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欣賞教學的誤區與審美實踐

才智咖 人氣:2.27W

浦東新區教育科學研究所 杜曉華

(個案)

音樂欣賞教學的誤區與審美實踐

日期:1999年5月

學校:上海市某市重點中學

課題: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

執教:該校音樂教研組長(中學一級教師、專升本在讀)

1999年5月,我應上海市教育督導室邀請,參加對上海市某重點中學進行為期三天的督導工作。其中我與原市教研室副主任陳仲良先生一起聽了該校的高中音樂欣賞課。

執教教師開門見山,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問:“你們知道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嗎?”,學生似乎對老師的提問沒有作出任何反應,老師非常耐心地等待學生的回答,在短暫的沉默以後,老師熱情地對學生講:“梁山伯與祝英臺是我國民間流傳的愛情故事,……”於是,教師有聲有色地完整的講述了這個動人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我注意到兩個問題:1、老師講述的故事並沒有吸引學生的注意;2、時間已過了半小時,此時老師開始轉到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個主題上,接著教師介紹了什麼是小提琴協奏曲,至此所剩時間不多,當老師播放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時,已經接近下課。

思考題:

1、現在的高中生是否瞭解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

2、除了在課堂上以不少時間來講述《梁祝》的故事外,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3、在一所市重點高中的音樂課裡聽到的這節音樂欣賞課,該引發我們去思考哪些問題。

在中國小音樂欣賞教學中,由於教師對中國小音樂欣賞教學的片面理解、乃至對音樂藝術其特徵的錯誤理解,出現了各種各樣有背於中國小音樂欣賞教學規律的現象,造成了教學效果較差,併產生不良後果:一是使學生失去了獲得音樂藝術實踐能力的最佳啟蒙時機,二是延誤了學生音樂藝術實踐能力最佳發展時期。由於音樂藝術學習有其本身的規律性和特殊性,錯過了最佳啟蒙時機和最佳發展時期,會造成一批原本愛好音樂的學生的終身遺憾。筆者在聽了100節中國小不同年級的音樂欣賞課後,(其中包括杭州、江陰、上海的浦東新區和其他區縣)發現一部分教師在音樂欣賞教學上已走入了誤區,歸納為以下幾種型別。

一:語言替代型。

“語言替代型” ,顧名思義即以語言替代音樂。

音樂是音響的藝術,因為音響在時間中展開,因此音樂也是時間的藝術。音樂藝術的這兩個特徵決定了中國小音樂欣賞教學應以聽賞為主,教學中必須把一定的時間留給學生聽音樂;同時也要留有學生想象的空間。但是,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慣於以自己的語言來解釋音樂,極其有限的教學時間在教師的語言表述中消失,留給學生的只是與音樂完全不同的記憶:儘管音樂和其他藝術一樣,是現實生活的一種反映。但它是訴之於流動的音響中,依靠於聽覺來感受的特殊藝術形象。這種形象是非視覺性的(看不見,儘管有人用色彩來引發人們對音樂的感受和想象),也是非語義的(不是一種確定性的語言)音樂是由音響通過聽覺,產生聯想、表象、想象等心理活動過程,而音樂在流動的音響中以音的高度、長度、力度和音色的變化 ,通過旋律、節奏、節拍、音區、音色、調式、調性、和聲、復調、曲式和織體等表現手段、才能塑造出藝術形象。由於聽覺感受到的音樂資訊是非語言義的,它對現實的反映比較間接,因此音樂藝術具有某種不確定性,絕非是用確定性很強的文字語言可以表述的。那種以語言替代音樂的音樂欣賞教學其效果充其量只是詩歌、散文、故事即語言給人的感受,這樣就完全不符合音樂欣賞審美的規律。

誠然,音樂藝術與語言藝術都是藝術,語言也是一種音響,但是,語言仍然不能替代音樂,教師以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或依據教學參考書來解釋音樂只能有限地、定向引導學生的想象,而音樂藝術的某種不確定性,給予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不同經歷的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體驗和理解。因此,教師需要的是適當的引導或提示,而不是以長篇大論口頭語言來替代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