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課堂管理問題分析

才智咖 人氣:2.95W

中學生與國小生心理上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國小生對教師有著天然的尊敬和服從心理,而中學生渴望在社會、學校中獲得與成年人同樣受尊重的地位,這樣更容易產生課堂管理問題。以下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學生課堂管理問題分析論文,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學生課堂管理問題分析

 摘要:中學階段是青少年成長的關鍵時期,快速的身心發展使學生內心充滿了矛盾和衝突。這種心理體驗在課堂上部分地表現為問題行為。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用愛心和智慧解決課堂問題行為是必不可少的過程。

關鍵詞 :課堂管理 問題行為 教學策略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成長的關鍵期,較國小階段他們在心理上有了新的變化,內心充滿著多種矛盾,如衝動與理智的矛盾,活潑好奇與緊張壓抑的矛盾,封閉自己與渴望交往的矛盾,依賴性與獨立性的矛盾等等。他們在這一階段對教師的信任度減弱,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這種心理呈現在課堂上表現為試圖挑戰老師,干擾課堂,故意刁難老師。有的大聲喧譁,課堂上吃零食、開小差;有的上課遲到,不帶課本,不聽課,隨意走動,故意大笑,甚至打架;有的故意挑刺,問一些和上課主題相悖的問題或者無關的細節。這些課堂問題行為不可避免地影響教學氛圍,嚴重降低教學效率。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在認清學生心理特徵的基礎上,堅守“傳道”的職責,以包含關懷的態度,採取科學的教育方法進行教育。

本文試圖通過反思筆者有限的教學經驗,為管理學生課堂問題行為提出些策略性的建議:

一、揚長避短策略

首先,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階段學生正處在心理的“過渡期”,一方面他們的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對身邊的人或事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另一方面,他們沒有穩定的內部心理,容易受到周遭環境的影響。因此,面對學生的刁難行為,教師首先要挖掘行為人本身積極的方面,以增強學生的認可度,進而勸其規避不良行為,即揚長避短策略。如筆者在執教國中語文《愛蓮說》一課時,引導學生理解肯定蓮花品質時,一位學生突然站起問:“老師,報道說蓮藕含毒素,那我們為什麼還去讚美它?”這位學生平時在課堂上表現比較不認真,經常遊離於課堂之外,有的時候還會和老師唱反調。如果從固有的印象來看,比較傳統的教師可能會認為這是與課文無關的問題,會影響教師的引導思路。這是學生“沒事找事”,故意刁難自己,讓自己下不了臺。由於授課時間限制,教師往往為了完成既定教學目標,而忽略或匆匆帶過這個問題,達到讓課堂回到“正軌”的目的。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可能也錯過一個讓學生深入思考,形成批判性思維,甚至愛上語文的機會。

當學生髮問的時候,不管他是出於什麼目的,我們應該肯定這位學生勇於發問的態度。他提出一個經過思考存在疑惑的問題,可以意識到學生對這堂課有參與感和責任感。他意識到這是“我”的課堂,而不是老師一個人的課堂。他把自己作為學習的主體,積極地調動思維。因此,教師要抓住這個機會,引導學生進一步瞭解課文,瞭解什麼是“託物言志”;讓學生深入文字本身傳達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同時,教師要及時表揚學生對課堂的參與,用陽性強化療法逐步地建立學生對思考、對提問、對學習的興趣,將消極因素轉化成積極因素,長久如此,讓學生真正地愛上課堂。

二、出其不意策略

中學生的情感世界很豐富,他們有強烈的自尊心,會有羞恥感、自卑感,感性十足,容易被主觀情感支配,也容易被外界誘惑,同時他們也具有一定的自我反思的能力。因此,這一階段學生的教育不能只是運用正面思想教育的方式。尤其對於經常刁難老師的學生,過多的正面教育可能會增強其牴觸心理,更容易引起師生間的正面衝突。此時,教師可採取出其不意的教育策略,即以學生意想不到的方式對其所犯的老錯誤進行側面教育。如一位老師在教授《觀潮》一課時,在幫助學生理解 “人聲鼎沸”一詞的'含義之時,為了更加形象地感知詞語的意義,老師請平時經常在課堂上大聲講話的兩位學生坐在班級中間,其他同學模擬“人聲鼎沸”的現場(即請同學們都踮起腳尖,激動的議論大潮來了),然後15秒以後,問問兩位學生的感受,幽默地告訴學生,平時他們倆人就足以讓老師在上課的時候感受到人聲鼎沸的效果。學生們鬨堂大笑,兩位學生在害羞過後也瞭解到上課講話給老師和其他同學帶來的困擾。教師用這種方式側面引導學生意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並主動認真改善。

三、轉移興趣策略

經常刁難老師的學生,一方面是為了引起老師同學們的注意,另一方面是試圖維護自身的獨立性,以上位者自居的方式抵消長輩、老師對他們帶來的威脅感。作為教師,我們應認識到,學生這一行為其本身就存在注意力方向偏頗的問題,為了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來,可運用轉移興趣的教育策略,即採取語言或其他方式,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自然地從不恰當的方面轉到正確的方面來。如中學生在課間可能會下棋、玩手機遊戲。短暫的十分鐘過去後,他們可能還依依不捨,不肯放下手機,還不能將注意力集中在教師身上。

那麼這時候,教師可採用多種方式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比如教師剛好在上新課,那麼就用精彩的匯入來吸引學生;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複習上節課的內容讓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文字上;也可直接讓學生齊讀課文,或者讓還在玩遊戲的學生站起來朗讀課文;在學生不經意走神的時候,教師也可適當地利用板書,讓學生重新跟上思路。當然,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教師在備課的時候,除了備好教學內容還要備好學情。不應把課程內容設定得過難或過於簡單。藉助文字特徵,將學生的興趣點轉移到對文字的探索中來。由於人的注意力集中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在學生進入上課狀態的時候就應該把重要內容先講完,利用思維導圖有助於學生記憶課程重點內容。教師授課的節奏要適中,太快的節奏學生跟不上,太慢的節奏學生容易開小差,這些都不利於教學。

四、角色轉換策略

中學生與國小生心理上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國小生對教師有著天然的尊敬和服從心理,而中學生渴望在社會、學校中獲得與成年人同樣受尊重的地位。出於叛逆心理,學生有時會故意在課堂上喧譁,或和老師對著幹,不配合教師授課。對於這些現象,教師要正確地看待。學生的心理需求產生變化,那麼教師也應該轉換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