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藝術校本課程“模組”式教學研究

才智咖 人氣:6.97K

摘 要:新課程改革以來傳統的教學模式已越來越不能適應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課程教學模式的變革已提上日程。我校加強理論研究,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在藝術校本課程教學中初步形成“模組”式教學新模式。“模組”式教學應用後,在教學執行、教學管理以及教學效果上均取得了顯著成績,收到了良好效果,為類似課題研究提供了借鑑與參考。

國中藝術校本課程“模組”式教學研究

關鍵詞:藝術;課程;模組;教學

一、問題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與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的進一步發展,能夠打造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新教學模式已為人所聚焦。藝術校本課程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前些年我校藝術教學遵循傳統教學模式,教育教學效果不明顯,為此我校藝術教學改革率先進行,形成了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以自由組合為原則的藝術校本課程“模組”式教學。本課題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的。

(二)研究意義

一方面,我校目前的課程教學仍主要採用傳統教學模式,藝術教學改革研究在學校率先進行,對其他學科教學模式研究有重大的借鑑意義。

另一方面,“模組”式教學研究可以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這種模式以學生髮展的個性需要為目的,更利於素質教育的實施。同時研究能打造一批高素質的、研究型的教師隊伍,促使教師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學習,並帶動其他學科進行大膽地實踐與研究,對建立研究型學校有重要意義。

(三)研究理論基礎

1.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所倡導的觀點適應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這就使建構主義理論逐漸與廣大教師的教學實踐普遍地結合起來,從而成為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也成為本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2.人本主義理論。這一理論遵循了“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迎合了素質教育教學的要求,對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展學生的自學和探究能力是有著積極作用的,因此,也是本課題研究的重要理論依據。

3.“發現學習”理論。學生是學習的積極的探究者,教師的作用是創設適合學生學習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現成的'知識。因此,讓學生從“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轉到“知其所用”和“知其誰用”上來。

二、研究內容

(一)藝術校本課程教學分班制

為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以發揮,學校經過理論研究和調查實踐,在藝術課開設上實施藝術學習“小班制”(如下圖),也就是把傳統的每三個班級合併成一個藝術大班,然後再根據學生的選擇分成六個模組小班,六個模組是:(1)傳統民族美術;(2)素描寫生;(3)創意水溶彩鉛;(4)音樂欣賞與演唱;(5)音樂欣賞與語言藝術;(6)合唱。這種大膽創新的分班模式區別於傳統分班模式,實施目的在於提升藝術教學的效果,提高校本藝術課程教育教學質量。

(二)藝術校本課程模組制

藝術校本課程模組制主要包括兩塊內容:一是學生“模組式”學習,在選課之初學生根據自己的學力、個性特長和興趣願望自由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模組班級上課,這樣滿足了學生的興趣愛好,給予學生以充分的學習自主選擇權,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贏得了學生普遍歡迎。二是教師“模組式”教學,在藝術校本課程的設定方面,學校鼓勵教師根據各自的專長特色和專業發展開設不同的特色校本課程,這樣教師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教學特色和專業特長,同樣促進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教師“模組式”教學與學生“模組式”學習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三)藝術校本課程學習靈活性

藝術校本課採取“走班式”教學,也稱“走讀式”教學,六個模組小班的學生同一時間到不同的教室進行模組學習,走班學習體現出學習靈活機動性的一面。

藝術校本課程不是一成不變,而是根據學情變化做適當調整。具體來說分為兩個方面:

1.學生方面。模組教學的學習內容以一個學期為週期,一個學期結束後學生要重新選擇,這樣學生便可以接觸到更多的模組。

2.教師方面。教師進行一個學期的教學後,會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表現和問卷調查在下一輪模組學習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如楊老師在第一學年開設了塗鴉課堂的模組學習,第二學年更改成傳統民族美術。靈活性使得“模組”教學更賦魅力,更具藝術性,它不拘泥於固有模式,善於變通,與時俱進。

(四)藝術校本課程研究綜合性

藝術校本課程是我們在理論聯絡實際與綜合研究的基礎後確定的。我們通過收集、研究相關資料,調查藝術教學狀況,制訂方案等研究準備後,對課題深入實踐與實施,最後提煉總結出藝術校本課程“模組”式教學。

三、教學效果

(一)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了激發

因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選擇,他們對“模組式”學習方法充滿了熱情,藝術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我們設定了一份調查問卷:

1.你對藝術校本課的總體評價。A.喜歡B.一般C.不喜歡(選C的同學請註明原因 )

2.七年級美術、音樂課(傳統式)與八年級藝術課(走班式)對比,你更喜歡哪一種上課方式?A.七年級B.八年級C.無所謂

3.你願意在下學期繼續實施藝術校本課嗎?A.願意B.無所謂C.不願意

調查結果百分比:

從問卷結果我們不難看出學生確實喜歡“模組式”的學習方法。

(二)學生的藝術素養明顯提高

1.實施“模組”式教學以來,學生在期末測試以及平時作業的成績比實施“模組”式教學前的成績有了明顯提高,有些小模組成績,如素描提高了50%,稍低一些的音樂欣賞與語言藝術也提高了近30%.另外,學生在期評中的自我評價環節認為藝術校本課對於藝術修養方面的提升有幫助的達到53.10%.

2.學生主動參加校內外各種藝術活動,提高自身的藝術修養,效果明顯。在校內學校藝術節、新年音樂會、才藝大賽、科幻畫比賽、現場班級名片繪製大賽等活動的參與人數明顯比往年多。在校外學生的美術作品、音樂作品等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屢獲大獎,在過去的一年中獲得國家級獎項5人次、省級2人次、市級4人次、區級1人次,取得不俗成績。

(三)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顯著提高

學生學習熱情的高漲,學校更寬鬆、更人性化的教學環境,也激發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教學相長得到很好的體現,教師更加專注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開展理論研究、教學實踐、前沿探索等,全力以赴“武裝”自己,讓自己以最好的狀態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

(四)藝術特色學校進一步完善

在藝術校本課程“模組”式教學取得的成績基礎上,我校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進一步深化藝術課程教學改革為核心,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關鍵,進一步普及和發展學校藝術教育,藝術特色學校得到進一步完善。

四、改進“模組”式教學的建議

(一)教師的學習要加強

不斷加強學習,做學習型、研究性教師,是教師的職業要求。教育改革在深化,教育理論不斷創新,教師要加強教育理論和新課程改革相關內容的學習,梳理教學中遇到的困惑,深入研究“模組”式教學存在的這樣那樣問題,深入探究藝術課程的功能,教師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雄厚的知識儲備和完美的課堂教學藝術向學生展示自己的價值,促進學生藝術素養的整體提高。

(二)教學評價要得當

藝術課程是富有魅力的課堂,藝術課堂評價也應該是富有魅力的。教師“模組”式教學課堂評價不能太機械教條,應多元化、富有新意,得當的評價會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諸如“該生對水溶彩鉛興趣濃厚,有強烈的創作欲,技法成熟,色彩感覺也非常好,如果在後期處理方面能夠再多下點工夫那就更棒了!”之類的課堂評價用語就很好地體現課堂評價的藝術。

總之,“模組”式教學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藝術校本課程的教學質量,但對“模組”式教學研究,還處在初級階段,實踐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探索、去解決。

參考文獻:

[1]謝雱。中學美術教材教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06-01.

[2]尹少淳。美術教育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1-01.

[3]葛賽爾。羅丹藝術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03.

[4]劉文科。淺談國中音樂教學匯入藝術[J].當代教育之窗,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