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教育對策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7.28K

【內容摘要】本文從高職(專科)院校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的理論和現實意義出發,介紹了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對解決學生就業問題的重要作用,分析了目前高職(專科)院校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教育的現狀,給出瞭解決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率和創業成功率不高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高職院校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教育對策的論文

【關鍵詞】高職院校;電子商務;創業教育

一、高職(專科)院校開展電子商務創業教育的意義

通過查詢有關資料可以知道:我國從2014開始,高等院校應屆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2014年高等學校應屆畢業人數約為727萬,2015年高等學校應屆畢業人數約為749萬,2016年高等學校應屆畢業人數約為770萬,2017年高等學校應屆畢業人數約為795萬。隨著高等學校應屆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整體不容樂觀,作為學歷層次最低的高職(專科)類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勢顯得更加嚴峻。因此,近幾年高職(專科)院校每逢學生畢業,社會上必提“史上最難就業季”。目前,大學生就業與創業已經成為社會的焦點。高職(專科)院校紛紛開展創業教育,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學生自主創業。把創業教育和學生專業學習相結合,是深化高等學校職業教育創新與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落實通過學生創業來帶動學生就業,從根本上解決高職(專科)院校畢業就業難問題的重要措施。重視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是高職(專科)類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是高職(專科)院校獲得進一步發展的動力之源。為了促進職業教育的可持續發展,高職(專科)類院校應該比其它本科類院校更加重視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電子商務作為一種新型的交易方式,“十二五”期間在我國得到迅猛發展,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智慧移動終端的普及,大量基於智慧移動終端的電子商務應用APP湧現。基於智慧移動終端的電子商務應用越來越受大學生青睞,面對嚴峻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已經發現電子商務帶來的巨大商機,選擇通過交易成本低、易操作的電子商務來實現創業與就業。通過分析阿里巴巴商學院網路創業研究中心研究報告,可以看出近幾年我國大學生網路創業群體中,高職(專科)學歷層次的學生網路創業佔大學生網路創業人數的比例為62.23%,在所有網路創業學生中有38.35%的網路創業者所僱傭的人員75.90%為本校同學。由此可見,促進學生通過電子商務創業,對高職(專科)類院校來說十分重要。把電子商務與創業教育相互結合,可以充分發揮電子商務的優勢。高職(專科)院校學生通過電子商務創業,既可以為自己在畢業的時候尋找就業出路,又可以為本校其他同學解決就業問題。在高職(專科)院校學生中開展電子商務創業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其意義表現為以下幾個具體方面。第一,開展電子商務創業教育,有助於使學生形成創新與創業意識。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形成非常重要,它是學生進行創業實踐的前提條件。第二,開展電子商務創業教育,可以培養學生電子商務創業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電子商務技術和創業理論解決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的能力。第三,開展電子商務創業教育,可以促進高職(專科)院校進行教學改革,使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更加符合學生電子商務創業需求。第四,開展電子商務創業教育,能夠促進大學生形成通過電子商務進行創業的能力,可以促進學生創業素質的培養。第五,開展電子商務創業教育,能夠提高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率與創業成功率,從而在一定層面上解決學生就業問題。

二、高職(專科)院校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教育現狀

目前,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業意願和創業能力,提高學生創業率和創業成功率,國內很多高等院校都開展了創業教育。但創業教育的效果不是很好,教育部“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研究”課題組曾經做過調查,發現在全國範圍內有創業意願的大學生人數佔總人數的比例為75.22%,但真正把創業意願付諸實踐的只有1.94%。江西省作為一個欠發達的內陸省份,學生的創業意願和把創業意願付諸實踐的比例要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電子商務創業極具誘惑力,同時也極具挑戰性。為了實現電子商務創業、創新人才的培養,必須切實把創業教育和電子商務專業知識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在進行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教育的時候,除了需要開設與電子商務創業教育相關的課程,還需要通過各種方法和手段把培養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貫穿到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教育過程中。電子商務創業教育工作者必須研究學生電子商務創業行為,對學生電子商務創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影響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的關鍵問題,並且在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教育過程中想辦法加以解決,從而提高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率和創業成功率。但是,目前這方面的研究還非常少,相關理論體系還沒有形成,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電子商務創業教育目標沒有與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融合。很多學校僅僅開設了一門創業指導或基礎性創業教育課程,沒有形成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更談不上與具體的電子商務創業相結合。現有的電子商務創業教育課程設定有待優化,目前,很多電子商務創業教育活動主要存在於課外環節,課堂教學安排有,但是課時量不多,沒有辦法完成系統教學。(二)電子商務創業教育師資缺乏。電子商務創業教育師資隊伍是開展電子商務創業教育的關鍵,懂創業,有創業資源,又掌握電子商務創業技術,且願意為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教育奉獻力量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很多電子商務創業輔導老師在指導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時理論多於實踐,實用性不強,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三)學校電子商務創業氛圍不濃。學校對電子商務創業宣傳大於行動,加上缺乏電子商務成功案例,再加上學校在學生電子商務創業上的'引導和支援措施欠缺,使得高校中電子商務創業文化氛圍不濃厚,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的想法很難轉化為電子商務創業實踐。另外,目前,高職(專科)院校對學生的考核機制還停留在課程成績或者學分上,學生要想拿到畢業證,就必須所有課程合格,而要想課程合格就不能缺課,就要在學業上多花功夫,想既要兼顧學業,又要進行創業,學生們覺得壓力很大,很容易導致顧此失彼。這些因素導致目前高等學校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率和創業成功率都不高。

三、高職(專科)院校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教育的對策建議

電子商務創業具有門檻低、所需啟動資金少、創業風險相對較低的特點,學生通過電子商務創業,可以將所學知識進行實踐,積累創業經驗,實現自我價值,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對電子商務創業教育進行必要的研究,並給出應對策略和合理建議,有助於提高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率和創業成功率。(一)大力進行電子商務創業教育課程改革。對影響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的因素進行研究,並在研究的基礎上形成電子商務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知識體系。從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業能力和創業意識的角度出發,借鑑國內外的創業成功案例,在教學內容上進行精心選擇、對教學重點難點進行分析,進行電子商務創業教育課程專案開發。開發電子商務創業教育案例式教材,建設電子商務互動式網路教學平臺,開發緊跟市場脈搏的、能夠解決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實際問題的“專案主題式”電子商務創業教育系列微課,採用課堂教學與課外自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真正形成創業理論、專業技能和創業實踐相結合的電子商務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二)加強電子商務創業教育師資培養。目前,從事電子商務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比較薄弱,很多學校指導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的師資主要為計算機專業或工商企業管理專業教師,這些師資一般都缺乏系統的電子商務理論知識,更沒有電子商務實踐經驗。既掌握電子商務專業知識,又具有電子商務創業經驗的“雙師素質”教師,是推動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相關學院應大力加強校企合作,讓教師到一線電子商務企業掛職鍛鍊,進行電子商務實踐,把握電子商務發展方向,促進教師專業知識和技能更新;更應該出臺相應的激勵機制,在科研立項、教學評價、酬勞計算、場地提供等方面向從事電子商務創業的教師傾斜,鼓勵教師指導學生組建電子商務創業團隊或者建設電子商務創業工作室。(三)努力營造良好的電子商務創業氛圍,支援學生進行電子商務創業實踐。高職(專科)院校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對電子商務創業成功人士、特別是本校電子商務創業成功人士進行正面宣傳;成立電子商務創業基金管理機構、電子商務創業孵化中心,為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提供必要的資金、場地和技術支援;鼓勵學生參加創業大賽,在比賽中開拓視野,在比賽中積累經驗;改革學生學業評價體系,探索讓學生用電子商務創業成果轉化為課程成績的可行性,從而在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後顧之憂,提高學生電子商務創業率和創業成功率。

四、結語

高職(專科)院校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教育任重道遠,目前,江西省很多高職(專科)院校進行了不少的嘗試,以筆者所在的學院為例,學院為了促進學生電子商務創業,成立了專門的創業教育學院,並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教師和學生進行電子商務創業,並且打破專業、班級限制從全院範圍內挑選有創業意願的學生,由專門的老師進行電子商務創業指導,學生的電子商務創業意願和電子商務創業能力都得到了顯著提升。目前,不少學生已經實現到電子商務創業,並且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這一批學生的帶動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學院學生的電子商務創業率和創業成功率都會有很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嶽向華.高職電子商務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融合初探[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8[2]蔣陽飛.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問題及對策[J].大學教育科學,2016,7

[3]彭仁孚.淺析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師資隊伍建設[J].中國市場,2015,33

[4]丁明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型電子商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J].電子商務,2014,12

[5]阿里巴巴商學院網路創業研究中心.大學生網路創業現狀與趨勢──中國大學生網路創業研究報告[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1

作者:顧加強 劉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