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護理教育中的中醫護理課程設定研究論文

才智咖 人氣:2.03W

中醫護理是在中醫基本理論指導下的護理工作。中醫護理作為中國所獨有的特色護理課程,在護理學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高等護理教育開展多年來,對於中醫護理課程設定始終存在誤區,阻礙了我國醫學事業的繁榮發展以及現代護理體系的構成。高等護理教育設定中醫護理課程目的是培養學生既能掌握現代護理學知識和技能,又能掌握中醫辨證施護、整體護理的高素質全面型護理人才。

高等護理教育中的中醫護理課程設定研究論文

一、中醫護理含義與特點

中醫護理是指按照中醫基本理論開展護理工作。中醫護理的基本內容包括病情觀察、起居護理、情志護理、飲食護理、體質調護等。中醫護理的核心理念為辯證統一施護。中醫護理十分重視人體的統一性和完整性,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在結構和功能上是不可分割、相互協調的,一旦某個器官出現病變將會影響其他器官,造成病理上的影響。除此之外,中醫護理還十分重視人與自然的統一性,認為人體的執行和自然界有著密切的關係,人的病理和生理狀態都受到了自然界影響[2]。病情觀察依靠辯證施護,在進行辯證施護之前首先要對病人的'病情進行診斷。與現代護理中的儀器檢測不同,中醫護理診斷病情靠的是“望、聞、問、切”四診手段,同時結合病史詢問、個體狀況等資訊,運用中醫八綱辯證的方法加以分析、歸納(八綱:陰、陽、表、裡、寒、熱、虛、實)。中醫八綱辯證可根據病變的部位、性質以及病變過程中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情況加以綜合分析,初步診斷病人的證型及潛在的健康問題,從而提出護理措施[3]。起居護理指的是起居有常、勞逸適度、環境適宜。《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提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中醫學認為保持情志舒暢有利於抵禦疾病,飲食調護也能治療疾病,因此,中醫護理可根據辯證施護原則對病人進行膳食和營養方面的護理指導。中醫護理還具有豐富多樣的護理方式,包括鍼灸、撥罐、按摩、刮痧、耳針、梅花針、中藥薰洗等二十餘種傳統技術,同時運用內治和外治進行整體綜合調節和治療。以上護理方法不僅操作簡單,並且效果較好,尤其適用於家庭護理。

二、中醫護理與現代護理關係

中醫護理與現代護理之間優勢互補,相互促進。隨著現代護理學的不斷髮展,護理模式更加註重以病人為中心,提倡“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進入整體護理階段。這一點與中醫護理中“天人相應”的整體觀、自然觀和“以人為本”的理念不謀而合。現代預防醫學的發展也和中醫護理注重養生防病的理論相一致。中醫護理經過上千年的發展與積累形成了非常完整的養生護理理論和獨特的方法,對於現代護理學的發展有很高的借鑑意義。隨著老齡化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口以及老年疾病發生,如何預防老年慢性病,如何更好地護理老年慢性病是值得我們思考的課題。而研究表明,老年人更加適合中醫護理方法,運用中醫護理的整體觀進行護理,能夠有效調理老年病人的機體,增強病人的抵抗力,對合並多種老年疾病的病人具有很好的療效,避免了服用西藥副作用多的弊端,並且可以減少服藥次數[5]。

三、高等護理教育開設中醫護理課程的必要性

高等護理教育開設中醫護理課程十分必要。有研究顯示,各高等護理院校中西醫課程比例差異很大,中醫護理課程多為選修,而西醫護理課程為必修。在統計的39類中醫課程中只有3個為必修。並且中醫護理實踐課程也遠小於西醫護理實踐課程比例。由此可見,各高等護理教育院校對中醫護理課程普遍存在重視不夠的情況。只有將現代的護理觀與中醫的基本理論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整體護理,優勢互補,實現中醫護理與西醫護理的和諧發展。中醫護理和西醫護理之間,不是完全對立的關係,而是相互促進、相互學習的過程。現代護理人才不僅要專業化,更要掌握多學科知識,成為全面性人才。因此,高等護理教育開設中醫護理課程刻不容緩,同時合理分配中醫護理課程比例,提高中醫護理課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