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與維護

才智咖 人氣:2.88W

摘要:高校計算機實驗室是辦好高等院校的基本條件之一,其主要作用為進行計算機實驗教學、培養專業人才,開展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與維護工作是高校教學和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

淺談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與維護

關鍵詞:計算機實驗室;管理;維護;高等院校

21世紀的到來,人類進入了以資訊知識為重要資源的資訊時代。計算機實驗室是為滿足教學需要而建立的重要平臺。但是由於上機人員使用頻繁而且在一個實驗室的環境中,經常要滿足上機人員各種不同的上機需求,實驗室管理工作難度較大,經常會出現軟硬體損壞等故障。如何避免和解決這些問題的發生,是計算機實驗室管理人員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一、高校計算機實驗室在管理和維護中存在的問題

(一)計算機軟硬體易於損壞

為了滿足計算機教學任務的要求,每臺計算機需要安裝多種作業系統,而每種作業系統又要安裝各種應用程式。這使得重新安裝一臺計算機系統要花費很長時間。上機人員私自將個人硬碟、U盤、MP3、光碟等帶入機房,在硬碟或伺服器上放置大量的個人檔案,導致系統執行速度降低,甚至有大量的感染病毒的檔案也被放置在計算機內[2]。

(二)計算機實驗室的環境

計算機實驗室的使用一般是每天從早到晚,使用較為頻繁,一部分上機人員不遵守實驗室管理規章制度,加上上機人員較多,造成計算機實驗室空氣質量較差。空氣中的灰塵在計算機內部不斷的積累,導致電路板老化和損壞。由於計算機實驗室一般要使用空調,空氣、環境比較乾燥,極易引起靜電的產生,容易導致計算機硬體故障的發生[1]。

二、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和維護

(一)計算機軟硬體的管理和維護

對於計算機軟體的維護一般是要在每學期開學時重傳一遍系統和定期做檔案的備份。因為在正常的操作計算機的.時候,有時會不小心誤刪了檔案,嚴重的話會導致意想不到的後果。如果事先做過備份,那就不會出現問題了。也可使用硬體還原卡等,這些硬體裝置或功能軟體都可以在重新啟動系統時使系統恢復到使用前的狀態。做好計算機病毒的預防工作,對計算機危害最大的是計算機病毒。為了對計算病毒做有效防範,應建立有效的計算機病毒防護體系,建立多個防護層如:訪問控制層、病毒檢測層、病毒層等,有效遏制病毒對計算機的侵害。

計算機硬體裝置是精密的電子裝置,對執行環境的溫度、溼度、灰塵及電源穩定性都較為敏感。保持良好的執行環境是延長硬體使用壽命的有效手段。在日常維護中應定期開啟機箱檢查接線、插口等有無鬆動。記憶體條、顯示卡等可用橡皮擦擦淨,可以解決接觸不良等一些常見故障;監督上機人員正常關機,關閉顯示器,這樣可以避免開啟總電源時, 瞬間產生的電流對計算機電子元器件的衝擊;拆裝硬碟時要儘量避免振動,以防損壞硬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禁止帶電拆卸裝置,維修時要先釋放人體靜電,可以用手觸控大的金屬外殼,也可先用水洗手待擦乾手後再行操作,以免產生靜電燒壞主機板和裝置介面[3]。

(二)計算機實驗室環境的管理和維護

在計算機實驗室裡要儘量避免灰塵,防止靜電,上機人員進入實驗室時必須換上實驗室的專用鞋套。實驗室中的溼度和溫度都不能太高,要經常開窗換氣,利用實驗室空閒時,徹底打掃衛生,鍵盤、滑鼠定期用無水酒精消毒,以防止病菌在實驗室內傳播,影響上機人員身體健康。儘量使室內溫度控制在10℃~3O℃之間,溼度控制在在30%~80%之間,特別是在夏天要注意降溫和防潮[3]。

(三)計算機實驗室的安全管理

要做好計算機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為了防範計算機裝置被盜,在離開實驗室時,應鎖好門窗,不給犯罪分子可趁之機。嚴格管理,以防有人冒充上機人員進入實驗室。在放長假期間應在實驗室門上另外加鎖,做好值班安排。由於計算機實驗室環境的特殊性,更容易發生火災。要預防火災的發生,離開實驗室時應斷開開關電源,以防長時間通電造成火災;定期對線路進行檢查,發現老化線路要立即進行線路整改。在實驗室顯著位置放置乾粉滅火器,以防萬一。

三、高校計算機實驗室教學的管理

計算機實驗室教學的管理也是計算機實驗室管理和維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首先要了解本學期上機實驗的學院、班級、人數、課程內容等,然後根據其課程設定、裝置數量等安排上機實驗的時間和地點。一定要做到統籌管理,既能保障完成實驗教學任務,又能充分利用現有計算機實驗裝置。

總之,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和維護是一門複雜的科學。做為高等院校的計算機實驗室,應以現代科學管理的思想為指導,結合自身的特點,從實際工作出發,使計算機實驗室在高校實驗室管理方面更加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

 參考文獻:

[1]王少東.計算機專業機房管理的技術手段[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2004,2(1):67-72

[2]寧麗莎.淺談計算機實驗室的管理與維護[J].資訊科技,20087:33-35.

[3]陳清賢.高校計算機實驗室管理問題與實踐.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9,1(1):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