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估宗白華-建構現代中國美學體系一個正規化

才智咖 人氣:1.72W
重估宗白華-建構現代中國美學體系一個正規化
重估宗白華——建構現代中國美學體系一個正規化 1981年,84歲的宗白華的第一本文集《美學散步》出版,其飛揚靈動的文筆和深湛的哲思迅即震驚了中國美學界。其實,《美學散步》只不過是宗白華思想的冰山一角。1994年,《宗白華全集》整理出版,宗白華的思想主體浮出水面,我們這才看出裡面的思想是一個貫通古今中外,匯通文史哲,溝連藝術、宗教甚至科學的體大思深的體系。
我們發現,宗白華的論文、講稿和著作提綱涉及了古希臘哲學、中世紀哲學、近代經驗論、唯理論,德國古典哲學以及實證主義、唯意志論、馬赫主義、生命哲學、實用主義等,他翻譯了最為艱澀深奧的康德“三大批判”之一《判斷力批判》上卷,並與洪謙等合譯馬赫的《感覺的分析》,在晚年還有薩特和羅素哲學的筆記。關於中國學術,宗白華除了一些精彩的論文之外,還有“中國哲學史大綱”、“近代思想史提綱”、“形上學”、“孔子形上學”等一些提綱和筆記,對於先秦的孔孟老莊和《周易》、魏晉玄學、佛學、宋明理學、近代哲學,都有系統論述。正是在這種廣博深厚的中西學術背景下,宗白華確立了他對於中西哲學和美學思想研究的比較意識和觀念。而這一點,我認為是宗白華學術研究中思維的特色,也是他取得輝煌學術成就的關鍵。
本文從三個方面入手,試圖描繪出宗白華美學思想的一個大致面貌。

宗白華形上學的構成及其最高境界

宗白華的美學思想是與他對於中國哲學形上學的思考聯成一體、互為表裡的。《宗白華全集》第1卷中的“形上學”筆記,是他為建構自己的形而上學理論所做的準備和探索,從中可以看出他對於中國和西方哲學形上學的集中思考。
宗白華認為,西方的哲學形上學及宇宙觀是一種數學幾何學的形態。從托勒密著《天學大成》開始,到後來的伽裡略、牛頓、愛因斯坦都是運用數學或幾何學的方法來描述宇宙與天體的結構和執行規律。西方哲學也是如此,所走的是一條純邏輯、純數理、純科學化的道路。因此,西方的形上學實質上是一種科學。反過來說,科學在西方也可以說是一種形上學,因為“希臘人之研究幾何學,並非為實用,而是為理性的滿足,在證明由感覺的圖形,可以推出普遍的真理。” 例如,畢達歌拉斯研究數,是證明宇宙秩序與和諧的根源均在於數。宇宙——世界——科學——形上學,在西方成了一個不可分的整體。宗白華認為,這種形上學不能把握世界鮮活生動的事物和現象,沒有達到宇宙和世界萬物的精神和本質。因此,這種形上學對於人的精神和情感世界最終是隔膜的:“西洋出發於幾何學天文學之理數的唯物宇宙觀與邏輯體系,羅馬法律可以貫通,但此理數世界與心性界、價值界、倫理界、美學界,終難打通。” 宗白華的這種梳理,應該說揭示了西方形上學的一種本質,也揭示了西方哲學與科學文化之間關係的一種本質。
與此不同的是,宗白華認為中國人的形上學和宇宙觀則是非數學、幾何學的,因此與近代科學也完全不同。首先,中國古代哲學家沒有注意到西方哲學中所謂的實體。西方從泰勒斯就認為水為萬物之根本,是一不變實體,而中國哲人如老子、莊子、孔子、孟子等以水喻道,但不以水為哲學實體。同時,中國哲學傢俱有一種傳承、延續先祖和古聖的政治道德遺訓以及禮樂文化的使命感,因此對哲學與政治及宗教不採取對立的分裂態度,而主張“信而好古”、“述而不作”。他們對古代的宗教儀式以及禮樂,只是想闡發其“意”,於其中顯示其形上(天地)之境界。而對於形而下之器物,他們則試圖體會其形而上之道,即在器物的“文章”(文飾)之中顯示出“性與天道”來。這樣,中國古代的哲學不僅沒有與宗教分裂,而且與宗教、藝術(六藝)密不可分,同時與具體的歷史生活、與現實人生的世界息息相通,即所謂“仁者樂道,智者利道。”如果說,西方哲學家把人類歷史生活的所謂“命運”化為一種命定的自然律,那麼,中國哲人則把人與自然、社會的關係推向“天人合一於‘保合太和,各正性命’之形上境”。 從這裡,我們看到中西方哲學形上學具有一種數與詩、科學與藝術的分野,風格和氣質迥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