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引領,強調基礎,注重創新

才智咖 人氣:2.58W
自主引領,強調基礎,注重創新
        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中學英語教學應成為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構建知識、提高技能、磨礪意志、活躍思維、展現個性、發展心智和拓展視野的過程。英語課程的學習,既是學生通過英語學習和實踐活動逐步掌握英語知識和技能,提高語言實際運用能力的過程,又是他們磨礪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視野、豐富生活經歷、開發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和提高人文素養的過程。
        現在通用的牛津國中英語教材詞彙量極大,平均每天要學習十幾個新單詞,學生的負擔很重,兩極分化現象特別嚴重。其實,英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目,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生應用語言交際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與其教師直接告訴學生該背哪些內容,不如幫助和培養學生學會自己運用語言的能力。在英語課堂上,要改變英語課程中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彙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強調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也就是說,國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自主創造能力的培養。
        一、教會學生音標  
        近些年的會考試卷不考音標,許多教師也就忽略了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音標教學。實際上,對於國中學生來說,初學英語的一大障礙就是發音問題,尤其是蘇北地區的廣大學生,大部分學生在上中學前沒有接觸過英語,往往第一天的單詞還未消化,第二天又是許多新單詞,而每天的學習時間又是有限的。學生覺得英語越學越不好學,教師也覺得既費力又勞神,頭痛得很。學生如果不會讀這個單詞,就給聽寫帶來了困難,當然,更談不上運用和交流了。這就給進一步學習英語造成了障礙。隨著教材難度的加大,詞彙量日漸增多,學生的英語成績越來越差,逐步對英語學習喪失信心。因此,教師一定要認識到音標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過程,國際音標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柺杖,每個英語教師都應加強音標教學。而教師教學音標的目的不僅是認識48個國際音標,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運用音標的拼讀來學習英語的能力:(1)讓學生知道英語是一種拼音文字,教會學生如何拼讀;(2)讓學生了解一些語音知識,如單音節詞、雙音節詞、多音節詞,以及重音、次重音。牛津國中英語教材七B中就有這方面的相關知識,教師每節課講授新單詞時,可以適當穿插一些語音常識。慢慢地,學生就可自己預習單詞和課文。國中學生的好奇心和好勝心都比較強,在教學內容的循序漸進中,他們能運用音標的拼讀來學習英語,可以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二、創設語言情境 
        如上牛津國中英語教材七B Unit 4的第一課時Welcome to the unit時,就可假設兩名學生A和B在讀一本書,發生了以下對話:
        A: What are you doing?
        B: I’m reading a book about some unusual things.
        A: Could you tell me?
        B: OK. Do you know that fish sleep with their eyes open?
        A: Really?
        B: Isn’t that interesting?
        A: Yes, it is.
        教師還可把劃橫線部分換成課文中出現的其它句子和形容詞。通過這種訓練,學生逐漸從單純的模仿發展到思維模仿,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 
        三、學生自己總結語言規律 
        如牛津國中英語教材七B Unit 2裡Grammar部分是有關how many, how much的學習,學生以前已接觸過此類知識,有的教師就直接告訴學生how many和how much的用法,而有的教師是這麼上的:繪出P28的圖,教師問,學生答,同時板書下列句子:        How many forks are there in the picture?
        How many plates and cups do we need?
        How many packets of chips shall we buy?
        How much bread shall we buy?
        How much beef and ham shall we get?
        接著,教師叫學生觀察黑板上的句子有何特點。通過觀察,學生能得出整個句子的結構:How many + 可數名詞複數 + 一般疑問句?How much + 不可數名詞 + 一般疑問句?
        比較之下,不難看出,後者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自己找出語法規律,學生能對語言現進行積極思考,自己總結出語言規律。
        四、學會查詞典 
        在七年級上學期,教師就要從緊張的教學中抽出一點時間讓學生隨時練習查詞典,每次查一兩個詞,養成習慣。“磨刀不誤砍柴工”。學生學會了查詞典,就會如虎添翼,學起來就更加自由了。他們可以從詞典上發現一個新單詞的多種意思,這樣既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又拓寬了知識面。此外,還可利用課堂或課外進行查詞典比賽,查查練練,不必要求學生記憶,學生對此很感興趣。學會查詞典後,教師還可提出課前預習要求。做練習造句和寫作時,鼓勵學生適當使用書本上沒有的詞彙。這些要求和活動不僅開闊了視野,而且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良好習慣,為今後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了較好的預習和自學的基礎。
TAGS:創新 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