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從社會語言學角度淺談網路流行語的特徵及其形成原因

才智咖 人氣:1.04W

淺談從社會語言學角度淺談網路流行語的特徵及其形成原因的畢業論文怎麼寫,小編為你提供一篇範文參考,希望您喜歡!

淺談從社會語言學角度淺談網路流行語的特徵及其形成原因

 

  0 引言窗體底端

 

  所謂社會語言學,“它是語言學的重要分支之一,顧名思義,就是研究語言與社會相互關係的學科。”①從一門語言誕生之日起,它就不再是孤立著的,而是同社會密切相關的,並隨著社會的前進而不斷變化發展。而我國是一個擁有4.2億網民的國家,由網路所構成的虛擬社會日漸龐大,在這個網路社會使用的網路流行語也自然而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本文僅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出發,對網路流行語進行分析,總結出其不同於現實語言的一些區別特徵以及這些特徵形成的原因。

 

  1 特徵

 

  (1)從語言全民性的角度來看,有些網路流行語體現了漢語普通話裡的諧音現象。“語言作為最重要的社會交際工具,屬於社會的所有成員。語言既不是由社會的某些集團或個人創造的,也不由某些集團和個人所專用;語言對於社會的全體成員來說是共同的,是各種社會集團通用的交流溝通的工具。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語言的全民性。”②普通話是漢民族共同語,每個漢族人都有使用普通話的權利。在網路社會同樣如此,網路社會也是一個巨大的統一的語言社群。只有使用普通話才不會引起交際障礙。有些網路流行語甚至直接利用普通話中相諧音的詞彙。例如“豆你玩”“蒜你狠”等詞,都是利用諧音的方式反映了菜價普遍上漲的客觀事實,也反映了這種現象對老百姓正常生活的不良影響。這種故意改變“能指”與“所指”對應關係的方式,既生動形象又不乏力度,最重要的是這種諧音所有人都聽得懂,這也是它能夠快速傳播和流行的基本條件,反映了語言的全民性。

 

  (2)從語言地域變體的角度來看,有些網路流行語直接受方言的影響。所謂地域變體,簡單說就是指不同地區的方言。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交流是通過有聲語言,同一個詞在不同的方言中可能讀音不同,但書面文字還是相同的,例如“鞋子”在有的方言中讀成“孩子”,但書面語寫出來都是“鞋子”這兩個字。而在網路交際中,語言沒有聲音,全部由文字所代替。但網民來自全國各地,出於自身習慣,他們常常會根據自己方言的讀音來書寫詞彙,這就創造出了若干個沒有任何關聯的語素拼湊起來的新詞。例如有的人把“非常”寫成“灰常”,這說明這個地區的人hf不分;有的人把“感覺”寫成“趕腳”,這出自湖南一帶的方言。久而久之,這些詞就成了網路流行語,不說這些方言的網民也開始使用這些詞。可見,在現實中,方言往往被普通話所同化,而在網路中,普通話卻往往要被方言“異化”。

 

  (3)從語言接觸的角度來看,有些網路流行語直接受外語的影響。“語言接觸就是指不同民族、不同社群由於社會生活中的相互接觸而引起的語言接觸關係。世界上任何語言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總是與別的語言發生不同程度的接觸。”③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就說過:“語言,像文化一樣,很少是自己自足的。交際的需要使說一種語言的人和說鄰近語言的或文化上佔優勢語言的人發生直接或間接接觸。”④漢語也不例外。中外交際的不斷深入就必然造成語言接觸,並帶來語言結構和語言功能上的變化。而如今網際網路聯通著整個世界,不需要面對面的交際,也有可能產生不同語言之間的接觸。可以說,網路社會就是一個各民族語言文化互相交流融合的虛擬場所,誕生了許多受外語影響的網路流行語。

 

  (4)從語言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角度來看,有些網路流行語直接出自社會熱點現象。網路實際上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可以鍼砭時弊的輿論場所。與一般社論宣告的嚴肅性不同,網民們選擇一種更加詼諧幽默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社會熱點現象的看法,使特定的語言成為一種特定的符號表達一種特定的意義。例如:“我爸是李剛”句式的一夜爆紅,就是人們自發的`用帶有強烈暗示意味的句子來表達對官二代草菅人命的憤怒。這些詞都與人們的社會生活息息相關,是語言對政治經濟現象的反映。但是,這種網路用語的流行通常具有集中性和爆發性,以及一定的時效性,當新的社會熱點出現之後,就會被新的網路流行語所取代。

 

  2 形成原因

 

  2.1 網路社會具有天生的敏感性

 

  在資訊社會,網際網路是資訊傳播最迅速的媒介之一。我們每天都能看到海量的資訊在網路上釋出並傳播。所以網路社會對社會生活的變化和發展具有天生的敏感性。網民總是能夠在第一時間得到資訊並發表評論。於是誕生了“圍觀”“路過”“打醬油”等流行語,表示第一時間對某事件形成關注和討論。而像“雷”、“山寨”、“神馬都是浮雲”等詞也都是在網路爆紅之後,才漸漸進入平面媒體、娛樂節目及大眾視野。所以說,網路作為資訊傳播的媒體,其對資訊的傳播速度總是要快於報刊、電視等傳統媒體。

 

  2.2 網民具有天生的先鋒性

 

  中國有4.2億網民,而在年齡構成上,“歷次調查結果都顯示,網民中18-24歲的年輕人最多,遠遠高於其他年齡段的網民而佔據絕對優勢。”⑤“年輕人思想活躍,喜歡新鮮事物,更喜歡追求個性,展示自我,崇尚創新,追逐時尚,往往不願意接受現實生活中諸如一些語言規範的約束。開放自由的網路給以年輕人為主的網民群體提供了創造發揮的空間,為網路流行語的產生提供了必然和可能。”⑥也就是說,網路流行語總是標新立異的。

 

  2.3 群體極化的作用

 

  心理學家梅厄斯在《社會心理學》一書中指出:“群體極化就是指群體成員中原已存在的傾向性得到加強,使一種觀點或態度從原來的群體平均水平,加強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現象。”也就是說,個人的觀點在群體裡會得到加強和放大。因此,網路用語一旦誕生就會以無法預知的速度迅速傳播開來,成為網路流行語。因為正是網路使個人迅速的群體極化,個人在接受他人資訊轟炸的同時也在資訊轟炸他人,最後很多人的聲音就會漸漸匯聚成一種聲音,從而加速了特定語言符號的傳播。“給力”一詞從網路到現實的爆紅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3 結語

 

  總而言之,網路流行語深受社會生活和社會發展的影響,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合理性,我們應該給予寬容的態度。但其也是特定語言環境下的產物,即網路社會的產物,天生具有不規範性並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識才能理解,所以它僅限於在網路交際中使用,儘量不要讓其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以免引起溝通不暢或其他不必要的誤會。

  

  註釋

  ①②③戴慶廈.社會語言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④薩丕爾.語言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⑤郭玉錦,王歡.網路社會學[M].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5.

  ⑥盛若菁.網路流行語的社會文化分析[J].江淮論壇,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