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新生心理適應問題探析的論文

才智咖 人氣:1.44W

論文關鍵詞:高職新生 心理適應 對策

高職新生心理適應問題探析的論文

論文摘要:新生進入大學後因為適應不良而導致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本文針對高職新生在生活環境、人際交往以及學習方式等各方面的不適應,提出解決高職新生心理適應問題的建議與對策。

1高職新生心理適應問題的具體表現

1.1對新環境的不適應是高職新生常見的問題

90後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在家是絕對的中心,從一個人的房間到集體宿舍,從衣來伸手到一切都要自理,面對新的同學、新的環境,他們開始產生手足無措的感覺,一切的一切都讓他們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大部分學生缺乏獨自應對生活的經驗和自理能力。這對那些平時習慣於依靠父母、家庭的人來說,生活環境的變化給他們帶來了一定的精神壓力,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就會慢慢表現出來,從而產生一些情緒上的障礙,如情緒緊張、焦慮不安、情感無處寄託和自卑感加重等。

1.2面對多重壓力,不堪重負

高職生大多數學習基礎比較差,而且來自貧困家庭、單親家庭的子女比較多,在他們心理髮展最為迅速而又未成熟的時期就過早地經歷了中、大學聯考失利的挫折以及學習、生活、情感和輿論等方面的壓力,給他們的心理健康發展罩上了陰影。進入高職院校之後他們又會感到現實中的學習、生活條件與其心目中理想的“大學”相距甚遠,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而失落、彷徨、抑鬱、偏執、無所適從。而那些在高職生中佔有相當比例的貧困生還要承受高額學費、家庭變故、生活窘迫所帶來的強烈壓力。諸多壓力的長期困擾致使許多高職生時常感到精神緊張、心理壓抑、身心疲憊,部分學生則消極頹廢而選擇逃避現實、不務正業染上網癮、抽菸酗酒等不良嗜好,沉溺於吃喝玩樂而無所事事,個別學生還因為無法排遣思想壓力引發嚴重的心理疾患。

1.3人際交往問題是困擾高職生的又一個較為敏感而又多發的心理問題

大學時代,人際關係較中學時要複雜。高職生脫離父母的監控和保護獨立生活,一些人剛進大學時常常會覺得很孤獨、空虛,感覺自己交不到真心的朋友。相當一部分獨生子女習慣了家人的百般呵護,在人際交往中以自我為中心,不會設身處地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造成人際關係緊張,師生關係冷淡。不少高職生存在孤獨感與強烈交往需求之間的矛盾,既渴望他人的理解,又不肯輕易袒露自我,加之過高與過低的自我評價、不良個性、缺乏人際交往的知識和技能等。這些都使得人際交往問題成為校園內發生最為頻繁的壓力事件。

1.4學習方面的問題

首先表現為不能適應大學的教學方式。與中學比,大學時期的學習任務、內容、方式方法都發生了變化,中學學的是基礎知識,課程一直是僅有的幾門大學聯考課程,且有老師天天輔導,學習目的明確;大學學的是專業知識,其培養目標是把學生塑造成建設祖國的高階專門人才,需要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中學時被動的填鴨式教育忽然間變成了放任自流的學習模式,這讓很多新生一下子失去了方向,不知道如何適應這種變化了的學習生活。其次表現為學習上的挫折感與厭學情緒。高職生大多數來自於普通中學學習較差的學生群體,由於學習基礎較差,學習方法不當,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強,致使學習實訓跟不上,或者因為所學專業非所愛,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興趣與動力不足,缺乏自信心和主動性,使學習上的挫折感越來越強烈,逐漸厭惡學習,甚至會產生學習焦慮症等心理障礙。

2解決高職新生心理適應問題的建議與對策

高職新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從性質和程度上看主要是適應不良或情緒困擾。因此,高職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應注重高職生適應能力的培養,對高職生的心理問題應以心理教育及預防為主。

作為家長,首先應該從小培養和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學習自己處理一些簡單的家務和生活瑣事。俗話說,解鈴還需繫鈴人。父母的過度保護,往往造成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差,遇到事情時容易放棄和退縮。家長應該經常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讓孩子吃吃苦並非壞事,反而能夠讓他們在挫折中學會獨立自主,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注重高職新生適應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學會悅納自我,以積極的心態對待挫折和困難,用自身的意志戰勝惰性;加強學習動機教育,引導高職生逐漸學會自覺激發學習動機,學會根據客觀現實和自己的能力條件確立自己的抱負水平和所追求的目標,增強對實現目標的自信心;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與學業自我效能感,培養廣博、穩固、持久的學習興趣。同時,還應改進教學方法及考試考評方式,對高職生來說,考試不一定是有形、有標準答案的書面知識,主要應考評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實踐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

針對高職新生中普遍存在的交往心理問題,從學生方面而言,要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首先應該學會互相尊重,這種尊重體現在對同學的意見、生活習慣等各個細節中,多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問題,樂於與人分享,不管是物質上的還是思想上的分享,都能讓人際關係更和諧。作為學校方面,可通過在新生中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及心理教育課的形式,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處理人際關係,改變消極認知,堅持真誠、尊重、平等、奉獻、相容等基本原則,學會構建良好的社會支援系統並積極尋求各種幫助;通過講授一些人際吸引規律,讓學生學會合理利用人際吸引因素,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較快地適應大學集體生活。

營造有利於高職生心理健康的校園環境。高職生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社會環境,高職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因此,高職院校要加強校園文化設施建設,美化、淨化、綠化和詩化校園,建設有學院特點的文化景觀,良好的校園環境會潛移默化地優化學生的心理品質,有利於使人與人之間保持和諧的人際關係,促進同學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幫助;要加強校園文化活動,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有益健康的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營造溫馨和諧、寬鬆理解的心理環境,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社團活動、文體活動等,鍛鍊自己與人協作的能力、組織能力和社會交際能力,在集體活動中感受人際和諧的愉悅,學會正確認識自我,改善適應能力,克服心理障礙,促使自己奮發向上,施展才幹,最大限度地緩解學習、生活中的心理壓力;對於學生中的弱勢群體,學院應注重在物質生活上給予他們必要的幫助,把他們看成是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在精神生活中要善於捕捉他們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積極、平衡的心態,使之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楊麗.新編大學生心理健康[m].大連: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6.

[2]王勇.利用人際吸引因素解決新生的交往心理障礙[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01,6.

[3]陳琦.適應性因素對高職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j].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