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學論文

才智咖 人氣:1.32W

物理實驗是研究物理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加強實驗教學,不僅可提高物理教學效果,還可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習能力。國中物理實驗包括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和課外小實驗,它們都是很好的素材,只要教師做實施素質教育的有心人,對它們合理的加以應用,一定會在教學中收到良好的效果。為了搞好實驗教學,應著重抓以下三點:

物理教學論文

一、使學生形成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國中物理教材中,許多重要的定律、概念、公式都是通過實驗推理出來的,具有很強的客觀性,如光的反射定律、二力平衡條件、歐姆定律等。學生由於親身經歷和學識限制,對書本內容不可能一聽就懂,並且會懷疑其客觀性。而實驗就起了幫助他們發現規律,掌握規律,理解獲取知識的橋樑作用。所以,教師應盡最大努力做好一切演示實驗和學生分組實驗,切忌不做實驗或少做實驗而講實驗。因為單純的講實驗,便貶低了定律、概念的客觀真實性,學生也難於理解和接受。 教師在做演示實驗時,必須把準確無誤的物理現象清晰的展現在學生面前,讓每個學生看清楚,使學生確信定律、概念的客觀性。所以教師必須是一個堅定的唯物論者,要具有嚴謹的科學態度。在學生分組實驗中,要以得出的資料來驗證或推匯出定律、公式,絕對不允許塗改實驗資料,使之與物理定律、公式相符。而應協助學生找出錯誤原因,重做實驗,直到得出正確的結論為止。只有這樣,才可使學生逐漸形成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二、培養學生識別和應用實驗儀器的能力 學生識別和應用實驗儀器的能力不僅是學生正確完成物理實驗的保證,也是以後在工作和學習中必需的最基本的.能力,如生活中各種測量工具的使用無不需要這方面的知識。開始幾次學生分組實驗,實驗儀器都是學生首次接觸,如刻度尺、天平、電壓表等,教師要著重指導學生識別儀器的規格和效能,察看銘牌或說明書。弄清:(1)測量範圍;(2)最小刻度;(3)零點及其調節方法;(4)使用方法。只有掌握以上四點,才能保證實驗精確的完成和儀器、人身的安全。

三、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 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的高低對他們今後的工作和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生活中小到照明電路的安裝,各種物體質量的測量,大到交通運輸和生產勞動都需要這方面的能力。所以教學大綱把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作為素質教育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物理實驗本身就是一個操作過程。學生分組實驗,每個人都有操作機會;在演示實驗中,可讓部分學生配合教師一起完成實驗,條件許可時,將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課外小實驗更是學生操作的天地,如在學習量筒、彈簧秤、天平等知識後,可佈置小實驗自制天平、量筒、橡皮測力計等,學生的積極性一定會很高,效果一定會更好。總之,應儘量多給學生親自動手動腦的機會,這對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在學生分組實驗中,教師要加強主導,既不能統得太死,又不能放鬆,努力創造一個活躍、快樂、緊張、有序的良好氛圍。教師的主導作用表現在:

1、加強示範操作。學生對教師的所做的示範操作的模仿是形成動作技能的最初階段,可減少實驗的盲目性。示範可採用投影、掛圖、示教板、實驗小組長等形式。

2、指導學生操作。實驗操作可採取不同的形式,如獨立操作、小組協作操作,放開式討論操作等。採取何種形式,要視實驗內容而定。在實驗中,教師要巡迴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好的及時肯定表揚,使每一個學生都掌握物理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

3、引導學生創造性的操作。如學生通過做《測定小燈泡功率》實驗後,可佈置:只有電壓表,無電流表,其它儀器自選,測定標有3.8V的小燈泡的額定功率。這個實驗的目的是,在給定條件下,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來完成實驗操作,這極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操作能力。

綜上所述,物理實驗是培養學生操作技能和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重要過程。我們教師要組織好物理實驗,獲取實驗教學的最佳效果,真正提高學生的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