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化教育在大學美術課程中的作用論文

才智咖 人氣:2.33W

論文摘要:大學美術教育的目的在於大學生通過對美術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能提高審美能力、發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形成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促進個性的形成和全面發展。因此,大學生對美術學習的效果如何與師生的感情投入有著極為重要的關係。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在美術專業學習中貫穿情感,是大學美術專業值得探討的課題。那麼怎樣能把美術學好呢?結合筆者自己大學階段的專業學習實踐,情感投入極為重要。

情感化教育在大學美術課程中的作用論文

論文關鍵詞:情感化教育大學美術課程

大學美術教師應該怎樣運用更活躍、更具創造力的教學方法,營造創新型思維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造性思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在大學美術教育中,我們必須明確教育的目的或終點就是為了發展和創新,必須清楚我們的美術教育要在發展和創新的觀念下進行。長期以來,我國大學美術教育體系重視基礎課教學,著力強調基本功的練習。美術教育,要求學生以感性為前提,強調“獨一性”的塑造。其目的是通過基本技能的培養,塑造學生的審美個性與獨特創造力。對此,筆者認為應當在專業基礎課中進行情感化教育,及早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經驗,試就大學基礎課程靜物寫生、石膏像寫生兩個教學過程中應如何進行情感化教育予以探討。

一、靜物寫生的情感化教育

靜物寫生作為最初的專業基礎教學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是教師擺好靜物,學生選好角度、位置,就開始繪製。在學生畫的過程中,教師一般是就學生畫面的構圖、造型、色彩、整體關係等寫實性藝術技巧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若干張靜物寫生作業。這樣的作品雖然寫實性較強,但大多千篇一律,僵化而無生氣。美術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有著自身獨特的藝術規律,“寫實”性課程作為大學美術的基礎訓練,就是對物象真實地描繪,如實地再現,學生必須學習有關的基本理論知識、技法、技巧等。但是,在美術基礎教育中,一些人錯誤地認為,藝術教育的關鍵是技能教育,有了技能技巧,到了“畢業創作”階段就會水到渠成。因此,教學中,有些教師只注重技能技巧的訓練,忽略了藝術如何審美這一本質特徵,視美術為技術,忘記了藝術表現技巧不能脫離審美意識與審美情感而獨立存在。掌握的技巧都是為了更好地表現自己獨特的、審美的情感與認識。為技巧而技巧,甚至“玩弄技巧”,實際上也就失去了藝術技巧自身的意義。優秀的藝術作品是藝術家內心情感的充分體現,是審美意識的獨特寫照。“藝術與人類情感活動之間有著不解之緣。藝術家的審美情感,構成了藝術的深層內涵,藝術家審美情感的品位和質量,決定著藝術作品的品位和質量。” 一張優秀的繪畫作品,感人的並不單純是畫面中的色彩、線條,更重要的是透過色彩、線條組成的.關係所表達出的思想情感和審美情懷。筆者認為,在靜物寫生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寫生之前就應當加入適當的情感化教育環節。教學中所使用的靜物大多為日常用品:陶瓷製品、玻璃器皿、紡織物、水果蔬菜等,這些物品均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科技結晶,有著悠久的歷史,包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精神。寫生時不能把它們看作無生命的“死物”,而應充滿感情地對待它們。教師可以給學生簡要講解各類靜物的製作歷史,造型特點的發展創造,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書籍、網路查閱有關的資料,使學生深入地瞭解“靜物”。在寫生過程中,由於學生對所擺放靜物瞭解的側重點不同,對之會產生不同的感情,或以崇敬的心情對待它們,或以感恩的心態對待它們,或以精確的方式對待它們,刺激學生的創造激情,產生各式各樣的“珍貴”作品。

二、石膏像寫生的情感化教育

石膏像寫生在大學美術專業基礎教學中是人物畫教學的先導課程,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一般的教學過程與靜物寫生的方式大同小異,也易產生雖然技能技巧不錯,卻毫無生氣的作品。由於我國美術教學歷年來所使用的石膏像大多來自西方雕刻的翻製品,美術專業的人對其造型特點都非常熟悉,所以對畫出來的作品的“形”的準確性要求較高,造型準確與否,一望便知。如果將石膏像“冷冰冰”地擺放在畫室裡,讓學生在一無所知的狀態下進行寫生,只能產生“冰冷”作品。

三、結束語

美術教育是一種創造性精神生產,它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審美作活動。情感教育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沒有情感,就沒有藝術創作。情感教育不僅是引發學生創作衝動的重要因素,而且貫穿於整個美術教學的全過程,是推動學生創作的基本動力。情感教育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首先要認識學生在參加美術活動中的基本素質:感知、願望、再現、創造及它們之間的關係,並以此為據,注重激發興趣、培養願望。在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情感體驗得到豐富,審美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這是美術課堂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動態資訊.民族藝術,2007(4).

[2]工科院校中的藝術通識教育.廣東工業大學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