濟和農業生態各子系統的內涵與特徵,構建了獨立性較強又能夠反映鹽池縣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系統耦合的評價指標體系。

1.2計算方法

1.2.1資料的標準化處理首先對各指標資料進行無量綱化處理,以消除由於各指標間數量單位不同而引起的差異。正指標公式為:yij=(xij-xijmin)/(xijmax-xijmin)(1)負指標公式為:yij=(xijmax-xij)/(xijmax-xijmin)(2)式中,yij為系統i指標j經過標準化處理後的值,xij為系統i指標j的值,xijmax、xijmin分別為系統i指標j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2.2子系統功效綜合評價經濟與環境子系統的綜合功效是各系統內所有指標對該子系統貢獻的綜合,可通過整合方法來實現。其計算公式為:μi=∑wij×yij(3)式中,wij≥0,∑wij×=1,j=1,2,…,m。為了消除主觀因素,本研究採用熵權法計算各指標權重,計算所得權重如表1所示。

1.2.3耦合度函式耦合度採用物理學中的容量耦合係數模型來計算,公式如下:C={μ1μ2…μn/∏(μi+μj)}1/n(4)式中,n為子系統的個數,由於本研究只對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系統兩個子系統進行耦合分析,因此,n只取2。C為耦合度,C∈[0,1]。當0<C≤0.3時,農業經濟系統與農業生態系統之間處於較低水平的耦合階段,此階段農業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生態環境承載能力較強,農業經濟發展在生態環境所能承受的範圍之內;當0.3<C≤0.5時,農業經濟系統與農業生態系統之間處於拮抗時期,此階段農業經濟發展較快,而生態環境承載能力有所下降,無法承受農業經濟發展帶來的壓力;當0.5<C≤0.8時,農業經濟系統與農業生態系統之間磨合階段,農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開始出現良性耦合;當0.8<C≤1時,農業經濟系統與農業生態系統之間處於高水平耦合階段,此階段農業經濟有了很大發展,農業經濟與生態環境之間互相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之間是對立統一的,即環境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同時經濟發展也會影響環境的質量。為避免單純進行耦合度分析會對實際結果產生誤導,本研究將引入協排程概念對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系統耦合狀態進行分析。協排程模型能夠很好地對經濟發展與環境互動耦合的協調程度進行評判。其計算公式為:D=姨C×T(5)T=aU1+bU2(6)式中,D為協排程,C為耦合度,T為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的綜合協調指數,a、b為待定權數,由於農業經濟系統與農業生態系統同等重要,因此,a=b=0.5,U1、U2為農業經濟和農業生態子系統的綜合功效。按照農業生態環境與經濟耦合協排程的大小程度,將區域農業生態系統與農業經濟系統分為4大類10個亞類,再根據農業生態系統綜合評價指數(u生態)與農業經濟系統綜合評價指數(u經濟)之間的相關關係,將其細分為30個小類.

2結果與分析

通過分析可得鹽池縣1990—2012年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系統的耦合度與協排程及其對比關係。可知,1990—2012年鹽池縣農業生態系統綜合評價值雖然波動很大,但從線性迴歸分析結果看,農業生態系統綜合評價指數呈上升趨勢。這表明鹽池縣的農業生態環境總體在向較好的方向發展,但是這種態勢依然不穩定,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鹽池縣農業經濟系統綜合評價指數評價結果顯示,鹽池縣農業經濟系統綜合評價指數呈現上升趨勢,並表現出很強的線性特徵,1990年為0.067191,2012年達到0.905464,是1990年的13.48倍。可見,近年來鹽池縣的農業經濟增長較快。從耦合度來看(表3),鹽池縣農業生態系統與農業經濟系統的耦合度均較高,平均耦合度為0.94193,除了1990年、1993年、1994年,其餘各年份耦合度均保持在0.8以上,意味著鹽池縣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系統之間處於高水平耦合階段。類似的'結果在其他研究中也曾出現過[17,21],區域的發展方式是很複雜的,區域經濟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耦合度不是隨著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而呈現階段順序演變的,有可能會出現倒退和跳躍前進的現象],因此,僅憑耦合度還不足以說明區域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系統之間是否處於了高水平的協調程度。耦合度C值很高有可能是由於鹽池縣的農業和經濟發展水平較都較低而出現的“偽協調”評價的結果,這與事實相反,因此,單純的耦合度的判斷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還應在耦合度分析的基礎上使用更為客觀的耦合協排程模型來反映兩者之間的實際協調程度。通過對鹽池縣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系統耦合協排程的分析可見,協調程度方面,鹽池縣協排程呈逐年增加趨勢,1990年協排程為0.40,2012年為0.87。其中,1990—1995年,鹽池縣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系統的協調程度基本處於過度型別,1996—2001年,協調程度為基本協調,2002—2012年則總體達到高度協調。耦合協排程型別方面,2000年之前波動較大,而且主要為瀕臨失調衰退類和勉強協調發展類,2000年之後逐漸好轉,由初級協調發展類向中級協調發展類和良好協調發展類轉變。因此,從分析結果來看,鹽池縣農業經濟發展的同時,農業生態環境在不斷恢復,鹽池縣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系統的協排程程度在不斷上升。從農業生態系統綜合評價指數(μ生態)與農業經濟系統綜合評價指數(μ經濟)對比關係型別來看,1990—2003年,鹽池縣由經濟極度滯後型向經濟嚴重158滯後型和經濟比較滯後型轉變,表明此階段鹽池縣農業經濟建設相對滯後,生態資源利用效率不高;從2004年開始則由生態環境比較滯後型向生態環境極度受損型和生態環境嚴重受損型演化,表明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加劇了鹽池縣當地對資源的索取力度和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生態建設的滯後,使鹽池縣農業生態環境對農業經濟系統的約束與限制日漸顯現,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顯得更為突出,發展表現為不可持續性。

3結論

1990—2012年鹽池縣農業生態系統綜合評價值雖159然波動很大,但呈上升趨勢,說明鹽池縣的農業生態環境總體在朝向較好的方向發展,但是這種態勢依然不穩定,存在著很大的不確定性;鹽池縣農業經濟系統綜合評價指數呈現上升趨勢,並表現出很強的線性特徵,說明近年來鹽池縣的農業經濟增長較快。從二者的對比關係可見,1990—2003年,鹽池縣農業經濟建設相對滯後,生態資源利用效率不高;2004年以後,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態建設的滯後,使得鹽池縣農業生態環境對農業經濟系統的約束與限制日漸顯現,經濟建設與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顯得更為突出,發展表現為不可持續性。在耦合度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鹽池縣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系統耦合協排程的分析可見,鹽池縣農業經濟發展的同時,農業生態環境在不斷恢復,鹽池縣農業經濟與農業生態系統的協排程程度在不斷上升,說明鹽池縣近年來開展的生態環境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鹽池縣目前的生態環境狀況是由於歷史上長期的農業開發所致,短期內植被的恢復並不意味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也會相應地得到提升和恢復,隨著經濟發展強度的不斷加大,鹽池縣未來將會面臨更大的環境壓力,因此,鹽池縣的環境治理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