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影響探討

才智咖 人氣:4.99K

人性化護理作為一門護理藝術,其以“關愛生命,關愛患者”為中心,並使護士以愛心以及責任心融入每一項手術室護理中,從而把現階段護理的“患者為中心” 轉型為“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為探究術中的個性化護理對手術室護理中的影響,現對手術治療患者手術室護理中採用人性化護理與常規護理作一比較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人性化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影響探討

1、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在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手術患者中隨機選取243例,排除精神異常,不能表述自身感受的患者。243例中男123例,女120例,年齡11~81歲,平均(48.4±12.8)歲;骨科手術143例,普外科手術70例,胸外科21例,婦產科手術9例;區域性浸潤麻醉43例,全麻110例,硬膜外阻滯麻醉9O例。隨機分為採用人性化術中護理(觀察組)143例和採用常規圍手術整體護理組(對照組)10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疾病構成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人性化護理(1)術前:巡迴護士對患者訪視,進行心理護理,使患者消除或減輕焦慮、緊張、恐懼心理;發放手術相關護理、健康教育等宣傳資料,簡要閱讀病歷,對患者的基本病情有大致的瞭解;向患者介紹手術室的裝置及環境,與患者進行交流,介紹手術目的、手術方式以及麻醉方法等,並針對患者的不同文化程度,對其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患者的顧慮以及擔心等進行回答;對患者家屬進行指導,術前12h禁食、4~6h禁飲;告知不同手術型別、麻醉方式以及術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指導術前相關訓練。(2)術中:對手術不必要暴露的部位進行遮蓋,並注重保暖,室溫度25cC一28℃ ,必要時對患者肩部、輸液肢體以及其他暴露部位添蓋敷料E 3].靜脈通路開放時,穿刺操作應要穩、輕、準。巡迴護士邦助患者進行麻醉體位的調整,合理使用軟枕、約束帶,使患者體位舒適。麻醉前,對患者進行心理疏道,術中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重,手術配合器械傳遞要輕、準、穩;對清醒患者給予其暗示,給予心理支援。(3)術後:

密切監測生命體徵,防止患者在麻醉甦醒期由於躁動以及嗆咳從而發生意外? ;定時間對患者給予翻身以及按摩、擦浴、剪指甲、洗頭、熱水泡腳、清洗會陰部;術後2~3d進行回訪,對患者的康復情況以及圍手術期護理情況滿意度進行評價,同時針對患者的各項檢查結果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麻分析,要求患者儘量臥床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同時注意對其進行飲食以及營養支援,增強患者免疫力,促進疾病的康復;病情允許下,鼓勵其進行體育鍛煉,保持良好的心態接受治療。同時多與患者進行交流,轉移患者注意力,同時根據患者疾病特點、文化程度以及社會背景等對患者進行個體化健康教育。

1. 3 評價指標採用抑鬱自評量表(SDS)、焦慮自評量表(SAS)進行心理焦慮、抑鬱調查E z-,用問卷調查評價對護理的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及不滿意四個等級,將非常滿意以及滿意作為對護理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資料採用SPSS15.0統計軟體分析,計數資料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觀察組患者在進人手術室及術後SAS、SDS評分明顯低於對照組(P<0.05),表明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鬱低於對照組。

2. 2 對兩組患者探訪前及進人手術室的血壓、心率比較兩組患者在進入手術室時血壓以及心率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性(P<0.05)。

2. 3 兩組患者對護士滿意度比較觀察組(n=143)患者非常滿意43例、滿意90例、一般10例、不滿意無,對照組(n=100)患者非常滿意10例、滿意30例、一般54例、不滿意6例,滿意度觀察組明顯高於對照組(P<0.05)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

3、討論

手術室作為手術治療以及搶救患者的重要場所,是容易發生醫療事故的高風險科室。McMahon[5 指出手術對於患者而且是一巨大的應激源,多數患者在接受手術前均會產生心理應激反應,從而對患者的神經、迴圈以及內分泌等系統造成影響,繼而干擾了麻醉以及手術的順利實施。高冰_6_指出,隨著護理科學以及社會對醫療護理的要求的不斷提高,手術室護理不再單純的手術室內以及手術檯上的護理配合以及臺下巡迴,而將其擴充套件到術前至患者出院的全過程。

本資料顯示,對手術患者採用人性化護理模式,患者的心理焦慮、抑鬱情況、血壓以及患者對護士的護理滿意度,均優於採用常規圍手術整體方式(p<0.05 通過本資料,作者認為,在手術室護理中採用人性化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可降低患者的不良心理事件的發生,改善患者預後;同時可改善護患關係,降低醫療糾紛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