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注重過程與方法引導論文

才智咖 人氣:2.03W

摘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並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課程目標,立體動態地觀察學生行為與思想方式的變化、發展,是現代課程理論的一種透視方式。

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注重過程與方法引導論文

關鍵詞:注重、引導、結合實際教學

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地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並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一體的課程目標,立體動態地觀察學生行為與思想方式的變化、發展,是現代課程理論的一種透視方式。我結合實際教學,談談過程與方法的引導對學生髮展的作用。

一、過程與方法的定義

過程是指事情進行或事物發展所經過的程式;方法是關於解決思想、說話、行為等問題的門路、程式等。可見,兩者既有共同點又有不同之處,過程注重外部行為,而方法是心理活動行為。

二、課堂中二者的關係

在教學中,過程與方法都包含了教師和學生的一些心理活動,它們交織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過程中隱含了方法,方法又必須通過過程來體現。比如說:教學過程中師生表現積極,氛圍和諧,問題得到解決,那它必然得有個好的方法來體現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我講授人教版五年級語文《地震中的父與子》一課時是這樣體現過程與方法引導的。其中過程與方法目標設計是: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想象能力,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

首先是情景匯入,激發情感。播放大地震的錄影,然後問:“學生想說些什麼嗎?”通過學生的發言,體會地震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而後老師說:“就在這場災難中,有一對父子演繹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創造了生命的奇蹟。”這樣的一個引導過程,只要學生情感產生共鳴,就會主動去學習了,自主探究了。

其次,隨著學習的深入,在講授課文12自然段時,我要求深入讀文,體會情感。但是學生怎麼讀,才能更好的體現呢?如果老師沒有一個引導,學生就會很盲目,於是我是這樣設計的:“邊讀邊畫出使自己感動的句子,思考為什麼使自己感動。”

生:“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

生:“他滿臉灰塵,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

…… 學生通過研讀、交流找的都很正確,但是我認為此時找到的都是書中告訴的,只要細心的同學都能找到。

因此我順勢引導:“在這36小時裡,是怎樣的挖掘才會使這位父親滿臉灰塵,雙眼佈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是血跡呢?”目的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從而感受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然後相機指導學生配樂有感情的朗讀3—12自然段,昇華情感。與文中的主人公共同體驗,共同感受,重溫父親偉大的壯舉,使學生感情得到昇華。

再後,講述故事,延伸情感。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早已在老師的引導下,深深地體會到了父愛的博大,但是不能就此結束課程,以此為契機,進行情感延伸。

師:“同學們,老師先講一講自己的經歷吧。”(感悟父親對自己的愛,教師拋磚引玉。)

師:“其實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為我們做了許多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又飽含深情的事,你願意講給大家聽嗎?”

生:……

這一環節的設計,在於引導學生感悟生活中的`父母之愛。氣氛和活躍,有的講述父親與他一起郊遊、爬山的高興事,感覺父親很愛他;有的講述母親為了他頸椎因車禍矯正還在堅持輔導他學習,同學們聽了都悄悄的潸然淚下。通過講述故事,同學們都懂得了平凡的愛同樣偉大。

最後,迴歸整體,內化情感。

師:“請同學們回顧全文,為什麼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子呢?你想對他們說些什麼嗎?”

引發學生更深入的思考,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三、過程與方法的神來之筆

這節課我感覺得益於過程與方法的結合。它是學生的學習經歷和思維方式的變化過程。是學生從知道“是什麼”到“怎樣知道是什麼”和“為什麼這樣做”的思維方式。它激活了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使其成為自己的可遷移、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它打通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