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層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育的運用

才智咖 人氣:1.97W

如果對所有學生都採用統一的教學目標,就失去了分層教學的意義,不利於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掌握知識點。分層教學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學生水平有高、中、低的差別。

分層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育的運用

【摘要】簡述分層教學的內涵及其重要作用,從手段、目的、效果三個方面闡述分層教學的定位。以高職英語教學為例,提出從教學目標、物件、內容、模式等四個方面進行分層教學應注意的具體問題,並針對具體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旨在促進分層教學的有效實施。

【關鍵詞】分層教學模式;高職英語;教育模式

隨著我國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水平的發展變化,高職教育響應國家的教育政策,積極進行教育改革。由於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所以採用分層教學的模式。依據學生的基礎水平與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有利於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一、分層教學的內涵

分層教學主要是指教師依據不同學生的英語水平以及學習能力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教師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教學模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分層教學能夠實現因材施教,即教師可以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這不僅能夠滿足不同水平的學生需要,也能夠調動不同層級學生的求知慾。除此之外,在分層教學中,層級水平比較明確,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按規定的層級進行教學,這有利於節約教師資源,保證教學質量。教師對學生進行區別授課,能夠避免低層級學生在大班上課時跟不上上課節奏,產生自卑心理。而高層級的學生進行區別教學後,也可以形成競爭機制,督促自己努力學習,消除學習中的自滿感與優越感,使英語水平能夠得到最大的提高。

二、分層教學模式的定位

(一)手段定位

分層教學的手段主要集中在班級編排與教學實施兩個方面。班級編排是教學管理的範疇,教學實施主要是指對教學資料的合理安排。班級編排主要是按照學生的現有知識水平進行劃分,學生自主選擇不同水平的班級,實行走班制(王雪2012)。走班制並不是將學生固定在某一個班級進行學習,而是以學生掌握的知識為主要依據進行班級變化制學習。隨著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學生可以從低水平的班級轉到高水平的班級學習。走班制學習的關鍵特徵在於“走”,即把學生的學習過程看成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二)目的定位

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應摒棄陳舊的教育理念,將職業教育的元素最大化。分層教學的目的可定位在執教需要和因材施教兩個方面。對於不同層級的學生制訂不同層級的教育目標。分層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引導學生進行趣味探討,促進其發展。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權力包括因材施教與教師的個性化教學。所謂個性化教學,就是不採用“一刀切”的標準化知識“灌輸”,而鼓勵非模式化以及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學生不是進行統一加工出廠的,而是代表不同材質的原材料,有著不同的興趣、認知方式、個性心理特徵以及愛好。

如果教師對學生採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就會抹殺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抹殺學生的個性,最終導致學生成為模式化的教學產品。因此,分層教學是對學生差異化的尊重。分層教學的目標定位主要為:對於處於較高水平的學生,主要是發展學生的特長與學習品質,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應用能力;對於處於中等水平的學生,主要要求他們鞏固教材、課程標準要求的知識與技能,培養他們的學習品質以及學習能力,提高他們的知識基礎水平,最終進入到水平較高的班級;對於水平較差的學生,主要加強該層級學生的心理教育、思想教育,讓他們掌握最基本的理論知識,激發其學習興趣,轉變學習態度,調動學習積極性,挖掘其潛力,讓他們能夠理解最基本的專業理論知識,並向中等水平的學生靠近。面對不同層級的學生,教師要進行不同的目標定位。

(三)效果定位

分層教學應用於高職英語教育,其教學效果要達到兩點要求:對於英語基礎水平比較薄弱的學生,要讓其達到大學閱讀和寫作的基本水平;對於英語基礎水平較高的學生,除了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還應培養其涉外事項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將基礎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學以致用。在基本課程學習完後,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分層佈置作業、分層輔導、分層測試、分層評價等,最終給出最客觀的評價結果。

三、分層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教育中的應用

(一)教學目標的分層

分層教學模式的首要前提是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不同層次的學生具備不同的接受能力,不同層次的學生也應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如果對所有學生都採用統一的教學目標,就失去了分層教學的意義,不利於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掌握知識點。對英語基礎水平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為其制訂較高的教學目標,使學生能夠在原有基礎上取得更大的進步(鄭佳2015)。而對基礎相對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師應將教學目標放在夯實基礎上,為後期的英語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讓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取得進步。

(二)教學物件分層

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起著指導的作用。教師要有的放矢,對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指導。教師要了解並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能夠從客觀的角度把握學生所處的層次,真正做到分層教學。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1.充分了解學生

教師應切忌將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分層的唯一依據。分數只能作為一個參考,有助於教師瞭解學生對該知識的掌握程度,併為後期的分層教學提供依據。分層教學主要是建立在學生自主選擇的基礎上,由學生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選擇。但是,在學生做出相應分層選擇之前,教師要將各層次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進行劃分。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幫助學生了解自己,並做出正確的選擇。

2.將分層過程看作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學生對自己層次的選擇並不一定是準確或是適合自己的,因為僅僅靠幾次考試成績是很難衡量自身的.實際知識水平的。因此,教師要允許學生依據實際情況做出改變。教師可以對學生採取試聽一個月的制度,學生依據試聽的效果更加準確地進行選擇,使選擇的層次符合自己的實際水平。但這樣的選擇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此,教師也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的層次選擇。學生在某一層次進行一段時間的學習後,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重新考核。通常以一個學期為一個考核階段,依據學生髮展水平,對其所選擇的層次也要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樣讓學生處於一個動態的發展水平,有利於督促學生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學習層次。

3.教師要理性對待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學生水平有高、中、低的差別。那麼,被分配到不同層次教學的教師要持平和心態,理性對待分層教學,尤其是被分配到低、中層次教學的教師不能帶有個人情緒,要積極履行教師的職責,完成教學內容,達成教學目標,切不可敷衍了事。除此之外,教師也不要經常在學生面前提及層次的區別,以免打擊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三)教學內容的分層

教師對於不同層次的學生要傳授不同的內容。但是,不管哪個層次的教學內容都應該與教學目標相匹配。對於英語基礎較好、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學內容應主要圍繞提高學生創新能力、應用能力與思辨能力;而對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教學內容應主要圍繞夯實英語基礎知識。面對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教材選擇成為一個難題。什麼樣的教材能夠關注到所有的學生,是教師在選擇教材時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教材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生動有趣、圖文結合,不能太難,但又不能低於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如果教材內容過於簡單,基礎好的學生不能得到有效提高;如果教材內容偏難,又會讓基礎薄弱的學生跟不上。因此,教師在選擇教材時,切忌以某一部分學生作為教材選擇的目標群體。

(四)教學模式的分層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的理論知識。這不僅不利於學生學習理論知識,而且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性、自主性。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學生只會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另外,傳統教育模式採用的“一刀切”教學方式對學生的知識點接受以及相應能力的培養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隨著分層教學理念的普及,教師應該對不同層級的學生採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比如,對於英語基礎水平比較好的學生,教學模式應以實踐運用為主,側重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以及與人交際等實踐能力;而對於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學模式應以增加英語單詞詞彙、閱讀文章、翻譯簡單詞句為主(劉穎2015)。

結束語

分層教學是對現代教育理念的貫徹,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育方式。這種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避免傳統教育模式中的“一刀切”。分層教學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要求教師進行學生分層、目標分層、教學分層、輔導分層、佈置作業分層、測試分層、評價分層等。與之相適應的,教師也需要分層。分層教學對於提高學生的個性化能力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