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德語多媒體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才智咖 人氣:1.53W

   論文關鍵詞:德語多媒體教學 多媒體技術 教改創新

淺論德語多媒體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論文摘要:多媒體與網路技術的出現使人們的認知方式、認知過程和學習的自覺性、自主性、自由性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我國高校越來越多的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實施,而隨著當前教學實踐活動中基落出來的一系列問題和不足,也力促教育研究者們思考探究新一輪的德語多媒體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0引言

資訊科技教育的運用,使傳統的德語教學模式得到了革新,注人了活力,煥發了新機。恰當地選準信息技術教育與德語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不僅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降低了教學難度,而且優化了德語課堂教學,有效地培養了學生運用德語進行交際的能力,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德語新課程試驗的教學目標中明確了關於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這一問題:“我們的教學要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資訊科技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和有力的學習工具”。當前,德語多媒體教學實踐活動中也出現了這樣或那樣不盡如人意以及未達到原來預想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觀察、反思與調整現有教學思路及教學活動模式,進一步創新教學方法,不斷推動德語教學質量向更高層次發展。

    一、德語多媒體教學實踐的改革措施

    (一)德語多媒體演示課件的開發

    為了達到以儘可能少的投入爭取儘可能大的教學效果,在德語多煤體演示課件的開發上我們選用最普及、教師最易使用的Powerpoint, Photoshop等軟體。在製作過程中,教師認真分析德語選修課的教學內涵,系統地設計了課件的結構佈局。設計了各自獨立的《德語國家概況》、《德語語音》、《德語情景會話》和《德語基礎語法》4個子課件。以《德語國家概況》單元為例,一幅歐洲德語國家地圖,在高亢激昂的《歡樂頌》背景中,以標題“德語國家概況”切入。這樣營造了學習德語的氣氛,把學習者的思緒帶進了德語國家中去。課件中授課內容跳轉明晰,連結自如。經編輯加工的視訊片段、德語歌曲、德語國家名人講話、作品錄音等聲畫素材,播放時採取點選即放停的方式,教師操作起來靈活方便。多媒體輔助教學聲圖並茂,百餘幅的德國城市及名人圖片豐富了授課內容,給學習者以強烈的視覺感受,使枯燥難懂的課變得生動、活潑,提高了學生的聽課興趣,溝通了師生互動的橋樑。

    (二)演示環境的安排

    由於教師在設計製作教學課件是在單機上完成的,往往會出現將課件放到投影儀上之後效果大打折扣的情況,如課件中畫面的色彩或明或暗,文字大小不合適,以及在單機上看起來還算豐富的畫面在大螢幕上看起來很單調,畫面太空或太滿等等。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設計製作課件之前一定要熟悉大螢幕投放的視覺效果以及設計過程中的數值調整度。另外,如果設計的文字色彩與背景色彩反差小,在大螢幕上看起來會不如單機清楚,影響教學內容的演示效果,這些問題在設計製作課件的過程中都要考慮進去。我們在製作時務必要注意大螢幕演示用課件與多媒體群體教學網路演示是有區別的。字型要大,至少28磅以上。運用投影儀,背景的顏色要採用淺色,不要太花哨。圖片質量要好。

    〔三)多媒體技術與網路計算機互動學習模式的構建

    現代教育技術,尤其是多媒體技術與網路計算機互動學習技術對學生自主學習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課件的使用幫助學生直觀地學習了新概念;通過光碟課件呈現課文,有助於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通過在電腦上畫畫等,鍛鍊了學生電腦操作能力;通過上網瀏覽網頁查詢資訊,則充分地利用了網路資源,幫助學生掌握通過現·代科學手段解決生活中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從多種渠道獲取資訊。

    二、資訊科技教育中隊教師的要求

    (一)能夠使用計算機和教學軟體

    與電化教學手段不同的是,以多媒體和網路為特徵的現代資訊科技應用在教學中要求教師不僅掌握資訊應用技術如文書處理和操作技能等,還要學會使用相應的一些教學軟體。同時因為教學是具有創造性的勞動,所以教師還要學會自己製作課件,把自己的教學智慧通過課件的創作表現出來。

    (二)善於把資訊科技與教學優化整合

    要做到這點,首先要求教師明確教學目的,瞭解學生學習的特點,然後根據教學的需要,對網路上提供的 “排山倒海”的資訊進行有選擇的採集、處理和利用,去偽存真,去粗存精,而不是盲目照搬。無目的地把資訊科技應用到教學中不會取得理想效果的。

    (三)勇於轉變角色

    在現代資訊科技支援下的學習環境中,教師的主要角色由資訊的者、知識的呈現者、的傳遞者、正確答案的提供者轉變為學習的促進者、活動的組織者、學生的幫助者、互動的合作者。教師需要根據學習者的年齡、德語經驗、認知水平等合理地組織和利用各種學習資源,創設適宜的德語學習環境和德語交流的機會,設計學習任務,調動學習者的潛能,為學習者提供支架式的活動,幫助其達到最近發展區,並針對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反饋和評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