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網路環境下會計系統結構研究

才智咖 人氣:2.52W
淺談網路環境下會計系統結構研究
摘 要 隨著技術的迅猛,所面臨的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會計與網路技術的有機整合不是單純的技術,也不是單純的進行自動化,而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變和管理創新。闡述了會計系統及其結構,然後針對網路環境下的會計系統結構的特點、框架和功能做了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 網路 會計系統 會計系統結構
內部網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使企業走出封閉的“局域”系統,既實現企業內部資訊的對外開放,同時也使企業內部包括財務部門在內的所有部門實現了資源優化配置。為了適應這種環境變化,更好的利用網路帶來的優勢,網路環境下的會計也就應運而生。將會計與網路技術有機結合,對會計基本與、會計實務工作等多方面工作均進行了發展,網路環境為會計資訊系統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資訊支援。
1 會計系統與會計系統結構
首先,凡與會計有關的輸入(發生)和輸出(接收)資訊及其加工,作為一個整體便是會計系統,但它又不等於各部分之和;其次,會計系統是一個開放系統,它要與環境即輸入與輸出以及輸入與輸出的、政策、、、技術、人文等環境交換物質與能量;最後,會計系統在受環境影響的同時也對環境產生反作用,即不只是被動地接受影響,尚具有對影響的反應的自調功能。一般認為會計系統的要素由三部分組成,即會計客體、會計主體和會計資訊使用者。會計客體即會計所要反映和監督的,按其物件歸類即為會計要素。會計主體即一個特定的獨立或相對獨立的經營單位。會計資訊使用者也是會計資訊的歸宿,是會計資訊的使用者和目的地。
結構在系統中是系統與要素的中介,也是整體與部分聯絡的中介,它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系統通過結構將要素聯結起來,結構規定著系統的質。在系統中要素是活動的,而結構則相對穩定,它使事物保持質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要素的活動是系統質變的動因,而結構的改變則是系統質變的標誌。因此,人們不僅重視要素,同時也更重視結構。哈佛大學布魯納指出,認識結構就是認識“事物是如何關聯的”。會計系統結構就是在會計客體、會計主體和會計資訊使用者之間相互作用的條件下,三者同時也與外部因素(政治、政策、法律、經濟、技術、人文)相互作用。
綜上所述,會計作為經濟管理系統的子系統,必須是一個具有自身要素及結構組織層次的有機整體。其會計資訊的傳遞必須有其起點、終點和通道。
2 網路環境下會計系統結構
網路環境下的會計系統不僅從硬體方面有質的飛躍,更重要則是表現在軟體層次。
2.1 網路會計對會計基本理論的影響
會計假設是會計系統建立所依據的邏輯起點。比較公認的會計基本假設有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等方面。
(1)會計主體假設是諸項假設中最主要的一項。在網路經濟,企業作為會計主體,其外延不斷變化,表現為模糊性和整合性。也就是空間範圍的概念變得模糊。例如,網路公司(Virtual corporation)是一個虛擬公司,它就不同於傳統會計主體的範疇,很難確定會計主體,因此需要我們轉換觀念,用相對會計主體也就是網上存在的這個臨時組織來代替傳統會計主體假設,才可以明確該會計任務完成的職能。
(2)持續經營假設由於網路會計的產生而受到影響。持續經營假設是在傳統會計中需要在一段時間內考慮財產估計和費用分配等問題而設立的,設定會計主體是一個“健康肌體”,但在網路環境下,網路會計可實時反映財產估價和費用問題。
(3)會計分期假設也由傳統的劃分方式變為了適用於網路會計的劃分。由於高通訊技術以及機網路的採用,會計期間與變易期間統一可望得到解決。我們可以在一次交易後只編制一次會計報表便可滿足需要。總之,網路會計對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假設的突破錶現為即時性和實時性。
(4)在貨幣計量方面。貨幣與非貨幣計量並重已經出現。
2.2 網路會計對會計實務的影響
網路會計的出現則使會計中有些原則受到衝擊,有的原則喪失意義,有的原則應進行修改,這給會計工作帶來了很大影響。
(1)對權責發生制的衝擊。會計期間等同於交易期間,無跨期分攤收入和費用問題。現金收付制則更適用於網路會計,它能在某種程度上能克服主觀因素的影響。
(2)對成本計價原則的衝擊。歷史成本對網路會計而言已喪失了意義。代之而起的則是普遍採用包括公允價值在內的許多其他新的計量屬性。
(3)對會計報表的挑戰。傳統會計中,報表是在一個會計期間結束後編制的,用網路會計的財務報表更適應決策者的要求,這種即時處理隨時提供資訊的特點是以往會計報表無法比擬的,電子財務報告的運用還可有效擴大其各種資訊容量。
(4)對會計職能的影響。網路會計的出現對會計管理產生了影響,如網路會計的運作,諸多資訊千變萬化,要高速傳遞而不能產生半分差錯,就要求會計管理方法必須與之相適應,從而對會計管理的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環境下系統結構框架
(1)採用真正意義上的網路系統結構,在內是一個與經營管理及各種業務活動緊密聯接的內部網路子系統,對外則與各種對外業務的處理及特定目的相聯絡,通過與多種公用系統的多極連結融入整個網路系統。
(2)內部會計系統成為一個完全網路化的機系統。會計系統作為整個經營管理網路系統的'一個子系統,與各種基本業務的執行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從各個業務點(不一定是固定的地理意義上的點,而是以業務為中心的一臺計算機)直接進行基本資料的輸入,通過網路系統按設定路徑以即時形式傳輸到有關方面(包括會計系統中央處理機),構成一個以聯機實時處理為基本特徵的網路化控制及資訊系統。
(3)會計系統的對外連線將是會計系統結構體系的一個重要方面。由於許多對外交往事務、相關資訊的收集以及大量的業務(如網上投資、網上購貨、網上銷售、網上結算、網上辦稅、網上資訊釋出、網上資訊交流等)會在網上進行,因此,內部管理控制網路(包括會計系統)將以多極連結的方式直接與外部保持聯絡。
(4)在組織內部計算機網路中設定會計(財務)資訊處理控制中心(會計系統中央處理單元),以資訊整合的方式進行資訊處理,以設定會計頻道的方式進行對外資訊釋出與交流。
4 網路環境下會計系統結構功能
功能是在系統與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現出來的,系統總是存在於一定的環境之中。網路環境下會計系統結構功能主要表現在會計資訊披露方面。
4.1 披露的基本特徵
(1)實時聯機網路系統報告。網路會計的財務資訊報告將借用網路系統的優勢,採用實時聯機報告形式。對內是與各種業務的實時處理與控制以及實時管理相結合的資訊交流;對外則是與各種外部業務及活動相關的資訊交流以及面向外部使用者的資訊披露。
(2)會計頻道與資訊集合——多層次和多制式的資訊構成。未來現值會計的資訊整合應該包括:動態的報告整合;最新訊息公佈;互動類資訊整合;查詢類資訊整合;各種專門化的資訊整合(比如、預測、投資動向等專門資訊)。好的資訊整合應該如同好的電視節目系統,能滿足各種觀眾的不同需要,這同樣會是一個不斷和完善的體系。  
(3)時點基礎的動態報告系統。採用時點基礎會計處理,用動態方式反映財務情況,方便使用者隨時進行動態查詢,也可以在動態連續中自由地擷取某一時段進行動態基礎上的定期報告。
(4)便利的雙向交流。會計主體將不再是唯一的財務資訊提供者,包括財務分析專家、使用者在內的各個方面都可以一定形式提供、分析或預測資訊,會計主體同樣可以從這些資訊的使用中極大地受益。同時,各種與外界相關業務(網上交易、網上辦稅、網上結算、網上投資等)的處理過程,本身也是一個資訊的雙向交流過程。
4.2 披露的
(1)從時間構成看,為現時資訊、分析預測資訊與歷史資訊並存。
(2)從空間範圍看,要求全面揭示,但又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者類別提供範圍和詳略程度各不相同的多制式資訊。
(3)從相關性和可靠性等多種特性的選擇上來看,應該允許採用一種以相關性為主的多層次的資訊構成。
(4)從內容上看,應該包括內外各種管理、控制、預測、分析和決策所需的各個方面不同層次的資訊,這些資訊以基本的業務記錄為基本核心,在此基礎上形成各種不同的擴充套件和整合,且不斷更新和變化。
(5)從內涵上看,應能突出反映會計要素專案及的總體質量特徵,反映全面的風險與機會,反映出實際運作能力與營利能力。
4.3 披露的形式
(1)會計頻道與各種形式的資訊整合——原始分類資料、特殊目的資料、分析資料和預測資料,多種不同的整合形式。
(2)實時資訊查詢系統——網上查詢、電話查詢和其他查詢。
(3)網路熱線——在特定時間針對特定而專設。
(4)留言板——靈活的交流場所,進行各種特殊資訊的交流。

1 王勇,郭繼紅.網路下會計系統的轉變[J].資訊科技,2002(5)
2 楊大興.試論會計系統[J].財會月刊,1998(9)
3 王曉鵬.網路化會計系統的結構[J].遼寧財稅, 2003(4)
4 宋小明.未來網路會計的體系架構及會計資訊披露的模式選擇[J].甘肅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2(2)
5 薛雲奎.會計大趨勢[M].北京:財政經濟出版社,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