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會計》教學改革探析論文

才智咖 人氣:2.36W

一、現行成本會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成本會計》教學改革探析論文

1.成本會計教學模式單一。目前,成本會計課程的理論教學仍是以教師單向講授為主,教學手段上主要依賴於“多媒體課件加板書”。由於成本會計課程的特殊性:公式表格多,計算量大且邏輯關係複雜,單純的採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把晦澀難懂的理論知識“填鴨式”的灌輸給學生,不利於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接納,也提不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這樣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因此必須改進傳統的成本會計教學模式。

2.成本會計教學缺乏實訓環節。成本會計是一門實踐性、應用型很強的學科,這門課程與製造企業的生產流程關係極為密切,但在校大學生基本沒有任何生產和會計實務經驗,缺乏對生產流程的認識,而成本會計教學又欠缺實訓環節,學生對各種專業術語、專業流程難以理解,這勢必會影響學生對成本會計知識的掌握與靈活應用。如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的適用範圍,與企業的成本特點和管理要求密切相關,而企業的生產組織特點與生產工藝特點,學生很難將其與現實情況聯絡起來,只能全憑腦海中的想象,對製造業專業術語的理解欠缺會嚴重製約學生對成本核算程式及計算方法的掌握。另一方面,有的院校雖開展了成本會計的實踐教學,但往往流於形式,課時安排較少,實踐模式僅圍繞做題展開,簡單的鍛鍊了學生的計算能力,並沒有任何實質的實踐意義。

3.授課教師缺乏企業實戰經驗。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傳道授業解惑。因此教師專業技術水平、職業道德素質的高低對學生的學習有直接的影響。目前,講授成本會計課程的專職教師大多是從高校畢業招聘而來,相當於從一個學校畢業步入另一個學校執教,嚴重缺乏企業實際工作經驗,對企業的會計實務操作流程並不精通。而成本會計課程的實操性又特別強,教師只會“紙上談兵”,如何能夠將成本會計的基本理論及核算流程講解透徹,如何能將成本會計的前沿知識傳授給學生?這難以適應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學目標,因此必須相應教學改革。

二、成本會計教學改革的具體做法

1.理論教學模式改革。成本會計教學應逐步改變過去從書本到書本、從理論到理論的傳統做法,靈活運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性,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1.1比較分析法:對於核算內容容易混淆的賬戶,採用對比方分析法對其核算內容進行辨析,對於比較相似的`費用分配方法、成本計算方法、成本控制方法、成本分析方法,採用對比方法對其基本特點、程式、適用條件進行分析,以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和比較鑑別的能力。如"製造費用"和"生產成本"賬戶核算內容的比較、適用品種法和分批法企業特點的比較等。

1.2重點啟發法:對連貫性強的成本會計知識和核算方法採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緊跟課程進度。如在講解約當產量比例法時,通過例舉貼近實際生活的例項,啟發、引導學生理解"約當產量"的含義,幫助學生從理性的角度學習。再如講解分配輔助生產費用的順序分配法時,突出講解"順序"的重要性,誘導、啟發學生採用"合理"的順序分配輔助生產費用。

1.3案例教學法:一是在講解具體成本計算方法時,結合企業實務中的案例,按照成本計算程式逐步進行。這樣,通過案例教學更便於學生將各種不同的成本計算方法有機地進行比較、梳理,達到了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二是在講解各類費用界限的劃分過程時,給學生介紹典型的利用成本、費用造假的例項,通過鮮活的現實案例,強化學生的職業道德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素養。

1.4實物匯入法:在講解要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方法時,引入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能接觸到的電費發票、工資單等原始憑證的實物,把實物作為有力的教學工具,既降低了講解難度、縮短了講解時間,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更為實訓課的開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採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用一切形象的教學方式,克服成本會計課堂講授的缺點,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而達到預期教學目標。

2.實訓模式改革。為了彌補成本會計理論教學的侷限,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專業素養,應用型本科院校必須進行實訓模式的改革。

2.1業務觀摩法。"業務觀摩"主要是解決課堂與生產一線脫節的問題,在講授每一章節前首先組織學生觀摩企業的生產工藝、生產過程及業務流程。但由於受時間、場地及路途的制約操作起來很不現實,因此可以將企業的生產工藝、生產過程及業務流程採集過來,製成相應的教學課件,這樣就會使理想變成現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實物教學法。在具體的實訓教學中,大量採用實際工作中應用的各種憑證、賬簿和報表,尤其是證明經濟業務發生的各種各樣的原始憑證,如各種領料登記簿、退料單都是高度模擬的,包括原始憑證的大小、格式、聯次、顏色、圖章等都與實際工作中的完全相同。採用實物教學,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成本會計工作的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習效果。

2.3虛擬角色設定法。實訓過程中,可以配合採用虛擬角色設定法。虛擬角色設定法是學習會計的一種思維方法,就是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將自己的身份設定為一名製造業的成本會計人員,履行成本會計崗位的工作職責。採取這種方法,將成本會計崗位細分為計算資料並分析資料、稽核並填制原始憑證、填制並稽核記賬憑證、登記賬簿等四個角色,假設學生可能擔任的職務,編制一套與該職務崗位相關的任務,將學生安排在模擬、逼真的工作環境中,要求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問題的解決。通過這種虛擬角色的設定,能把所學知識與崗位任務有機結合起來,既調動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又生動有趣。

3.利用校企合作平臺,提高教師實操經驗。目前,應用型本科院校正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旨在藉助該平臺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雙方優勢互補,實現互惠共贏。在注重學生實踐經驗培養的同時,高校更應該充分利用這一平臺,把教師輸送到企業,開展教師“下企業實踐”活動。此項活動既有利於幫助企業解決成本管理方面的問題,又利於培養教師的業務能力。教師通過參與企業的會計實務操作,可以進一步瞭解成本核算流程,加深對各項費用要素、成本專案的感性認識,將成本計算的基本方法、輔助方法從理論昇華到實踐,將極大的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及教學水平。

三、結語

成本會計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會計專業的核心課程,作為一門集理論、實踐、技巧為一體的專業課程,為了適應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對成本會計的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通過校企合作平臺提高任課教師的業務能力,引入靈活多樣的授課方法,藉助多種模式培養學生實操能力,有利於增強成本會計的教學效果,培養具有紮實理論素養和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的應用型人才。