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美術欣賞課的節奏與韻律探析論文

才智咖 人氣:4.99K

摘要:美術欣賞課是中學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每冊教材都安排了一個甚至兩個單元欣賞評述的內容。美術欣賞課在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中的人文積澱、人文情懷和審美情趣等方面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國中美術欣賞課是比較難把握的課業型別,教師可以根據國中美術教學經驗,對打破美術欣賞課的枯燥乏味進行探索,變換課堂的節奏,使美術欣賞課有了起伏和韻律。

國中美術欣賞課的節奏與韻律探析論文

關鍵詞:國中美術;欣賞;節奏;韻律美術學習活動大致可分為創作和欣賞兩類。而欣賞課在為國家培養具有人文精神、審美品位和美術素養的現代公民方面的作用尤為突出。這就要求教師不但要有深厚的美術文化素養,還要具備豐富的歷史、文學修養。我所任教的學校是一所農村學校,學生全部來自農村,除了美術課之外沒有機會接觸到美術作品。很多課本上的美術名作,學生都是第一次看到,對他們來說也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對於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往往一臉的茫然。一節美術欣賞,就是我一個人的獨角戲,帶給我深深的挫敗感。為此,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然後改變教學方式。我從課堂節奏入手,設計多種教學活動,一改欣賞課看、聽、說比較平緩的節奏,動靜結合,讓美術欣賞課好像樂曲一樣有了節奏和韻律,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一、設計新穎的匯入環節,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的狀態緊張起來

美術課一般都被安排在上午第三節、第四節,下午第一節、第二節。上午經過主科教師的“狂轟亂炸”以後,學生的思維已經進入疲憊狀態,到了第四節課,臨近中午,學生的肚子已經唱起了“空城計”,根本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而下午的課堂時間,學生又比較容易犯困,因此,匯入部分能否激發其學生的興趣,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想盡辦法,使出渾身解數。在執教《中國古代陶器欣賞》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組織教學結束後,我舉著一把泥土和我的黃金項鍊請學生挑選,大家異口同聲選擇了黃金,我卻選擇泥土,學生都很驚訝,誰都知道黃金與泥土的價值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老師為什麼選擇泥土?所有學生心裡都有這樣一個問題,學生的好奇心立刻被調動起來,馬上來了興趣。接下來,我通過一則“紫砂壺拍賣出150萬人民幣的新聞”證實了我的選擇的正確性,學生不由發出驚歎聲。接著,我又通過幻燈片展示了一組珍貴的陶器圖片,這些國寶級的泥土製作的器物更有價值。在學生的驚呼聲和讚美聲中,匯入新課《中國古代陶器欣賞》。在短短3、5分鐘的一個匯入環節裡,學生的情緒就經歷了質疑、猜測、好奇、急切、驚歎、讚美等不同的體驗,思緒起伏不平。如此一來,讓學生很快就進入急於探索的求知狀態,隨後的教學活動進行起來就很順利。

二、設計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動靜、快慢結合

緊張有趣的匯入環節過後,接下來就進入學習新課的重要環節。這一環節往往還包括多個知識點的學習,重點、難點的突破,是一節課最重要的部分,花費時間也是最多的。只是一味地讓學生看、聽、說是達不到欣賞課的目標的。我在這一環節總是設計多樣的活動,除了讓學生安靜地看、聽之外,還讓他們動手、動腦。還是以《中國古代陶器欣賞》例,我設計了以下的學習活動:第一部分為古代陶器造型的實用性,由5個小的活動組成:1.觀看《陶器的'起源》視訊,思考並回答兩個問題。陶器是怎麼出現的?視訊中出現哪幾種陶器?表面上看,學生是安靜的,但他們的眼睛、大腦卻在積極運動著。短暫的交流,師生共同歸納總結,讓學生有了一點熱身運動。2.進行小測試。通過連線的方式,對不同陶器進行分類整理。總結出陶器的器型的實用性。3.設計一款實用的陶器。用鉛筆畫出設計草圖。4.自主欣賞《白陶鬹》。小組討論白陶鬹的造型如何體現出實用性。學生的思維很活躍,從物理的角度解答了白陶鬹三足、圓腹、騰條紋把手造型的科學性。5.觀看《尖底瓶》取水的視訊,更直觀地體會古代陶器造型的實用性。至此,理解中國古代陶器造型的實用性這一教學目標圓滿完成。縱觀5個教學活動,如同一首樂曲,由優美緩緩的慢板開始,進而是舒緩優雅的柔板,再而是徐步而行的行板,再到稍微急促的中板,再放緩節奏,速度由慢到稍快再到稍慢。第二部分為欣賞中國古代陶器的紋飾之美。這一板塊也包含幾個小的教學活動:1.通過觀察五種文化型別的彩陶紋飾,根據教師的問題深入解讀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型別、不同地域的彩陶紋飾之美,最後歸納總結不同文化型別紋飾的特點。2.在教師問題的引導下,欣賞、體會馬家窯文化的紋飾與器型的完美結合。師生之間你來我往,隨著問題的步步深入,學生的思路逐漸開闊。學生對紋飾的描述加上了自己的想象,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文采。因為有了前面對《白陶鬹》的器型分析,對《旋渦紋瓶》的器型分析也很到位,紋飾與器型緊密結合,達到實用與美觀的完美結合,智慧與聰明擦出火花,學生妙語連珠,課堂不禁掀起一個小高潮。3.通過視訊,讓學生稍微平復一下情緒,靜靜地從不同的角度感受古代陶器之美,體會先人的智慧。4.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欣賞有代表性的彩陶,每組一份彩陶圖片。組長整合大家的見解,到講臺前評述本組的彩陶。其他學生可以質疑,可以補充。5.動手裝飾陶器。每人發一個棕色底色的沒有紋飾的陶器圖片,用紅色或黑色記號筆進行裝飾。然後展示評價。這5個教學活動承接第一板塊結束時稍慢的節奏,解讀紋飾時是延續了較為平緩節奏;緊接著的是如急切的快板般的高潮部分;然後的《舞蹈紋彩陶盆》視訊又趨於舒緩;小組自主欣賞部分又如一個小快板;最後的裝飾美化以及展示評價好似徐步而行的行板。最後是拓展延伸和課堂總結部分,節奏又回到慢板的狀態。至此,一節緊張充實的美術欣賞課在學生意猶未盡的不捨中結束。雖然是欣賞課,但一改往日沉悶、安靜的氣氛,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眼、腦、口、手都充分動起來。節奏時而舒緩,時而急切,時而緩慢,跌宕起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覺得一節成功的美術欣賞課如同一片好文章,“文似看山不喜平”。又如同一首樂曲,節奏的變換起伏才形成韻律,才能餘音繞樑。把握好美術欣賞課的節奏與韻律,會帶給學生更多的體驗和感受,讓學生愛上美術欣賞課。

參考文獻:

[1]佚名.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J].中國美術教育,2002(3):2-5.

[2]核心素養研究課題組.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